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专场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8-19 15:00: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8月19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专场,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彭斌: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市专场,这是本阶段的最后一场发布会,也是我们本系列的最后一场发布会。本次发布会将由昆明市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领导、基层干部和群众介绍昆明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先生;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学农先生;

昆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周开龙先生;

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党委书记罗雄先生;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朵本拉村村民王军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及昆明市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首先,请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发布新闻

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喜良: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非常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昆明专场新闻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昆明市脱贫攻坚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昆明市情特殊,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既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昆明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有3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省会城市,14个县(市)区中,9个县(区)有脱贫任务,其中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3个县(区)为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为9.88%,共有贫困村404个,9.6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市委、市政府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尽锐出战、连战连胜、再战再捷,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彻底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截至2019年底,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脱贫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9.6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夺取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全面胜利。

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巨变。全市所有贫困村100%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光纤宽带、通4G网络,通客班车。易地扶贫搬迁实现1.06万户3.8万名贫困群众“挪穷窝”“置新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根本问题。

脱贫群众获得感极大增强。全市1727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7.6万户28万脱贫群众发展产业,三个摘帽县产业发展覆盖率达100%。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四大战役”各项政策100%落实到位,有效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20元,超过云南省脱贫线,全市兜底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战“贫”战“疫”取得双胜利。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统筹投入各级财政脱贫攻坚资金64.75亿元,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7.3万个,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返岗及转移就业13.35万人,向12.29万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发放爱心消费券983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市无一人因疫情返贫致贫。

回顾五年来的历程,我们坚定贯彻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2017-2019年,连续三年省对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评价均为“好”等次,2019年脱贫攻坚指标完成情况位列全省第一名。

五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做为“试金石”,“五个贯彻”尽显担当之责。秉持初心和使命,将“五个贯彻”坚持到底,始终把全面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任务。一是贯彻“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要求。紧跟时代发展、紧扣贫情实际,落实《国家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要求,确定脱贫攻坚的“时间表”,提出了梯次推进的“路线图”,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88%下降为2019年的0。二是贯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要求。严格实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落到实处。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状,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条块结合责任体系和责任机制。三是贯彻“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要求。成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高位统筹扶贫工作,按照减贫和巩固两个阶段动态调整分指挥部,保持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领导和精准部署。四是贯彻“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要求。确定了“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即推动农村农产品、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市场;引导资金资源、人才技术进入农村;引导农村资源与市场对接、促进公共服务与农村对接;着力提升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组织化程度)工作思路。减贫阶段,重点围绕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形成专项政策体系。巩固提升阶段,紧扣脱贫退出20条巩固要求,强化工作举措。五是贯彻“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要求。脱贫攻坚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脱贫攻坚资金332.1亿元。以动态管理、5色卡分类识别、项目库建设为抓手,抓实“贫困对象识别、脱贫状态跟踪、扶贫项目管理、贫困退出”四个关键环节,实现全过程精准管理。全市各县区脱贫攻坚项目库在库项目4117个,预算总投资125.6亿元,已实施项目4025个,完成投资122.48亿元。

五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视为“兜底线”,“六个抓实”达成群众之盼。全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用“六个抓实”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是抓实教育保障。严格落实“双线十人制”和“动态归零督查制”,建立控辍保学工作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辍学人数动态清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二是抓实医疗保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每年都保持100%。实施住院免“起付线”“一站式”结算等方便看病政策,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1.4%。对36种大病贫困患者建立医疗救治“一人一档一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履约率达到100%。三是抓实饮水保障。累计投入资金8.56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379件,102.58万群众受益,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脱贫地区集中供水率从2015年的89%提升到99.7%, 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全部达标。四是抓实兜底保障。精准识别农村低保对象4.5万户,符合参保条件的27.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4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领取待遇。五是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全部完成,城镇化安置率达76.6%。建成57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建档立卡5992户2.21万人,占95%。2019年,充分利用“抢出”的一年多时间,全力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巩固后续帮扶措施,拆旧率、复垦复绿率达100%,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全覆盖。六是抓实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五层级”识别、“四类型”改造、“三统筹”保障和“两强化”质量,危房改造达到安全稳固要求,五年来投入各级补助资金47.75亿元,三个摘帽县消除全部农村危房。

五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当作“催化剂”,“三个发展”力促山乡之变。以促进脱贫地区发展生产为主旨,用“三个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全市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每人每年3107元增加至2019年底的9228元,增长近3倍,为当年国家规定标准的2.5倍。一是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由弱逐渐变强。制定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规划,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6.58亿元,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三个摘帽县产业发展覆盖率达100%,全部入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扶贫覆盖189个贫困村。二是脱贫群众就业发展由少变多。深入开展“百人出村、千人出乡、万人出县”劳务输出工程,探索“定向定岗订单技能培训+建制化转移输出+组织化稳岗服务+制度化规范安排”的工作模式,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实现精准对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01万人次,实现转移收入109.3亿元。三是脱贫农村基础发展由薄变实。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14个县(市、区)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县级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各乡镇所在地的卫生院全部达标,脱贫地区的538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基本满足了群众的看病用药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五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建成“连心桥”,“四个密切”促进城乡和谐。主动引导各方力量聚焦贫困地区、关心贫困群众,用“四个密切”加深与群众的交流,促进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并举。一是密切干群关系。切实开展“五讲五爱”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两学三比”活动(学文化、学技能,比就业、比创业、比贡献)412班次,培训5.1万人次。在全省首创“双讲双评”活动,工作经验被省委、省政府肯定,并丰富和完善为“三讲三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讲帮扶措施、评帮扶成效;村组干部讲履职情况、评工作成效;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脱贫情况、评内生动力)在全省推广,404个行政村2.1万人次驻村工作队员、3.4万人次村组干部、14.6万人次普通群众、19.2万户贫困户参与了活动。二是密切东西部交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11名援滇干部来昆挂职,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3亿元。做好定点帮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4个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省国税局等6个省级定点帮扶单位,共派出挂职干部76人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人民币7749.11万元、港币20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65个,帮助贫困地区劳务输出1.4万人次。三是密切社会帮扶。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领头雁”作用和社团对接资源的平台作用,成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帮扶协会,构筑“1+N”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帮扶体系。动员237个民营企业和商会参与“万企帮万村”的精准扶贫行动,帮扶全市284个村。四是密切城乡协同。全力做好“挂包帮”,全市404支驻村扶贫工作队1239名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出战,4.4万余名各级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9个县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及112个市级单位对三个贫困县区实行包乡包村对口帮扶全覆盖,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6.7亿元。创新教育帮扶,主城区分别与摘帽县开展教育结对帮扶工作,138所中小学、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校确定了帮扶合作关系,在主城区五所优质高中开办“阿诗玛班”和“民族班”,专项招收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生658名,2019年首届毕业生高考,一本上线率达71.7%,本科上线率100%。

如今,五年已过,昆明市脱贫攻坚重心已由消减贫困全面转向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高质量脱贫阶段。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遵循“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以防止返贫致贫为重点,以发展引领为要义,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久久为功、再接再厉,全面提升昆明市的脱贫质量,切实巩固脱贫成果,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挥挂牌作战作用,对标中央、省工作要求,出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行动工作方案,围绕“问题整改”清零战、“稳脱贫”巩固战、“稳增收”提升战、“激发内生动力”宣传总结战,进一步明确巩固提升任务工作思路措施,整合脱贫攻坚力量,将百日总攻行动时间贯穿全年脱贫攻坚工作,以战为主推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总攻。

二是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我们将健全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动态监测,实施五级分类管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全策全力应对疫情旱情双重影响,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

三是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夯实发展生产有意愿、参与生产有路径、生产收益有保障的良好机制。加快贫困地区龙头产业引领,打造扶贫拳头产品,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确保有意愿的建档立卡劳动力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加大消费扶贫力度,构建扶贫产品有效对接市场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贫困地区生产与市场良性互动,以发展收益促进发展升级。

四是激发脱贫地区发展潜能。我们将进一步促进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发展,全力释放脱贫攻坚储备潜能,并以全面脱贫作为乡村振兴新起点,我们将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在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让昔日落后地区从“拖后腿”成长为昆明经济版图的有益补充,推动城乡携手共同建设好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确保全市全面小康“一个都不会少”。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为全国、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昆明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彭斌:

谢谢王喜良市长的发布。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昆明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是如何利用省会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谢谢!

王喜良:

谢谢新华社的记者朋友,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刚才在发布的时候我讲了四句话,这里再重复一下,我们在抓劳动力转移就业时,总结出了一个“昆明模式”,这个“昆明模式”就是“定向定岗订单技能培训+建制化转移输出+组织化稳岗服务+制度化规范安排”。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抓手,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稳住就业,牵牢促进老百姓增收这个“牛鼻子”。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在促进充分就业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深入挖掘主城区就业岗位,可以充分吸纳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内转移就业。此外,原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个人就业技能和适应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岗位的就业需求。脱贫攻坚中,我们也针对这个矛盾,强化了就业服务。

一是组织开展定单式技能培训,让务工人员能够适应城区工作岗位需求。近几年,重点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训覆盖了建档立卡贫困户29万人次,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筛选提供与其能力相对匹配的岗位32万个,增强了人岗的匹配适应程度,提升了务工增收效果。

二是建制化转移输出。以市、县、乡、村四级精准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即开展“百人出村、千人出乡、万人出县”劳务输出工程,由市到村逐一送岗,由村到市层层汇总务工人员,最终以县为单位,统一送到工作岗位。

三是组织化稳岗服务和制度化规范安排。依托“挂包帮”安排,组织主城五区每年必须安排7500个岗位,帮助昆明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户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得低于6000人。就业帮扶指标纳入市对主城区考核指标,确保各主城区就业帮扶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产生实效。

通过以上措施,有就业意愿和就业条件的建档立卡劳动力都实现了充分就业。此外,为做好就业困难家庭成员及无条件外出劳动力就业兜底,昆明市充分运用设立生态护林员、村庄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的政策,加快推进就业车间建设,帮助他们就近就业。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228元,其中,有工资性收入的家庭人均工资收入为5500元,劳动力就业转移对建档立卡户脱贫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就作以上简要回答,谢谢你的提问。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网记者:

请问昆明市人民政府赵学农副市长,对照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下一步,昆明市还将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学农回答记者提问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赵学农:

谢谢云南网记者的提问。昆明市目前已全面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的减贫目标,但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高度看齐、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到标准不变、靶心不散、力度不减。以“四个不摘”为基本遵循(摘帽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不摘监管),牢固树立“户达标、村提升、县清零、整体巩固”总体目标。重点聚焦“两不愁”打好“促增收”提升战,围绕“三保障”打好“稳脱贫”巩固战,全面提升脱贫成色、巩固脱贫成效,高质量完成全面小康收官任务。具体做到“三实三化”:

一是夯实动态监测,具化帮扶针对性。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健全返贫预警监测机制。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做到发现苗头、及时响应。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从“扶、带、帮、引、提”等不同层面进行针对性帮扶,确保问题动态清零,不发生返贫和新增贫困。

二是压实责任主体,深化举措成效性。立足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指挥部组织领导作用,持续开展“百日提升行动”。重点抓好稳定就业、产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提升等举措,紧盯易反复反弹问题,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力保脱贫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加强已建成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运行维护,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注重项目“建管用”,实现工程“真管用”;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举,持续开展“三讲三评”活动(驻村工作队员“讲帮扶措施、评帮扶成效”,村组干部“讲履职情况、评工作成效”,贫困户“讲脱贫情况、评内生动力”),弘扬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挖掘昆明扶贫经验、讲好昆明扶贫故事、传递昆明扶贫声音。

三是抓实产业就业,强化增收持续性。以稳住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关键,以组织化程度提升为核心做好产业深化与就业强化。深入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围绕东川花椒、寻甸肉牛、禄劝中药材等“一县一业”发展,在高原特色农业产地基础建设、产业体系完善、产品加工打造上出实招、见成效;坚持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一起抓,顺畅主城区转移就业和接收安置协作渠道,“一对一”服务、“点对点”用好建档立卡劳动力;以消费扶贫带动增收减贫,全面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工作,建立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和长期稳定供销关系,全面推进已脱贫地区农产品进机关、进市场、进社区、进企业,确保扶贫农产品“最先一公里”产得出,“最后一公里”供得上。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

汤丹镇被称为“天南铜都”,有着几千年的采矿炼铜史,曾经非常辉煌。我有个问题想请问东川区汤丹镇的领导,“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情况下,汤丹镇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如何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的?谢谢!

  

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党委书记罗雄回答记者提问

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党委书记 罗雄:

感谢记者朋友对汤丹镇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红色血液暖人心,变“要我搬”为“我要搬”。我们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镇村组干部逐户逐人“包保”搬迁群众,为贫困群众讲政策、讲前景、算细账,让他们搬得明白、搬得放心、搬得高兴。号召村党员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带头搬迁,带头落实相关政策,让搬迁群众学有榜样。镇党委、政府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已搬迁进城安置点进行参观,用现实说服群众,使他们更新观念,放下包袱,消除顾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搬家服务队,共有搬家服务队员171人,为搬迁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做好土地流转、种养托管、牛羊寄养、搬家入住等服务。通过多方式宣传动员和真情帮扶,真正使群众从“要我搬”变为“我要搬”,60天实现2251户8244人搬迁群众全部搬迁入住。

二是进门服务“手把手”,搬离深山“稳得住”。我们第一时间成立汤丹镇派出党工委,组建楼栋党支部、党小组和安置点为民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社保、就医等公共服务。坚持“包保”干部“一包到底”,向搬迁群众发放“一卡两册”(便民连心服务卡和便民手册、文明手册),并“手把手”进行教育培训。统筹划片安置搬迁学生就近就学,协调开通易地搬迁点至学校的公交专线,做到能通尽开,并统一为学生办理乘车卡,实行三年(2019年-2021年)免费乘坐公交车(仅限学生本人)。抓好搬迁对象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的转移衔接工作,整合各方资源,从高从优落实政策,织牢低保、医保、养老保障网。

三是因地制宜促增收,产业发力“能致富”。我们大力发展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高海拔气候资源,大力开发“雪上一枝蒿”“藤乌”等中药材种植,发展高山毛竹、甘蓝、刺脑包、马铃薯等特色种植,保障群众在搬迁后仍然有土地流转收益,并可到产业基地务工。同时,抓实就业增收,成立15支就业小分队,采取“精准摸底+技能培训+精准推荐就业+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的模式,多渠道实现就业。易地搬迁有劳动力人口5022人,实现转移就业4346人,有劳力搬迁家庭全部实现户均一人以上就业,劳动力就业率达到86.5%。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与龙头企业或农业合作社绑定,保证搬迁贫困户每年可获得稳定收益300元以上。落实生态修复补偿政策,将有条件的2300亩土地全部纳入2019年退耕还林项目,通过种植花椒等经济林木,不断恢复搬迁区域生态环境,并通过国家补贴和投工投劳,增加贫困户生态扶贫收益。通过各项增收措施的落实,搬迁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保障了在城区的稳定生活。

四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创新举措“可融入”。我们汤丹镇梨坪村有一户6口之家,因妻子失去双手,家中缺乏劳动力不敢搬迁,但在通过各方面帮扶引导后,他们选择大胆的搬入城市生活。搬迁后,通过“三讲三评三诚信”和“五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他们不等不靠,实现了家庭年增收过万元。户主外出斗南花卉市场务工月均增收千元,残疾妻子摆地摊经营月均增收500元,父亲医疗得到保障,母亲在农村公岗务工并照顾两个孙子读书,大儿子努力学习成绩排名班级前三,在读幼儿园的小儿子表示要像哥哥一样努力学习做优秀的人。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事例激发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努力转变,融入全新的城市生活。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汤丹镇在易地搬迁工作中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实现了“搬出大山拔穷根”的目标,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请问昆明市扶贫办周开龙主任,下一步,市扶贫办将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

  

昆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周开龙回答记者提问

昆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周开龙:

非常感谢中国新闻社记者朋友对昆明市扶贫工作的关心,今天提出的问题,也是昆明市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之后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问题,这是自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安排最多的一项工作。前期,我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下一步,昆明市扶贫系统主要通过建立健全“五个一”精准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机制,全面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

一是锁定一批防贫监测预警重点对象。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全市农业户籍和农村常住人口全部实施防贫监测预警。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

二是建立一支防贫监测预警队伍。建立县区防贫监测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到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村级设立监测员,每月开展入户遍访,开展动态监测工作;乡镇建立审核组,对村级上报的监测预警对象100%入户进行复查;区级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日常工作,并对监测预警户进行复核认定。

三是完善一套防贫监测预警体系。构建“昆明市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户建立电子化信息档案,实施五级监测预警机制,规范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四是制定一套防贫监测识别办法。通过农户自主申报、监测员监测识别、综合评价三种识别方式实时检测预警对象,利用“昆明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共享平台”与卫健、残联、教育、人社、民政、公安、住建等部门的数据,围绕因病、因灾、因残、因学四个主要因素,自动化抽取比对,精准锁定脱贫不稳定、返贫和新致贫风险较大人群。

五是打出一套防贫帮扶“组合拳”。对监测预警户明确一名帮扶责任人,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区别不同情况,及时采取防贫干预措施,防止由濒临贫困转变为返贫或新增贫困。Ⅰ级预警户以“扶”为主,争取政策帮扶最大化和精准化;Ⅱ级预警户以“带”为主,通过产业项目带动、金融扶贫重点帮扶;Ⅲ级预警户以“帮”为主,采取社会救助、临时补助、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形式帮助其减轻家庭负担;Ⅳ级预警户以“引”为主,重点在扶志、扶智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加强技能、创业培训,实现稳定就业;Ⅴ级绿色标识户以“提”为主,重点制定激励提升措施,实现稳定增加收入,并带动更多农户积极发展。对实施五级分类帮扶后,仍然解决不了收入达标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由区级层面每年统筹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池”,通过救助资金兜底帮扶解决,确保脱贫不返贫,困难不致贫。

我就作以上回答,谢谢!

彭斌: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请记者提最后一个问题。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有个问题想请问王军,高寒山区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下,要实现脱贫攻坚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艰辛,作为村民代表,你能不能在这里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脱贫故事?谢谢!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朵本拉村村民王军回答记者提问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朵本拉村村民 王军:

大家好!

我叫王军,是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朵本拉村的一名苗族青年,今年33岁,家有5口人。由于我父亲几年前生病去世,家庭突然遭遇变故,自己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加上女儿刚刚出生,家里陷入了贫困。

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我感到很惭愧。我暗自下决心,给自己鼓劲,绝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大好政策,一家人一定要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我主动寻找脱贫办法,通过种植荷兰豆增加收入,终于在2018年底光荣脱贫。

我的做法主要有三点:

一是不等不靠,探索发展新产业。被列为贫困户后,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多次到我家为我讲解脱贫相关政策,我经常参加镇政府组织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在网络上学习、了解适合我们村气候和海拔的农作物种植技术。结合自己当农民种地的经验,我决定大胆尝试荷兰豆种植。2017年,我家种植荷兰豆4亩,收入3万多元,荷兰豆的成功种植点燃了我的热情。2018年,我扩大种植规模,5亩荷兰豆收入6万多元,这一年我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二是吃苦耐劳,带领村民同致富。基地离我家有一段距离,为了更好地照看荷兰豆和照顾一家老小,2019年6月,我购买了一辆面包车,每天往返在家和基地之间。我每天六点起床,喂好家里的鸡和猪,七点准时出门,一整天都在基地干活,晚上七八点天黑了才回家,中午饭和晚饭都是在基地旁临时搭成的简易棚里随便应付一下,2岁的儿子也是每天都带到基地里去。

基地上忙不过来时,我也会临时雇用四五个村民来帮忙。这样一来,我在自己发展产业的同时,还为同村的贫困户提供了本地零工的岗位。周边的农户看到我家靠种植荷兰豆脱贫致富,纷纷向我讨教,我也毫无保留地为乡亲们讲解,手把手地教种植经验。在我的带动下,朵本拉村一半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荷兰豆的种植。其中,建档立卡户有17户,每户都增加了5000元以上的年收入,这让我们朵本拉这个曾经的贫困村真正有了新气象。

三是拥有梦想,齐心协力奔小康。我们村现在通上了平坦的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盖起了新房。以前我家最值钱的就是一头犁地的老黄牛,现在我家买了3辆车,一辆农用拖拉机开去山里拉洋芋、包谷,一辆面包车用来跑基地,还有一辆小轿车是一家人出门做客或者去昆明的时候开。

我的梦想就是把现有的荷兰豆种植基地再扩大,过两年把自家的房子加盖一层,再建一个新厨房。

我常常告诉自己,不能什么事都靠政府,只要勤劳苦干,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不会有今天的好生活。党和政府的政策这样好,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会很快实现。

我的回答完了,谢谢大家!

彭斌:

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的积极踊跃提问及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和详细解答。

各位记者,今天的发布会全面介绍了昆明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主要措施、实践经验、特色亮点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试金石、兜底线、催化剂、连心桥”,举全市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尽锐出战、连战连胜、再战再捷。实现了我省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州市率先摘帽,取得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定性成就。正如王喜良市长所说,五年来,昆明市坚定贯彻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请各媒体记者充分地发挥好各自的优势,解读好、报道好今天发布会的各项重要内容,全面展示五年来昆明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为昆明市接下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