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12月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18-12-18 16:47: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2018年12月18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12月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新闻发言人郭金华向媒体发布相关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处处长、新闻发言人 郭金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发展改革委2018年最后一场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恰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与全国一样,40年间云南经济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2017年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238.4倍,年均增长10%;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7.4倍,年均增长20%;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工业增加值比1978年增长203倍,年均增长10.8%,工业产品门类不断增多,逐步培育形成了烟草、电力、有色、旅游等一批支柱行业,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和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加快推进;财政总收入增长159.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5.3倍,城镇化率提高34.54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5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高铁、动车从无到有加快发展,通往越南、老挝、缅甸干线公路境内段全程实现高速化,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可以说,这40年的发展,为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惯例,我今天向大家发布五个方面信息后,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第一方面,关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1—11月,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势头。有关统计数据已经发布,这里,我重点发布两个方面的数据。

(一)发用电量情况

从发电情况看,1—11月,全省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0.27%,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9.23%;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6.85%;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4.64%;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9.54%。

从用电情况看,1—11月,全省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8.9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97%;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69%,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21%;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9.69%。

(二)价格运行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11月,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环比与上月持平,1—11月累计上涨1.5%。

根据我委监测数据,11月份,全省菜篮子价格小幅波动,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11%,同比下降2.20%,同比降幅较10月份收窄5.64个百分点;蔬菜价格环比以降为主,同比有升有降。

11月我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9%,1—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2.6%。

根据我委监测数据,11月份,有色金属价格环比、同比以降为主。铜、铝、锌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19%、2.75%、3.82%;锡、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65%、0.95%。铜、铝、铅、锌价格同比分别下降7.09%、11.19%、0.46%、17.42%;锡价格同比上涨2.92%。与10月相比,我省钢材、水泥价格小幅上涨,砖、砂石、玻璃价格基本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钢材、水泥、空心砖价格有所上涨,红砖、砂石、玻璃价格小幅下降。

第二方面,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情况

省发展改革委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脱贫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10月份以来:

我们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先后召开昭通、怒江和曲靖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培训会,涉及2018年和新增搬迁任务的州(市)、县(市、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施工企业“点长”1000余人参加了培训,有效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我们继续加大督查力度,11月23日至12月7日,13个督导组分赴各地,重点围绕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进度、安置点项目的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展督导,发现问题并推动有关方面尽快解决问题。

我们进一步做好安置点的后续脱贫工作。牵头起草并即将以两办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全省200户、8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点,聚焦质量安全、配套设施、产业就业、社会治理、移风易俗五项内容,实施安居、就业、保障、培训、稳定“五大工程”,进一步明确了20项工作要求和“30个有”基础配置,确保搬迁群众住上新房子、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乐享新家园。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2018年15万人搬迁任务全面加快,386个集中安置点100%开工。新增34.5万人搬迁任务有序推进。其中:2018年下达的4万人搬迁任务,39个集中安置点100%开工;剩余的30.5万人搬迁任务,待扶贫部门完成动态调整后全部锁定,同步开展前期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督促完成6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扫尾工作,确保在2019年春节前全部入住。同时,加快34.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建设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第三方面,关于重点产业发展推进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八大重点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紧盯发展目标,加大重点产业培育,全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重点产业培育成效明显。2017年,各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较快增长,产业发展梯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2%;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8%;旅游文化产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1.3%;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9%;现代物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9%。

今年以来,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牵头部门,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紧扣发展目标,开展重点产业成效考核。按照《云南省重点产业落地发展考核办法》,明确考核评分细则,对8个重点产业主抓部门进行考核,客观反映重点产业2017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及发展成效。

二是适时调整主抓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为更好地适应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及时调整大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主抓部门,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重点产业主抓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重点产业发展适时调度、专项调研督查、专家咨询、招商引资等工作制度。

三是印发实施4个重点产业“施工图”,进一步明晰产业推进路线。印发实施生物医药、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产业“施工图”,谋划若干子产业链,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思路、重点任务,推进产业精准化、具体化发展。

四是加强精准招商,持续推进招大引强。各重点产业主抓部门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开展上门招商、精准招商,先后举办“2018年全国新材料企业云南行活动”“2018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等重大活动;参展“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展示我省重点产业品牌;在“南博会”布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馆、新材料馆、农业馆、旅游馆、制造业馆、文化创意馆,加大我省重点产业宣传推介力度。与中国中车集团、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农夫山泉、盼盼食品、广东林安物流集团等知名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中信医疗、中国中药产业园、京东物流、驯鹿冷链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

五是梳理储备重大项目,强化项目定期调度。围绕产业培育重点,强化项目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抓紧充实和完善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库。紧盯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形成按月调度的推进机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攻坚,推动项目按计划建设、投产。

六是协调推进千亿元级产业“施工图”编制。将打造千亿元级产业作为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重中之重,积极协调各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主抓部门,全力推进千亿元级产业“施工图”编制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式,把重点产业和“三张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强化产业发展支撑,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在全省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常抓不懈的工作责任体系,全力推进我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第四方面,有关重要工作进展情况

我介绍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情况

据工作进展监测信息,1—11月,全省累计为企业减负884.47亿元(其中降低税收负担641.01亿元,降低非税负担243.46亿元),完成年初确定的780亿元目标任务的113.39%,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900亿元以上。降低企业非税负担中,包括降低各类涉企收费1.75亿元,降低用能成本96.86亿元,降低用地成本41.54亿元,降低物流成本49.96亿元,降低人工成本31.95亿元,降低融资成本21.40亿元。

(二)“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

今年是“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面评估“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推动“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促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既定部署,我们按照“谁牵头编制,谁组织评估”的原则,推动开展了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和重点行动计划的中期评估。其中,重点是规划《纲要》;主要对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实现程度、主要任务执行情况、国家“十三五”规划涉及云南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十三五”中后期内外部形势变化进行研判,提出“十三五”后半段推动规划《纲要》顺利实施的意见建议。

为开展好此次评估,我们举办了“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培训会,组织16个州市、100余家单位和部门开展了自查自评;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8项主要指标、13方面重点任务启动了专题研究;围绕全省各族人民最为关切的就业、收入、教育、医疗、住房、社保、脱贫等民生改善方面的工作,通过网络媒体面向全社会开展民意调查。

目前,评估工作圆满完成,《中期评估报告》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总体来看,规划《纲要》提出的13方面重点任务总体实施情况良好、成效明显。规划《纲要》提出的28项主要指标大多数达到了预期进度要求,总体完成情况较好;其中人均预期寿命等4项指标提前完成了终期目标,互联网普及率等6项指标超额完成了中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等14项指标基本完成了中期目标,仅城镇化率等4项指标未完成中期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动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加大各项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确保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三)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是抓规划研究。今年重点开展《云南省跨境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25年)》、《云南省航空物流发展规划(2018—2025年)》、《云南现代物流标准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和《云南省物流业发展报告(2017年)》的编制工作。目前,初稿已经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二是抓枢纽布局。结合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工作,积极做好昆明陆港型、商贸型、空港型物流枢纽,大理商贸型物流枢纽,河口、磨憨、瑞丽口岸型物流枢纽的布局和选点工作。同时,抓紧开展全省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编制及物流枢纽“施工图”编制。

三是抓示范引领。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认定工作,认定云南腾俊国际陆港、昆明王家营宝象物流中心、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口岸北山国际物流园滇越货场、陆良县冷链物流园6个物流园区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磨憨口岸国际商贸物流园、瑞丽口岸芒令国际物流园2个园区列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重点培育项目)。

四是抓平台建设。一是抓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协调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组建云南省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为全省物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技术支撑、人才支撑。目前,云南省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已获批复。二是抓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支持大型国有企业构建数字丝绸之路,搭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四)推动云南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于2018年9月中旬上线试运行。目前,共接入40个省级单位、16个州市,实现了与省级主要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平台互联共享;共归集17类310万条信用信息,归集联合奖惩先进典型案例25例、惩戒案例354例。联合云南银保监局和16家金融机构制定了“信易贷”工作方案,实现了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信用数据共享,在信用云南网站上同步发布五款“信易贷”产品;基于企业信用数据和税务数据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5000多万元,覆盖9个州市、涉及企业300多家。实现了与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系统对接,将电力企业信用信息与电力专项监管有效衔接。在大理、丽江开展诚信示范街区建设试点工作,争取打造城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新亮点。开展了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工作,截至2018年11月27日,履行率达100%。

第五方面,关于近期出台的重要文件

近期,我们报请出台了《云南省推广使用国VI标准成品油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云南省示范特色小镇评选办法》等文件,已经通过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公开公布。今天重点介绍《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园(五个示范园)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园的部署要求,我们提出聚焦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最具竞争力的花卉、茶叶产业,以做精做优全省花卉核心区、填补滇西北花卉园空白区、打造提升国家特色农产品(普洱茶)优势区“三个区域”为对象,在坚持“有基础、上规模、高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特色鲜明、生产方式绿色、产业链条完整、建设水平领先、融合发展突出、利益联结紧密、地方意愿强烈”等遴选原则,打造建设红河开远、丽江古城花卉和临沧临翔、沧源、双江茶叶共5个省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

红河开远花卉产业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以打造全国一流花卉种苗繁育中心和最高端的鲜切花、盆花生产中心为目标,布局综合服务区、花卉种植生产区、云花创新中心(花卉种苗繁育)和花卉观光旅游区等功能区。

丽江古城花卉产业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以填补滇西北花卉园空白、实现花旅融合示范为目标,打造建设“四片区一中心”,即高效现代智能化花卉生产展示区、以高端玫瑰为主的规模化切花种植区、切花生产包装加工区、花卉观光旅游度假区和以球根类为主的花卉种球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中心。

临沧临翔茶叶产业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以打造全省一流有机茶园和研发全国一流制茶工艺为目标,以28个大叶种茶优良株系为载体,全环节突出制茶工艺研发,重点新建2万亩标准化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布局全省行业一流标准工夫红茶、普洱茶加工园区,建设“醉临茶”O2O电商平台和拉祜族茶事文化、农耕文化体验园。

临沧沧源茶叶产业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以打造“世界佤乡”茶产业旅游后花园为目标,依托现有1.5万亩有机茶园,新建有机精制工夫红茶、欧盟标准红茶生产线,布局“碧丽源·芒摆有机康养庄园”旅游、休闲、观光等农旅一体高端设施,实现园区由“基地加工产区”转变为“大尺度景观资源”和“生态教育环境资源”。

临沧双江茶叶产业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以打造亚洲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品质最优的有机乌龙茶种植基地为目标,把茶产业作为核心,融合双江茶文化、旅游等要素,建设有机乌龙茶庄园、东南亚特色茶文化精品酒店、海外茶文化交流展示区、中缅茶品商业街等项目,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力争用三年时间,重点推进绿色有机创新示范、设施先进创新示范、加工升级创新示范、科研领先创新示范、品牌做大创新示范、融合发展创新示范、主体多元创新示范、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农民分享创新示范、机制完善创新示范等10项任务,到2020年力争建成全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成为有力支撑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标杆性项目;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路子,助推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欢迎大家提问。

  

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云南分社:

今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影响我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请问省发改委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去年以来,结合“紧货币、严监管”必将导致资金更为紧张的形势判断,我们多方面着手、千方百计缓解资金难题。今年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今年争取的资金较2017年增加17%。二是持续推动债券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企业债券长期限、低成本的优势,有效满足了一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全省获批企业债券11支、116.2亿元。争取到4个项目(约3亿美元)列入国家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大力支持企业境外发债,今年我省有10家企业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发的《企业借用外债备案登记证明》,备案总额49亿美元。三是落实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如,依法合规设立40亿元丽江特色小镇基金,依托丽江现有优势,兼顾了地方国有企业“债转股”工作,在确保不增加或变相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的前提下,吸引专业的产业资本、上市公司共同参与,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相关工作。四是探索“信易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五是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开展重点项目贷款需求摸底调查,编成《云南省2018年“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贷款融资需求表》,印发各大金融机构,促进银企沟通对接;组织开展全省重点项目政银企推介会,着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做好服务协调工作;会同省金融办,收集筛选131家企业、168个保险融资重点项目,编成《云南省2018年保险融资项目信息汇总表》,涉及综合交通、市政建设、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产业等领域保险融资需求3784.75亿元。向保险资产投资管理公司推荐重点建设项目,争取各大保险投资机构通过债权、股权等多种方式参与全省重点项目建设。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经济导报:

刚才您提到省发改委探索“信易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请介绍更为详细的情况。

答:“信易贷”主要依托我委牵头建设的“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归集中小企业相关信用数据,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风险控制模型,筛选信用状况良好的责任主体,提供快捷绿色通道,优先获得政府审批、核准和金融机构融资授信、贷款发放等服务,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信易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加强金融服务供给。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将原先散落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集中提供给金融机构分析使用,逐步解决信息不对称、抵押不充分等融资难题,更大限度满足融资需求,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二是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构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信用信息共享的权威渠道和长效机制,让数据多跑腿,深挖数据价值,降低金融机构尽调成本,降低信贷违约风险,促进融资服务更加优惠。

三是有利于促进信用建设水平和金融服务效率双提升。通过信用应用落地实践,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升信用信息归集整合能力,促进各级信用平台优化服务水平,提升信用信息更新频次和响应速度。同时,通过打通数据孤岛,促进金融机构增强信用风险评价能力,优化信贷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四是有利于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通过使守信主体更加容易获得优惠便利的融资服务,实现“信用有价”切实落地,形成守信受益的价值导向,促进社会公众不愿失信、主动守信。

目前,我委联合云南银保监局和16个金融机构制定了“信易贷”工作方案,细化、量化主要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并落实专人督办制度,实行按月通报,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确保任务落实。拟选择大理州、丽江市先行试点,选择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平安银行开展合作。2018年12月底确定试点方案,2019年开始试点工作;2019年1季度争取完成200家核准,4月份在全国“诚信建设万里行”昆明站展现试点效果,2季度在全省各州市、各行业全面推广;争取到2019年底完成20万家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信贷支持1000家企业。

  

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记者现场提问

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

 

我省近年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落实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措施》、《关于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10条措施》、《云南省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云南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采取了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原则,对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产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进入;进一步开放油气、配售电、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国防科技等行业,交通、水利、电网网架、环境保护、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坚持存量让利、增量放开,吸引民间投资参与建设。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拓宽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通过出资入股、股权收购、可转债认购、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上市及企业经营管理。三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下放项目核准备案权限。四是完善民间投资进入社会服务领域配套政策。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大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资金补助力度,激发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活力。五是积极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建设重点项目,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今年,我们联合省工商联,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全省1827个商会,110884个会员集中推介了一批重点领域项目,包括世界一流“三张牌”、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公路交通、天然气管道等重点领域的项目15个,总投资970.6亿元。

经过努力,今年1-11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7.8个百分点。

根据省工商联就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的结果来看,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信心持续增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针对企业当前的突出困难,多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

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编制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实施好规划?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委及时启动、扎实有序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正在按程序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印发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省级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推动《规划》任务举措落实落地,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好步、开好局、有亮点。一是及时宣传发行。做好规划解读宣传,扩大知晓面。二是完善政策体系。指导有关方面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或方案,科学合理设定目标任务和振兴路径,形成省级层面“1+N”的乡村振兴规划政策体系。特别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相关部门谋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万村示范行动”,引领带动全省乡村振兴。三是抓好规划实施。对标对表国家《规划》指标,配合考评牵头部门,量化阶段性目标,细化工作措施。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