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2-04-21 15:00:00   【字体:

赖勇:

谢谢陆晓龙副主任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云南信息报记者:

请介绍下一季度能源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步电力保供措施。

  

云南省能源局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李勤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能源局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 李勤:

首先,感谢广大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全省能源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就这一问题作回答。

第一,关于一季度能源经济运行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能源局坚决扛牢压实能源安全保障政治责任,知责担责、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认真落实“三法三化”工作法,组建了能源安全保供、煤炭增产增供、电力运行调度、新能源建设、投资与经济运行等专班,强化分析研判、统筹协调,全省能源生产供应调度平稳有序,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能源工业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发电量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全社会用电量5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原煤产量1670万吨,同比增长14.9%;加工原油252万吨,同比增长40%。全省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

全省能源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出台加快光伏发电发展的12条政策措施,协调加大要素保障力度,风电、光伏发电累计开工90个项目,装机1395万千瓦。白鹤滩水电站累计投产10台机组。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9亿元,同比增长80%,约占全省投资总量的7%,占工业总投资的36.2%,增速居重点行业首位。

第二,关于下一步工作措施

截至3月底,全省统调火电存煤197万吨,同比增加了73万吨;水电蓄能20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8.9亿千瓦时,达到近年最好水平,为二季度和全年电力保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绿色铝等产业拉动下,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在近期来水大幅高于常年水平、加强需求侧用能管理情况下,我们将努力实现电力供需平衡。下一步,将进一步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安”与保供、当前和长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决守住能源安全稳定保障底线。围绕“做优存量、释放增量、挖潜增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煤矿整治和产能释放,增产能、增产量,力争全年原煤产量6000万吨以上。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煤矿和火电企业保供责任,保障电煤供应,满足火电大方式运行用煤需求。强化分析研判、优化调度,滚动调整火电运行方式,提高发电效率。统筹西电东送与省内用电,优化西电东送安排,确保协议送电情况下最大程度争取区域互济。加强用能监测和需求侧管理,提高用电精细化水平,守牢民生用电底线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红线。

二是坚决完成新能源开发建设目标任务。按照“能开全开、能快尽快”原则,加快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协调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进一步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督促指导电网企业加快接网工程建设,全力保障新能源接网消纳,确保今年新增装机1100万千瓦。

三是加快推进其他重大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出台煤电可持续发展电价机制,加快推进谋划的480万千瓦火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具备条件的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稳步推进后续水电开发建设,确保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巩固加强主网和配网网架,持续提高电力保障能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云南网记者:

我们看到一季度曲靖市GDP增速全省排第一,离不开工业所做的巨大贡献。请问,近年来曲靖市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取得哪些成效?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请曲靖市的吴静副市长来解答。

  

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静回答记者提问

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静:

首先,感谢你的提问!我代表曲靖市委、市政府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曲靖市始终把工业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依托曲靖制造业体系优势、规模优势和部分行业先发优势,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抓、两手硬,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先进制造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2022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排名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10.6个、全省6.8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达44.6%、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改造传统产业。坚持“一行业一方案、一企业一对策”,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烟草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煤炭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钢铁、煤化工产业转型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实现质的提升,2022年一季度烟草、煤炭、钢铁、焦化、建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18.7%、6%、28.5%、7.9%。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对曲靖“建设先进制造基地”的定位,深入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系统谋划了一批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产业项目,新兴产业动能不断释放,2022年一季度,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1.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绿色硅光伏产业方面,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硅光伏产业园,引入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光伏电站”产业链,推进补链强基、延链扩容、强链突破,建成40GW硅棒及切片产能、建成产能可实现年产值400亿元,建成和在建硅棒及切片产能80GW、占全国产能18%左右,签约落地20万吨多晶硅项目、占全省规划产能60%以上,拟建260万吨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占全省规划产能50%以上。新能源电池产业方面,规划建设12平方公里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引入宁德时代、德方纳米、亿纬锂能、中科电气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产业链,着力扩链、延链、拓应用,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材料制造向全产业链拓展,建成和在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34.5万吨、占全国产能的31.3%。绿色铝精深加工产业方面,引入中铝国际、今飞、万里扬等绿色铝精深加工企业,构建全省最为完善的“阳极炭素—电解铝—铝合金—铝型材—再生铝—综合回收应用”产业链,建成70万吨阳极炭素、68万吨电解铝、30万吨再生铝、61万吨铝合金、40余万吨铝型材、6万吨铝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能,原铝就地加工转化率达84.99%,较2020年提高6.4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余个百分点。有机硅新材料产业方面,建成2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云南硅材二期20万吨有机硅单体、众合8.5万吨有机硅新材料等项目和5000亩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园稳步推进,实现全省硅化工产业零的突破。

三是坚持园区和招商协同发力。深入实施园区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按照“集群集约、错位发展、优势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找准园区功能定位、明确产业主攻方向,推进管理体制改革,2021年以来,累计争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债资金80.0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9.8亿元,动态持有“熟地”1万亩以上,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持续完善并全面落实“大招商”工作机制,围绕细分产业编制重点招商区域和招商企业“两个清单”,大力开展“一把手”招商、市场化招商,组建由102人组成的21个招商专班开展精准招商,今年一季度实际到位省外国内资金同比增28.9%。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服务企业和项目统筹推进三项制度,建立完善严密防范公职人员违规插手招商引资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懂产业,用真情”上下功夫,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推进建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覆盖的服务保障,曲靖市位列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第1名,在企业中形成了良好的“曲靖口碑”,吸引了德方纳米、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等企业把曲靖作为其最重要的投资地,连续实施多期项目投资。由市县牵头领导和要素保障领导按月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协调解决水电气地等要素保障难题,统筹调配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聚、向链上企业倾斜,集中优势资源优先保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推动一大批重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我就作以上回答,谢谢!

赖勇:

谢谢吴静副市长的详细介绍。曲靖和玉溪两个工业大市都是我省的工业强市,所以,今天把两市的副市长都请到发布会现场。下面,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中国改革报记者: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请问,一季度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是否符合预期?有什么特点?下一步投资的工作着力点在哪里?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请陆副主任来回答。

陆晓龙:

感谢您对我省投资工作的关注。2022年,面对2021年以来在库项目支撑不足、新开工项目减少、交通项目接续出现断档、房地产市场预期减弱、边境地区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交叠延伸影响,省委、省政府以坚定信念、强大自信和高超本领,带领全省上下深入推动“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生动实践;各州市、省级各有关部门只争朝夕推项目稳投资,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2.7%的较高增长,3月当月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为全省经济“开门红”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显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工作高位统筹力度持续增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推动、亲自协调,高位统筹投资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首次以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形式高位推动全省项目规模化加速落地。一季度,全省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9429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9.5%,新入库项目3184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4.3%。

二是重点行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水利投资持续高增长,自2021年8月以来,连续7个月保持30%以上高增速,1-3月同比增长42.8%。交通投资显现较强韧性,增速同比增长7.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能源投资快速增长,“8+3”等新能源项目自2021年集中落地、累计开工已达88个,拉动能源投资在2022年一季度集聚释放,同比增长80%。

三是重点地区投资多点发力。滇中地区投资增长稳中有进,1-3月完成投资约占全省投资的60%,仍是全省投资增长动力源;一季度,玉溪投资增速领跑全省、达22.5%,普洱、楚雄、丽江等7个州市紧随其后实现投资增速“双超”(超全省平均增速、超全年目标增速);昆明、大理投资增速大幅回升,分别较1-2月提高9.2、36.2个百分点。

四是投资结构稳步优化。一季度,农业投资、旅游业投资、数字经济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34.6%、28.4%、24.9%。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8%,投资增速为5年来最高,占全省投资的19.1%,较去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

当前,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发力靠前,一揽子助企纾困惠民政策先后出台托底经济发展大盘。全省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奋发争先抓经济抓投资,干事创业促发展谋跨越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效能革命、作风革命,以项目为抓手,乘势而上、奋力推动全省投资工作稳中有进。一是落实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一季度集中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三张清单”周调度工作机制,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会同要素保障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协调服务,在项目谋划阶段提前介入、做好业务指导,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成熟度,加快土地、林地等审批办理和指标下达,推动重点建设项目尽快落地。三是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盯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全力支持各级各类重大项目特别是集中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四是抓实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储备,5月中上旬举办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半年,力争实现“双过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

 

中国网记者:

今年一季度,玉溪经济发展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请问,具体采取了什么样的有效措施?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请李朝伟常务副市长来回答,有请。

  

玉溪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李朝伟回答记者提问

玉溪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李朝伟:

谢谢主持人和记者同志。去年以来,玉溪全市上下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不折不扣、认认真真、原原本本、老老实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人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特别是将王宁书记、王予波省长两次到玉溪调研提出的工作要求,作为我们的根本工作遵循,做好“结合”文章,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统筹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把抓落实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全力推进玉溪经济发展。一季度,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一季度实现“开门稳”。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围绕产业培育、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聚焦项目抓落实,筑牢产业发展的支撑

抓产业就是抓项目。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组织干部学习经济工作,掌握经济运行的规律,采取每月选择1个县(市、区),由四套班子带队开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到今年已经启动第二轮,通过看现场、提问题、教方法、督进度,实现现场教学树典型、比学赶超抓推进,领导干部懂政策、懂项目、懂市场、懂金融的能力明显提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工建成,为推动全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我们围绕重点领域抓储备,梳理年度支撑项目1130个、总投资40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78亿元,12个项目纳入省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盘子。我们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和龙头企业培引计划。今年一季度,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户、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户,为今年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抓好落实,强化经济运行调度

我们围绕全年目标,及时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健全完善经济运行调度市领导包保、月研判预报、月分析例会、现场调度、入库纳统前置预审、月通报六项制度,实行“旬对接、月调度、季汇报”逐级梯次推进,市政府领导强化预警监测分析,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认真分析原因,破解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要素保障组,解决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保障问题,切实增强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识。始终保持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结构化学习、板块化梳理、项目化推进,紧盯重点县(市、区)、重点行业、重点园区精准调度,全力破解一批制约经济发展的难题。

三是围绕省委经济工作会提出大力突破工业,下大力气培育全产业链,强化园区聚集的要求,创新模式抓落实,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去年下半年以来,玉溪市认真吃透市情,依托玉溪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工业基础较好、区位资源良好,创新发展条件较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居全省第2的发展优势,找准玉溪产业结构不优、附加值不高,新兴支柱产业支撑培育不够的短板弱项,确定了“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的思路,成立了10个制造业全产业链专班并实体化运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全力打造新能源电池、卷烟配套、绿色钢铁3个千亿级和生物医药、有色稀贵、绿色食品、绿色建材、新能源电力装备、数控机床、数字产品制造7个百亿级产业。坚持运作模式上不断创新,采取“五个一”的工作模式(一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实施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发展图谱)推动一个产业链专班建设,实行“九个一”工作法(每个产业链有一个产业规划、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发展平台、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制定一个分工责任机制、制定一个年度计划、打造一个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一支精准招商队伍、由一个专班统筹推进),确保每个产业链专班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今年以来,我们与云南恩捷、惠州亿纬锂能、浙江华友钴业和云天化等多家上市公司签订了千亿级新能源电池项目投资协议。一季度,丰元股份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恩捷锂电池隔膜、烨阳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红塔集团、玉昆、仙福等传统产业重大技改项目加快推进,泽润生物二价宫颈癌疫苗、嘉和生物单抗药获批上市,沃森生物mRNA新冠疫苗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审批。一季度,全市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76个、总投资325亿元。同时,全市覆盖全域的5个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已经通过省级审查,为下一步打造两个千亿级以上的产业园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抓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正视差距、弥补短板,扎扎实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谋划好二季度和下半年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奋力拼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人民网记者:

请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如何实现一季度工业经济良好开局的?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请陈钟耕副厅长来回答。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钟耕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陈钟耕: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关注,刚才,省发展改革委的陆副主任,还有曲靖市和玉溪市的两位领导都介绍了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些成效和亮点。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信系统扎实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围绕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加密运行调度和服务指导,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协调配合、靠前发力,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33.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8.8%。二是工业生产稳步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比1-2月加快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排全国第5位。主要行业中,烟草制品业增长15.1%,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41%,医药制造业增长5.1%,电力、有色实现扭负为正,比1-2月加快3.1个百分点。三是工业质量效益继续改善。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6.8%,其中,非烟行业利润总额增长21.5%。营业收入利润率8.26%,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

为实现工业经济的良好开局,我们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运行调度。健全落实经济运行5个主题制度,成立调度专班,提高调度频率,召开运行调度视频会议,组织工作组开展稳增长调研督导和走访服务,会同12部门出台关于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加强部门协作、省地联动,统筹做好产业链发展、助企纾困、政策落实、预期引导等工作,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恢复。

第二,抓重大项目。围绕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综合服务协调机制,制定调度试行办法等,着力破解投资融资、要素保障、资源配置难题。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季度,能源外工业投资项目中的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和资金到位率均明显好于上年同期;积极争取到政府专项债额度70多亿元。工业引资同比增长47%。

第三,抓产业链谋划。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疫苗产业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绿色硅产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新能源电池产业重大项目调度,全省现有在建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约603亿元,签约拟建重大项目16个、总投资约434亿元。全年将新增建成投产重大项目5个,预计新增产值超50亿元。

第四,抓市场主体培育。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纾困发展若干措施,制定“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工作方案,把政策宣传解读送进门、把政策落实兑现送进门、把跟踪帮扶服务送进门。建立“政银企保”衔接机制,加大对重点制造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服务资金要素保障需求。一季度末工业企业总数达5.66万户,同比增长9.42%。其中,有5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307户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1000户省级专精特新“成长型”企业,有6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应该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金字塔”培育体系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依然突出,一些行业恢复仍不均衡不巩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当然,我们更要看到,国家和省系列稳增长政策红利正在加快兑现,省委、省政府倾力推动产业强省,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特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厚积薄发,制造业发展提升潜力很大。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省经济稳中向好提供坚实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看到,今年一季度我省水利投资是增长42.8%。请问省水利厅的领导,今年后三个季度我省在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推进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打算?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请訚楠副厅长来解答。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訚楠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訚楠:

谢谢云南广播电视台这位记者朋友,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水利厅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云南水利工作的关心、支持。

今年一季度,全省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06.98亿元,同比增长42.8%,实现了“开门红”,为后三个季度工作推进和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后三个季度,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水利项目,主要是加快推进滇中引水一期工程、耿马灌区、弥泸灌区、石屏灌区、保山坝灌区等项目的建设进度。

二是加快推进滇中引水二期工程、小石门、桃源、南瓜坪、清水河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实现开工建设。

三是明天召开全省重点水网工程集中开工现场会,新开工40件项目、总投资102.6亿元;2022年,全年力争新开工347件重点水网项目、总投资1373亿元。

四是加快谋划实施水库扩建扩容、库库连通及库河连通、跨区域引调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大工程”建设,特别是近期将启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五是加快实施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年内确保完成抵边行政村供水工程建设。

六是按计划统筹推进《云南省“十四五”兴水润滇工程规划》内其他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建设。

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

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请问,第一季度全省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举措,有什么进展?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有请高俊副厅长解答。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俊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俊: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对全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2年一季度,云南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和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系列决策部署,面向经济、服务民生,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支撑保障云南在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加快促进创新政策扎实落地,实施《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0条措施的通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扎实落地;研究出台《云南省科技贷款损失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适度扩大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范围;发布《外国人才来云南工作便利服务措施十条》,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研究制定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6大工程,全面贯彻落实云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材料、现代生物种业创新、生物医药等方面强化布局,一季度,安排下达省级财政科技经费13.59亿元。聚焦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梳理技术需求400余项。研究制定《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建成了全国首个稀贵金属新材料高通量计算平台。朱兆云院士领衔完成的中药1类创新药“全三七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是云南近4年唯一一个获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中药1类创新药。昆明积大制药研制的化学仿制药赛洛多辛胶囊获NMPA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

三是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研究出台《关于省外来滇设立的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实施方案》《关于双创孵化载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实施方案》系列政策,制定《加强双创孵化载体建设8条措施(试行)》。第一季度,全省共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8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355家。精准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为曲靖市、楚雄州等2个州市300余户企业提供专家“一对一”服务,为201户企业编制“一企一策”。组织1000余人参加2022年云南省双创孵化载体专题培训班(线上)。加快推进赛诺制药、生物谷药业、积大制药等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进度。

四是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支持高新区争先进位。楚雄高新区2021年评价排名提升18位、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为此给予楚雄高新区500万元研发经费奖补。支持昆明、玉溪、楚雄等国家高新区与中关村、张江和深圳等国家高新区结对共建。加快推进与昆明市省市一体化协同创新,共同研究推进2022年第一批7个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昆明、曲靖、临沧围绕绿色铝、绿色硅、数字经济等产业创新发展,组织实施32个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安排科技财政经费约1.3亿元。与文山州、保山市举行2022年科技创新会商,聚焦州市发展需求,提出“科技解决方案”。

五是强化科技人才培育引进,启动实施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高端外国专家、团队3个专项,在先进制造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引进、培育人才团队,促进滇兴人才、人才兴滇。对在滇院士予以稳定支持,每个项目财政科技经费支持额度最高1000万元。组织“云岭最美科技人”评选,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抓重大项目组织、强化科技攻关,抓政策扎实落地、激发创新活力,抓上下协同、强化区域创新,抓好作风效能革命、提高工作质量,以科技创新有力支撑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回答完毕。

 

中国新闻社记者:

今年以来,全国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全球粮食价格也持续攀升,当前云南省农业生产情况如何,农业作为经济发展“压舱石”的作用能不能稳得住?谢谢。

赖勇:

请张杰副厅长来解答这个问题。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杰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张杰:

谢谢您的提问。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三农”工作的关心,俗话说“农业稳、天下安”。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对全球粮食和农资生产供给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的安排部署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地的扎实推进下,当前全省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业经济稳中有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粮食生产稳定有保障。今年,中央将严格实行粮食安全责任制党政同责考核;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要达到6287万亩、粮食产量要达到1930万吨的目标,这是一项硬任务,我们要全力以赴确保完成。目前,目标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各州市、县区,分品种、分区域制定了稳产增产方案;同时,强化农资调运和技术指导,有力有序推进春耕生产。一是政策资金保障有力。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41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已在春节前拨付各地。3月份,中央财政下达我省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6.4亿元已分配拨付各地。另外,今年国家安排的5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省级开展的50万亩杂交稻旱种,这两项重点工作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2亿元补贴资金,均已按200元/亩的补贴标准落实到位。二是生产物资供给保障充足。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供销社等单位和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了农资周调度机制。从目前的调度情况看,全省种子、肥料、农药供应充足,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三是夏粮丰收有基础。据气象部门统计,去冬今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73.2%,气象干旱为近5年同期最轻,特别是2月19日至22日的全省大范围雨雪天气,除局部地区受灾外,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全省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全省播种夏粮1486万亩,比2021年增加了16万亩,已收获夏粮396万亩,占播种面积1486万亩的27%,预期夏粮可实现增产。四是秋粮生产按时序推进。截至4月15日,全省已播种秋粮1250万亩,进度略快于去年同期。

第二,畜牧生产稳定发展。据行业调度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规模养殖场达6527家,超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6000家以上的目标,已出栏生猪192.8万头,同比增长34%。预计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1260万头,同比增长12.8%;猪肉产量104万吨,同比增长6%;跨省调出生猪及其产品105.56万头,同比增长96.2%。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生猪价格持续下降,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平均价格为13.1元/公斤、同比跌59%。同时,全省反刍饲料同比增长9%,带动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牛肉产量增长6.6%、羊肉产量增长1.6%。

第三,特色产业量效齐增。据行业调度统计,一季度全省鲜切花产量约40亿枝,同比增14.3%。作为全省花卉产业晴雨表的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拍卖成交量,1-3月花卉成交量2.2亿枝,同比增长9.8%;均价达2.19元/枝,同比增长15.4%。全省蔬菜产量达810万吨、同比增长8%,平均价格达2.22元/公斤、同比增长4.1%;水果产量达195万吨、同比增长8%,香蕉价格(地头)达3.47元/公斤、同比增长57.6%;春茶产量达5万吨左右,干毛茶平均价格为60元/公斤,同比增长5%左右;咖啡生豆价格达30元/公斤,同比增长30%以上。

第四,主要农业宏观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核定反馈,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比近年来全省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的平均增速又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4%,畜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4%,增速均高于历年平均水平。全省农业投资同比增长34.6%,比全国11.4%的增速增长23.2个百分点。

今年4月11日,省委、省政府在宣威市召开了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暨“三农”工作一季度调度会,石玉钢副书记、王显刚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对全省农业生产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农谚讲“谷雨时节种谷天”,目前,全省春耕春播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下一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统筹做好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各项工作,努力保持农业经济良好发展势头,为稳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

赖勇:

谢谢张杰副厅长的详细介绍,我们再给最后一个提问机会。

新华网记者:

云南提出力争3年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并进入全国一流行列,目前,取得了什么成效?下一步要怎么抓?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我们请陆晓龙副主任来回答。

陆晓龙: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监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22年3月,我省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从“认识再深化、工作再部署、机制再完善、方式再创新”四个方面,对进一步加大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提出了要求。近期,还将印发《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针对我省营商环境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对标先进地区的标杆典型,逐一破解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关键卡点,细化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具体目标,制定任务清单,压实各方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当前,全省上下已形成大抓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强起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正在加快形成。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抓好工作: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改革合力。成立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实行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制,由省长总负责;领导小组下设5个专项组,分别负责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财税金融贸易、法治建设和法律服务、包容普惠创新等5个领域相关工作,由各领域分管副省长担任专项组组长、涉及指标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形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专项组牵头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政策落实。参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紧盯先进地区的标杆做法,深入比对查找我省营商环境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找准制约因素、关键卡点,坚持市场化导向,坚持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与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紧密结合,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的贯彻,确保各项举措执行到位、落实见效。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优化政务服务。学习借鉴福建等先进省份以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在“数字政府”建设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发上线用户画像、掌上办公、掌上审批、掌上监督、多语种服务等新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多触手可及的便捷服务,全力打造智慧高效的便民利企服务体系。

四是坚持典型引领,鼓励比学赶超。以昆明、曲靖、滇中新区等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参评城市和玉溪、楚雄、红河、昭通等州市为重点,鼓励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打造省内标杆城市,形成以点带面、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昆明、曲靖要围绕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减跑动,以实现政务服务减量化、标准化、便利化、集成化、智能化、精细化为重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其他州市提升营商环境;各州市要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和省内标杆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及时推广运用。

五是进一步转变理念,推动机制创新。转变政府政策供给理念,创新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活动监测和问题发现机制,实现从政府供给导向到市场主体需求导向的转变。建立健全对标先进持续提升、政策形成、问题发现与反馈、激励自主创新等方面的机制;同时,鼓励各地各部门紧密跟踪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改革要求,持续对标先进地区创新实践,着力推动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我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路子。

谢谢!

赖勇:

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踊跃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解答。

各位朋友,今年一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克难攻坚、奋力作为,推动经济运行实现了良好开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成绩来之不易。今天的发布会信息量很大、亮点很多,希望各媒体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深度挖掘新闻线索,多角度、多形式宣传好我省一季度良好的经济运行情况,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为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