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综合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1-09-13 10:00: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9月13日上午,COP15云南省筹备办在海埂会堂召开“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综合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宣传工作,为大会在云南顺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COP15云南省筹备办组织策划了“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综合新闻发布会。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长期以来,云南铆定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定位目标,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中科院昆明分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先生;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赵乔贵先生;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永军先生;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卫斌先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于富强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以及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6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发布新闻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 曹永恒: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按照安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近年来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情况。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云南生物多样性具有丰富性、特有性和脆弱性。全省仅占全国的4.1%的国土面积,却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各大类群生物物种数接近或超过全国同类物种数的一半;众多生物物种只分布于云南,还分布有大量孑遗种、特有种和古老种;自然生态环境差异大,“同质性低”“异质性高”,使得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分布区域小,生态适应能力低,对外界干扰非常敏感。

二是云南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工作,先后发布了丽江宣言、腾冲纲领、版纳约定,率先制定《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开创地方立法先河,率先试点建设国家公园,在全国较早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

三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一大批珍稀、濒危、极小种群物种得到保护和恢复,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国较早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研究,建立了首个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我们开展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等试点工作,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全省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决策部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主要组织和参与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各州市也分别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统筹协调。建立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努力拓展社会资本参与保护的渠道。

二是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自1958年建立西双版纳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为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共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保护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14.32%。

三是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2018年,我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1.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0%,其中,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占红线面积的55.2%。当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们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进一步优化“三生空间”。2020年,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构建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四是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继颁布《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后,在全国率先出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使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五是坚持规划引领创新保护。贯彻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0-2030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和三年实施方案,实施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六个一行动”。牵头编撰《云南大百科全书·生态卷》等系列专著;在全国率先发布省级《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和《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云南省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1992-2020)》和《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六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执法。建立多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加大对生物多样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和物种资源出入境执法检查力度。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组织实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核查及问题整改,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有力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七是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示范。我厅会同和参与有关部门开展巧家五针松、云南金钱槭、多歧苏铁、华盖木、亚洲象、羚牛、滇金丝猴、西黑冠长臂猿、滇池金线鲃、大理弓鱼等珍稀濒危或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作。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开展民族医药挖掘与传承。

八是协同推进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把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范畴,载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建立自然圣境保护社区试点,探索“民族文化促进自然保护”“自然保护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云南模式;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少数民族相关传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九是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交流合作。加强与英国、荷兰、德国等国家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等国外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开展了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与毗邻的缅甸、老挝、越南合作分别开展资源保护联防、生物廊道建设、自然保护区共建等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十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持续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强化宣传,大力推进绿色校园、绿色大学、绿色社区创建,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持续推进。

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但同时也十分脆弱,加之云南的基本省情,决定了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当前,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部分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境和栖息地丧失、物种濒危程度加剧、外来物种入侵危害、传统生态文化受到冲击等问题,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繁重。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关云南发展、人民福祉、国家大局,对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意义重大。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开创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宗霞:

感谢曹专员的发布。下面,请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赵乔贵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赵乔贵发布新闻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赵乔贵: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对云南省自然资源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责部门,省自然资源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履行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自然资源贡献。

一、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法定的空间依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决策, 2020年4月8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根据《意见》要求,省自然资源厅于2020年牵头组织编制《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初步形成“1+19”的规划成果,即一个规划文本,在征集专家、部门和社会公众意见600多条的基础上已完善形成了《省级规划》(征求意见修改稿),开展“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19个重大研究课题,为科学合理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等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对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完善规划法规政策与技术体系和工作保障等六大方面进行规范,从而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国土空间管控,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空间依据。

一是构建“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三屏”指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态屏障和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态屏障,重点保护独特的生态系统、天然植被、热带雨林和珍稀濒危物种。“两带”指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干热河谷地带和东南部喀斯特地带,发挥维护长江、怒江、红河、澜沧江下游及珠江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六廊”主要指由怒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迪庆—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元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等组成六条生态廊道,保障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连通性、连贯性。“多点”是以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任务,推进滇池、抚仙湖、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及丽江老君山、盈江铜壁关等重要生态节点的建设。

二是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划定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寒温性针叶林区等8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大范围、整体性保护其类型多样、区域特征明显的生态系统。通过保障水生生物洄游通道畅通、构建陆域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加强迁徙鸟类栖息地保护等构建“水陆空”生物迁徙通道,重点野生动物种群保护率达到100%。划定重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对濒危、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实施特殊保护。

三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保护红线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从而有效减少、减弱人为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的干扰,保护受威胁野生动植物群落生境。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涵盖了全省从热带到高山冰缘荒漠15个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100%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强化重要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的保护,涵盖了六大水系、九大高原湖泊、三江并流、热带雨林、澄江动物化石群、石林等重要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强化对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保护,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野生稻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保存、发展,全省超过90%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80%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强化维护大江大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伊洛瓦底江等约70%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金沙江、澜沧江60%以上,红河、怒江50%以上的自然岸线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二、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根据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省自然资源厅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全域保护。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组织开展《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初步形成“1+5”的规划成果,即一个规划文本和5个专题研究,并积极构建省、州市、县三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

二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2017年,抚仙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总投资97.28亿元,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经调查统计,抚仙湖湖体挺水植物增加到12种,消失20多年的鱇浪白鱼鱼汛重现抚仙湖。2019年3月,在抚仙湖北岸和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到濒临绝迹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彩鹮25只,“两湖”流域已成为鸟类的栖息地和越冬场,区域内动物种群丰富,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持续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开展云南省金沙江流域、赤水河流域、九大高原湖泊流域、青藏高原东南缘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先后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4亿余元,覆盖重点项目所在10个州市34个县(市、区),修复治理面积3.8万余亩,大地“伤疤”重焕绿色生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四是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鼓励引导矿山企业参与绿色矿山建设,让绿色成为云南矿山企业发展的“底色”。全省共有25个矿山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云南昆明、个旧上榜自然资源部公布的全国50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名单。

三、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多效益多途径转化路径

一是全面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2020年8月26日,省政府印发《云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要求对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江河湖泊、生态重要功能的湿地和草原、国有林区等具有完整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等进行统一确权登记,从而为生物多样性所依存空间位置依法管控提供依据。目前,全省已完成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异龙湖5个高原湖泊统一确权登记基础性工作,为登记发证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完成全省4个县(市、区)首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工作,推进西双版纳州和普达措国家公园作为国家试点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编制,并探索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工作。编制完成了云南省2017年、2018年、2019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目前,正在编制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首次增加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体现了为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共筑生命共同体的云南实践。

三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释放生态产品所蕴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激发社会各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红河州元阳县阿者科村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村落旅游成功打通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为云南省探索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云南在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维护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COP15这一国际性大会在昆明即将召开之际,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成为充分展示云南形象、昆明形象,让世界了解云南、了解昆明,让云南、让昆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省自然资源厅愿意与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携手,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的嘱托,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不断推进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助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最美丽省份的建设。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赵副厅长的发布。下面,请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永军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永军发布新闻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赵永军: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首先,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和社会各界对云南省水利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帮助。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朝碧同志委托,由我向大家通报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水利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省水利部门认真学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总体目标,积极主动推动相关水利工作,努力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应有贡献。现将工作成效作简要介绍。

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有效落实

云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2020年度,云南省用水总量为156亿立方米,远小于控制目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64立方米,比2015年的109立方米下降了41.2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0立方米,比2015年的66立方米下降了54.5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92。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6万平方千米。各级水利部门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255件,投入资金18.42亿元。其中,坡耕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96件,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49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10件。各级水利部门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64平方千米;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护林建设、土地整治、石漠化治理等项目为重点,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552平方千米;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治理面积1837平方千米。

三、农村水利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18.68亿元,巩固提升了1963.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0.5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7%,自来水普及率达95.5%,提前一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有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四、江河防洪治理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河道治理2661.5千米,其中,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以上中小河流治理594千米,完成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千米的中小河流治理2067.5千米。

基本建立了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群测群防措施三位一体、点面结合覆盖全省的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御体系。实现了对受山洪威胁的5600个行政村雨量(水位)实时自动监测预警。监测预警系统自运行以来,全省共发布预警17321次,转移15.84万人,避免伤亡17881人。

五、扎实有效开展小水电清理整改

目前,已退出小水电站301座,其中,退出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或缓冲区的小水电站43座。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建设的17座小水电站已全部退出,有效消除了电站堤坝对河道阻隔等不利影响,恢复河道连通性。全省1641座小水电站已改造或建设生态流量泄放及监测设施并按要求泄放生态流量。计划2022年底全面完成小水电清理整改。

六、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我省制定了《云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修订了《云南省用水定额》;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制度。2020年,对145个规划及建设项目开展了节水评价审查;建立国家、省、州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确定了317个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全省已有50个县(市、区)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具备独立物业管理条件的109个县(市、区)水利(水务)局完成节水型机关建设。

七、加强河湖水资源保护管理

组织实施了漾弓江、达旦河、渔泡江等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启动了金沙江、抚仙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向好。积极组织牛栏江滇池联合调度,截至2021年8月31日,累计从牛栏江向昆明补水40.01亿立方米,促进了滇池水质和水环境改善,城市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云南省内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和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湖泊已完成管理范围划定。

八、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建立了五级河(湖)长制、河(湖)长制督察问责体系,截至2021年7月31日,共设置省、州、县、乡、村五级河长32104人,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达185.4万人次;制定了《云南省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3年)》《云南省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方案》《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云南省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为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向好提供坚实的基础。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近年来,我省水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和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的关心、支持、理解和帮助。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云南省水情特殊,水生态、水环境容量有限,水资源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请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我省水利工作,共同营造良好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赵永军副厅长的发布。下面,请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卫斌先生介绍云南加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促进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卫斌发布新闻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卫斌: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受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勇同志委托,我谨代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对即将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尤其是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对云南林草事业改革发展的鼎力支持。根据发布会安排,我向各位通报省林草局扎实推进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促进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是事关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

云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位居全国之首,与此同时,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和脆弱性并存。调查显示,全省有2000余种高等植物和50%以上脊椎动物的生存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省历来高度重视极小种群物种的拯救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就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作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2005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极小种群”保护倡议;2010年,省政府批准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明确了62个野生植物和50个野生动物物种共计112个优先保护对象。“十三五”期间,林草、科技、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围绕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施120多个保护项目。

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方面,云南省纳入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保护行动计划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共计87种。2017年以来,通过科学筛选保护对象、科学打造保护网络、实施种群保护及栖息地修复等措施,对自然保护区和其它就地保护点内的67个植物物种进行了科学管理和保护,占政府层面保护行动计划总数的77%。“十三五”以来,建立了30个保护小区(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突破了36个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在人工繁育基础上对61个植物物种开展了迁地保护,对16种累计3万余株极小种群植物进行回归种植。目前,云南2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通过就地、迁地和回归等抢救性保护措施得到了有效保护,脱离灭绝威胁,达到了拯救目标。比如:野外已经灭绝的富民枳,在原分布地得到有效回归重建;巧家五针松、华盖木、漾濞槭、滇桐、云南金钱槭、显脉木兰、萼翅藤等15种迁地保护的植株已正常开花结实。

在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保护方面,重点加强了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保护小区和社区共管为辅的动物栖息地保护与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划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保护区等11类、362处自然保护地。在保护地外,还分区域建立了以绿孔雀、印度野牛等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小区或社区公益保护地。同时,建立健全了亚洲象、滇金丝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绿孔雀等极小种群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全面巡护监测体系,确保野外种群安全。实施了亚洲象栖息地恢复、监测预警和安全防范等3大工程,建设亚洲象食源地,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亚洲象食堂”9000余亩,成立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救助野象20余次。绿孔雀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绿孔雀野化放归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联合26个机构成立了“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构建了政府、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联合保护野生动物的新模式,通过网络筹集社会资金,实施了滇金丝猴种群监测、巡护、栖息地廊道修复、社区保护、自然教育全方位保护,为旗舰物种的保护积累经验、树立典范。

二、“三个聚焦”推动云南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

(一)聚焦立法保障推动云南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近年来,省林草局牵头编制实施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规划》《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2018年,极小种群物种抢救性保护纳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省范围内统筹推进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存相结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保护网络建设,要求各地积极谋划制定物种保护目标和行动方案。近期,省政府印发的《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实施细则》再次明确,要加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力。

(二)聚焦协同发力推动云南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林草部门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纳入林草发展规划,制定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发展目标,连续11年落实林草动植物保护专项资金,累计投资超过3500万元,确保保护措施落实落地。科技部门积极支持科研机构组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创新团队”,申报实施国家、省级极小种群植物重大科研课题。生态环境部门把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设立了专项资金。社会组织资助开展保护项目,建立政府—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NGO)开放共赢的合作方式,共同推动云南极小种群拯救保护。

(三)聚焦自主创新推动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长期以来,林草部门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云南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第一要务进行部署,持续提升云南极小种群拯救保护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我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汇集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大学、西南林大、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在内的1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精英团队协同攻关。依托云南动植物专家团队,率先科学定义“极小种群物种”概念,评估筛选自然个体数量以“个、十、百、千”计、种群规模已低于最小可存活种群而濒临灭绝的物种,作为优先保护对象;制定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编制出版了《云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实践与探索》《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与保护》,发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通讯》,组织培训交流,指导全省工作实践。同时,将红外相机、无人机、遥感技术、App等信息技术集成运用于极小种群动物监管,研发“象脸”“猴脸”自动识别、自动预警技术,实现亚洲象、滇金丝猴等种群动态监测和安全防范预警。

三、扎实推进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促进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物种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系统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作,确保物种“零灭绝”,促进种群逐步恢复,是云南维护生态平衡,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举措。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云南的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作也开启了新的征程。在评价、总结和分析第一批极小种群保护名录物种保护成效、方法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拯救保护工作。

一是坚持目标规划引领。编制《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2021-2030)》,出台《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根据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生存和保护现状,对2010年提出的第一批62个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目前,新目录已经通过公示审查程序,近期将上报省政府审定公布,未来10年聚焦101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拯救保护工作,着力实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从物种资源收集保存到野外种群恢复壮大的根本性转变。

二是完善管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极小种群物种就地、近地、迁地多元化保护体系,着力推进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物种信息化监测管护体系建设,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信息化资源监测监管体系,提升野外种群保护管理水平,确保种群及其栖息地安全。

三是突出拯救保护重点。持续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人工繁育和回归。组织实施一批极小种群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修复项目,进一步提升栖息地质量。加快实施绿孔雀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确保极小种群物种种群数量稳步快速增长。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举办COP15为契机,突出重点、强化创新、狠抓落实,着力抓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管理,为保护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贡献力量,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王副厅长的发布。下面,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于富强先生介绍云南建设“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有关情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于富强发布新闻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 于富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种质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生物资源,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在生物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际上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高度关注,尤其是对野生植物的收集保存。近年来,我国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The Germplasm Bank of Wild Species,以下简称“种质库”)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支持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管理。其总体科学目标是建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亚洲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和科学体系,使我国的生物战略资源安全得到可靠保障,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的种质资源材料及相关信息和人才,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切实地履行国际公约、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物质基础。

1999年,时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的吴征镒院士致信国务院总理,提出要尽快在云南建立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这是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也是国家利益所在。云南省拥有植物16000多种,约占全国的五成,这是中国未来生物技术发展的根本性资源基础。2004年,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始建设,并于2007年开始运行。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唯一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综合保藏设施。目前,已保存植物种子10601种(占我国有花植物物种总数的36%)85046份;植物离体培养材料2093种24100份;DNA分子材料7324种65456份;2280种22800份微生物菌株和2203种60262份动物种质资源,全面完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长期建设目标。“种质库”作为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与英国“千年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等一起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领跑者。万种植物种子的保藏使我国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特别是我国的特有种、珍稀濒危种、具重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使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快速、高效研究利用成为可能;也为我国在未来国际生物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种质库”针对库内保存的丰富种质资源,以国家战略生物资源的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植物进化、环境适应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有目的地挖掘特殊环境的基因资源,创新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新技术。如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针对核心DNA条形码在一些类群中鉴定率不高的问题,提出DNA条形码2.0的概念;通过二代测序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解决了高度降解样本的建库测序技术难题;并开创性地提出利用保守引物进行DNA长片段扩增富集,获得被子植物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完成稻属 AA-基因组7个水稻的野生近缘种,包括普通野生稻、尼瓦拉野生稻、非洲栽培稻、短舌野生稻、长雄蕊野生稻、展颖野生稻和南方野生稻基因组测序,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多达 8 个稻属物种的比较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框架,为我国和世界水稻科学家高效地发掘与利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率先启动并领衔完成了茶树基因组计划,以科技为品牌确立了中国特别是茶树王国云南省在世界茶业的领先地位;建成木兰科、苦苣苔科、芸香科、兰科和黑药花科(重楼属)40余种植物的超低温保存方案,其中,弥勒苣苔(苦苣苔科)和富民枳(芸香科)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开发了一个质体基因组精准组装工具;通过基因组测序研究,揭示了竹类复杂的辐射演化和网状进化历史;解析了豆科植物深度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了植物质体基因组可能的双亲遗传进化模式;揭示了大戟植物染色体进化、胶乳生物合成途径。

此外,“种质库”已通过相关网站,实现了植物学基础信息、资源保藏信息以及保藏现状等信息数据和种质资源实物共享。近年来,“种质库”累计服务用户单位321个,服务用户2937人次,服务各类科技计划161项,分发DNA样品1031份、2G数据超过3700套、DNA条形码超过3900个,共享特种仪器设备1137人次,向124家机构分发共享13179份,共522475粒植物种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未来,“种质库”必将在我国生物战略资源保护和未来国际生物产业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国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关注和报道。

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