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1-09-17 10:00:00   【字体:

宗霞:

非常感谢李志明主任的发布。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记者通报所在媒体机构。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类媒体关注到昆明海关在一线口岸监管中履职尽责,构建国门生物安全防线,为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社会各界对海关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很感兴趣。能否介绍一下昆明海关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昆明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柯志强回答记者提问

昆明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 柯志强: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各位对昆明海关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须履行的国际义务。一直以来,昆明海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防止动植物疫情疫病跨境传播、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打击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等方面全力履行海关出入境监管职能,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有效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国家生态安全,助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强化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完善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强化非洲猪瘟、牛结节性皮肤病、沙漠蝗等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口岸防控,严防疫情叠加。强化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开展口岸动植物疫情监测及信息收集,密切关注境外重大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发展态势;开展检疫性实蝇、外来有害杂草、林木害虫、沙漠蝗、红火蚁等外来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进境种猪、进出境水生动物疫病等国门生物安全监测,为动植物疫情疫病口岸防控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作出早期预警和快速反应,提升国门生物安全防御能力。

二是强化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守卫国门生物生态安全。从风险布控、货物及行邮快件跨境电商监管、外来物种鉴定等方面完善防控措施,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持续巩固和提升口岸把关能力。与云南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五部门联合下发《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提升外来物种入侵综合防控能力。开展“国门绿盾2021”和邮递渠道“清邮”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引进外来物种、非法寄递携带种子苗木行为,从进境携带、寄递渠道多次截获非法入境植物种子和活体动物等物品,为阻断外来生物入侵、维护国家生物生态安全贡献了海关力量。

三是强化监管严打走私、坚决斩断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渠道。昆明海关严格执行进出口贸易管理政策,采取正面监管与打击违法违规相结合,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实施严密有效监管,积极推进“国门利剑2021”打私专项行动,开展专项风险分析,强化情报经营和深挖扩线,构建“打击关口前移”跨部门合作机制,对维护生物技术的合法应用秩序,保障我国的人类遗传和生物资源安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昆明海关立案办理了一批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案件,有效发挥了海关的打击震慑作用,为在COP15大会上展示中国海关打击走私成果,发出中国声音、分享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氛围。

回答完毕,谢谢。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网记者:

请问,在为生物多样性提供司法保护方面,云南省检察机关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谢谢!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施建邦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施建邦: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记者朋友对检察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综合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作用,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刑事犯罪。2018年至2021年8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1498件2172人,提起公诉7329件9920人,其中起诉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盗伐林木以及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等涉动植物犯罪案件5011件6461人;监督立案653件;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38件。结合办案,发出《检察建议》165份,就行业监管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整改,推动行业治理、源头治理。

二是专项带动,发挥好公益诉讼检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治理效能。围绕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在省政府支持和水利部门的配合下,省检察院于2018年8月部署开展了“金沙江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专项监督行动”,发布了“公益保护检察白皮书”,与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云南省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共同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西双版纳、普洱等7州市检察机关结合守护热带雨林、古茶树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专项监督活动。2019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立办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793件,其中,涉及亚洲象、灰叶猴、红豆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案件483件。

三是加强协作,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省检察院加强与法院、公安、海关的联系与配合,与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诉讼衔接、专项行动等联动工作机制,做好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损害赔偿的衔接工作,依法合力解决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在最高检和省政府的支持下,推动建立渝川黔滇藏青六省(市、区)检察机关长江上游生态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积极参与渝川滇黔四省(市)赤水河、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组织联合巡河,及时发现和移送案件线索,助推破解跨上下游、左右岸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难题,强化江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的效果。

下步工作中,全省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发挥检察监督在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中的独特作用,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谢谢!

  

云南法制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法制报记者:

云南提出,要聚焦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请问,近年来云南政法机关在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和保护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毛亚芳回答记者提问

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 毛亚芳:

感谢记者的提问!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的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积极发挥党委政法委统筹政法工作、督促依法履职等职能作用,一手抓改革推动,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织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治网络;一手抓法治保障,推动政法各单位严格依法履职,把政法工作职责与服务大局同频共振,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注重政策指引,法治先行。结合云南省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部署,我们主动发挥党委政法委职能,组织政法各部门积极参与我省九大高原湖泊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特别是结合当前的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协调推动出台了《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云南建设的意见》《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筑牢法治保障根基。

二是注重协调联动,依法保护。结合长江上游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组织开展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省检察院等职能部门与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青海等省份建立长江上游以及赤水河、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省际协作机制,切实担负起“一江清水流出云南”的政法责任。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重点领域,组织开展跨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推动省高院、省检察院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云南专员办、省河长办、省水利、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创新建立“河(湖)长+检察长”生态保护模式,九大高原湖泊所在地区“湖长+检察长”均进行常态化巡湖。督促发挥政法职能,构筑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位一体”的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体系,建立完善环境资源诉讼执行案件归口管理“四合一”审判执行模式,推进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部署开展了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交叉执法检查和执法稽查等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危害生态环境资源的刑事犯罪活动。

三是注重法治宣传,共建共享。把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到全民普法工作中,着力加大与生态保护有关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城市和人口集中的乡镇,建成各级各类法治教育基地300余个,打造法治文化长廊450余个、法治文化广场(公园)400余个,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努力使循法而行,保护生态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沿边州市,部署开展了以保护森林资源为目的的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并结合具体案件以案说法,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进万家专项活动,将宣传工作深入到最偏远的民族村寨。同时,注重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边疆治理工作结合起来,把环境友好家园共建融入到边疆治理体系中,推动共建共享。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党委政法委的职责定位,在全省政法工作中继续发挥好统筹协调、督促推动等职能作用,并运用好改革手段,进一步做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治保障工作。

谢谢!

  

民主与法治社记者现场提问

民主与法治社记者:

今年5月,世界环境司法大会在昆明成功召开并通过了《世界环境司法大会昆明宣言》,习近平总书记也向大会致贺信。作为大会承办方,请问云南法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工作亮点和成绩?谢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向凯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向凯:

首先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对云南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关心和关注。下面我来回答这位记者的问题。

5月26日、27日在昆明召开的世界环境司法大会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迈向昆明的一项重要活动。作为世界环境司法大会的承办方,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云南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成功经验,得到了与会各方的充分肯定。大会上,云南法院审结的中国首例涉濒危野生动植物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绿孔雀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选为全球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大司法案例之首。该案率先探索了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审判规则,通过司法手段预防了绿孔雀、陈氏苏铁等濒危物种灭绝和区域生态系统失衡的重大风险,为全球濒危物种的预防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多年来,为保护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服务保障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云南法院一直在努力。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整体系统观和绿色发展理念,采取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的专业化审理模式,设立了普达措国家公园法庭、赤水河源头环保法庭等特色法庭,审理了大量环资案件,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首创司法与行政联动执法机制,成立首个“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账户”,建成首个“环境公益诉讼林”,首创“禁止令”和“专家证人”制度等。

为服务和保障云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认真贯彻《长江保护法》,坚持长江“十年禁渔”,始终保持对非法捕捞的高压严打态势;充分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的功能,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妥善审结了客栈拆迁、水域污染、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等各类案件;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机制和“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签订“长江经济带11+1”“赤水河流域”“南北盘江流域”等框架协议,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以及珍稀濒危物种重要栖息地和迁徙地保护建设。

为贯彻落实《世界环境司法大会昆明宣言》,我们制定了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司法文件《关于持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创新 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措施,形式上呼应、内容上配合了全国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为全省法院履行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职责提供了指引;积极探索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与多元解纷的衔接机制,确保“亚洲象北迁”过程中,个人合法权益和环境公共利益都得到司法的有效保护。

下一步,我们将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持续深化云南法院环境司法创新,健全完善环境审判制度机制,推动设立昆明环境资源法庭,集中审理由全省中院管辖的环境资源案件,整合司法资源、统一裁判尺度,全面提升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司法能力和水平。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公安机关为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云南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党委书记张尧贵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党委书记 张尧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公安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勇于亮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生态环保攻坚战,全力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加强濒危物种保护,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发起猛烈攻势。被国家列为一、二级的保护动物和濒危物种,云南就占一半以上,物种保护任务繁重。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系列专项行动,聚焦非法猎捕、贩运、经营加工、贸易野生动物行为,严把自然保护区“出口关”、市场“流通关”、物流寄递“运输关”、旅游景点和餐馆饭店“消费关”,实现对破坏野生动物犯罪全链条打击。2018年以来,共侦破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6416起,抓获嫌疑人5129人,收缴野生动物活体死体25933头(只)、制品31015件,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战果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近日,我们成功侦破了“6.06”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大要案件成功侦破,受到公安部杜航伟副部长批示肯定,公安部七局发来贺电予以表扬。

二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持续亮剑严打。积极助力我省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联合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出台了《关于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保障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联合省河长制办公室出台《河湖警长制工作实施办法》,集中攻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组织开展“长江禁渔”、严厉打击破坏“九湖六水”等专项行动,以“治山理水”为重点构建系统化严打整治体系,推动各地深度防范、精准打击,2018年以来,共侦办环境类案件678起,侦破公安部督办的“4.30”污染环境等3起大要案件,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对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违法犯罪保持高压态势。森林是陆地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开展严打破坏森林资源、严打破坏野生植物等多个专项行动,不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工作。2018年以来,共侦破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9607起,抓获嫌疑人10030人,收缴林木树木12606立方米、珍稀植物8049株,挽回经济损失3.38亿余元,保持了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同时,不断加强森林生态功能区保护,积极推动源头治理,我省重点自然保护区案件数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

下步,全省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持续向破坏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治理效能,打好生态环境保护主动战、整体战、持久战,推动我省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创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宗霞:

好的,非常感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提最后一个问题。

  

春城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春城晚报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昆明海关。海关执法工作量大,涉及业务种类繁多,截获的疫情疫病、有害生物、濒危物种需要一定的专业定性,请问昆明海关在技术保障方面有些什么举措?谢谢。

柯志强: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昆明海关通过持续开展实验室的分级建设与管理工作,持续加大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建设力度。目前拥有技术中心、保健中心等技术机构12个,共47个实验室(其中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11个、区域中心实验室14个、常规实验室22个),检测认可项目达1.6万项,涵盖动、植、食、卫、化矿等领域,持续提升有害生物检疫鉴定、传染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监测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并且长期开展物种资源鉴定尤其是象牙、红木等濒危物种鉴定工作,为海关执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谢谢!

宗霞: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们还有问题,请进一步采访相关部门。同时,非常感谢今天发布单位的相关领导给大家作出科学、全面、详尽地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法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支撑,法治有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发展。正如刚才各单位发布人所介绍,在省委的领导下,相关部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在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全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当前“COP15春城之邀”的宣传工作,多角度、多形式、多方位地宣传好、报道好这些丰硕的成果、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力迎接COP15盛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