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1-02-09 15:00: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2月9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彭斌: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纲要》于2月8日正式印发。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洪波先生,介绍《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内容,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洪波先生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有关情况。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洪波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杨洪波: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衷心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也感谢大家对省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1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以99.3%的赞成率(602人投票,赞成598票)审查通过了《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月8日,省政府以云政发〔2021〕4号文件正式印发了《纲要》。《纲要》明确了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描绘了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纲要》的有关情况。

一、《纲要》的起草过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自2019年5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召开了16次会议,专题研究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阮成发书记更是亲自研究谋划、亲自部署推动、亲自修改审定,为我省“十四五”规划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王予波省长到省政府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取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汇报,专题研究相关工作,随后,密集召开系列专题会、座谈会,并赴基层开展调研,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基层一线的意见建议,确保了规划《纲要》的高质量完成。

回顾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位推动下,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州市政府的密切配合下,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下,《纲要》的起草工作,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5月-11月)。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2019年5月20日,召开了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做好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19〕90号),对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35个“十四五”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赴州市、企业和省外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积极开展项目谋划,形成了我省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产业发展“双百”工程。

二是基本思路形成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6月)。2019年12月起,《纲要》起草组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道,集中力量开展我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起草工作,通过专题调研、专家咨询论证、企业座谈、建言献策、征求意见等系列工作,于2020年5月,形成了《基本思路》。6月3日,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基本思路》。

三是《纲要》起草阶段(2020年7月-9月)。在前期研究、《基本思路》起草、“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起草组将我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实化,进一步充实了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支撑,于2020年9月形成了《纲要》初稿。

四是征求意见和报审阶段(2020年10月-2021年1月)。《纲要》初稿形成后,起草组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网络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经过前后40余次修改完善,《纲要》报经第十三届省人民政府第96次常务会议、第十三届省人民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和十届省委常委会第214次(扩大)会议审议后,于2021年1月29日经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

二、《纲要》的主要特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从《纲要》起草工作看,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工作,坚持了“一个逻辑起点、三个全面贯彻、三个紧密结合”这样几条基本原则:“一个逻辑起点”,就是将胸怀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纲要》文稿谋篇布局的出发点和根本立足点。“三个全面贯彻”,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后,省委、省政府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思路和重要举措。“三个紧密结合”,就是与中央《建议》精神紧密结合;与省委《建议》紧密结合;与我省发展实际紧密结合。

从《纲要》的文稿内容看,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纲”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挂念着边疆各族人民,时刻关心着云南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考察云南,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明了事关云南全局工作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云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纲”和“魂”,贯穿全篇,充分体现到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等方方面面,坚定不移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二、坚持以“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统领全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纲要》起草过程中,我们准确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新”核心要义,立足新发展阶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找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我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十四五”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纲要》坚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机遇新挑战,提出既要把握欠发达基本省情,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找准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提出了一系列破解发展难题的措施和办法;又着力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标对表了中央和省委《建议》明确的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目标任务,做到问题精准,目标明确。

第四、坚持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宏观性、战略性、纲领性是规划《纲要》的主要特征,决定了规划《纲要》着力点更多是放在宏观战略层面、主要目标层面、主要任务层面思考问题,体现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在《纲要》起草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宏观把控,也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特别是谋划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力求制定出一个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的规划。

第五、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刻把握省情特点和发展阶段特征,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思路,作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央精神、切合云南实际的重大部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一致行动。规划《纲要》对省委、省政府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思路和重要举措一以贯之地予以坚持;同时,又顺应新形势,聚焦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我省发展实际,大胆突破、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性、创新性的思路和举措。比如:针对我省工程性缺水瓶颈问题,《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基本消除云南工程性缺水瓶颈,基本消除区域性、大面积干旱为目标,大力实施“兴水润滇”工程;针对脱贫成果的巩固拓展问题,《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针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等。规划《纲要》中新提法新表述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纲要》的基本框架

《纲要》包括正文和附件两个部分。正文包括18篇、70章,约9万余字,正文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板块:第一篇为总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发展的环境、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篇至第十七篇为主要任务,分领域阐述了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第十八篇为保障措施,主要阐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统一规划体系、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加强规划监测评估,为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附件包括:我省“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执行情况、“十四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和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十四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名录3个附表和“十四五”规划10张附图。为进一步细化规划目标任务实现的路径和支撑,《纲要》还设置了32个专栏,对我省“十四五”期间拟推进实施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进行了细化、具体化。

四、《纲要》的主要内容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面对我省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难攻坚、砥砺前行,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我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云南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十三五”期间的巨大成就可概括为:取得两个决定性成就、一个重大战略成果,实现五个历史性突破。

两个决定性成就:①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当初确定的28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绝大多数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个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开发使用“抗疫情”扫码系统,采取边境防控“五个管住”举措,坚决守住祖国西南大门,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云南贡献。

五个历史性突破:①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迈上2万亿元台阶,在全国的排位前移5位;②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服务业撑起云南经济总量半壁江山,工业结构转变为烟草和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双驱动,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势头强劲;③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云南进入高铁时代,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000公里,是全省“十二五”末通车总里程的1.25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根本性转变;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彻底转变,滇池水质持续向好,草海水质连续两年稳定在Ⅳ类,为30年来最好水平;⑤社会民生补短板实现历史性突破,控辍保学实现动态稳定,卫生“双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并加速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总体来看,“十三五”规划是我省进入新世纪以来执行情况最好的一个五年规划,我们除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外,“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8项主要指标,完成率达到了93%,远高于“十五”期间的79%、“十一五”的72%和“十二五”的77%。

(二)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的“灯塔”和风向标。与以往五年规划不同的是,“十四五”规划除了清晰地描绘了我省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外,还对标基本现代化,展望了我省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

《纲要》对我省2035年远景目标的展望,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实现、一个达到中位、三个全面建成”,即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力争达到全国中位以上水平,全面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面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我省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可分为定性和定量目标两个部分。定性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新”,①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达到新水平;③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取得新进展;④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⑤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⑥边疆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定量目标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大类24项指标,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长7.5%-8%,到2025年,全省GDP总量达3.5万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同时,针对我省发展中突出的短板和弱项,《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幅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幅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幅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就是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30%,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三个指标较现在的水平,都要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力争达到现在全国平均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为支撑我省“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纲要》明确提出,要立足云南欠发达的基本省情,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紧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保持“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定力、坚持“防风险、补短板、争先进”的工作思路,推动以下16项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纲要》明确指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纲要》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核心要义是保护,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三是开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新局面。《纲要》明确指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核心要义是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发展大局,提出要坚持内外统筹、双向开放,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老、中缅等经济走廊建设,高标准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四是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结合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区位优势,《纲要》提出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找准云南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动我省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五是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我省实际,《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关键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完善创新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六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针对我省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纲要》提出要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在万亿级千亿级支柱产业框架下,全产业链重塑云南卷烟工业新优势、全产业链重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全产业链重塑有色产业新优势,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强省。

七是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结合我省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纲要》提出要聚焦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持之以恒推动“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让绿色成为云南发展的鲜明底色。

八是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纲要》提出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的发展思路,以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建设为重点,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全面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九是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针对我省发展中基础设施这一瓶颈制约,《纲要》提出要坚持“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以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为引领,以现代综合交通、水网、物流、能源、新基建为重点,构筑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十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针对我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点多、面广、任务重的实际,《纲要》提出要以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即:建立全省统一的救助平台、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产业帮扶全覆盖、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培训就业全覆盖,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十一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为此,《纲要》明确提出,要将乡村振兴作为做好我省“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十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省城镇化率比全国低约12个百分点,差距既是短板,同时也是发展的潜力。《纲要》提出要按照“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思路,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以昆明为中心城市、以都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十三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发展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纲要》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文润滇,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十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纲要》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决破除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十五是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康云南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六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纲要》提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法治云南、平安云南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云南社会治理效能,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