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要闻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唱响新时代幸福之歌】
珍惜荣光强信念 接续奋斗绘新篇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8-23 07:13:57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曾经到过的鲁甸县龙头山镇、大理市古生村、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和特别牵挂的贡山县独龙江乡等地各族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重要回信指示精神——

珍惜荣光强信念 接续奋斗绘新篇    


从峡谷深处的独龙江畔到废墟上崛起的美丽龙头山,从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到边境佤族幸福村寨司莫拉……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喜讯传遍云岭大地的城市山乡,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曾经到过的鲁甸县龙头山镇、大理市古生村、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和总书记两次回信或作出重要批示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等地,各族干部群众备受鼓舞,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再接再厉,把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强大动力,团结奋斗、共同奋斗、接续奋斗,用实际行动走好乡村振兴路,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恩奋进 建设好美丽家园

8月的鲁甸县龙头山镇,花椒飘香,绿意盎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消息,曾经遭受6.5级地震重创、现已实现涅槃重生的龙头山镇各族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反响热烈,纷纷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转发这份喜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手机上一遍遍读着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龙头山镇营盘村村民周坤富说,通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党委、政府帮助他家建起了三层半的砖混结构安居房。现在,他用自家临街铺面经营小卖部,妻子在家门口的镇卫生院食堂上班,加上3亩花椒提质增效,全家年收入从地震前的不到2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8万元。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带领全村各族群众感恩奋进,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好美丽宜居家园。”龙头山镇营盘村党总支书记冯忠德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营盘村同步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接下来,要牢记嘱托,继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抓好3000亩花椒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引领群众通过开超市、餐馆、客栈和外出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建设好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殷殷嘱托,给我们基层干部极大的信心和鼓舞。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接下来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龙头山镇镇长舒超说,龙头山镇是总书记到过的地方、总书记牵挂的地方。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地震中遭受重创的龙头山镇实现了涅槃重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只是第一步,我们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奋勇前行,努力在建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示范区中树标杆、当龙头、做示范。

绵绵细雨中,贡山县独龙江乡马库村老支书江仕明领着护边员,手拿木棍、柴刀,从深山密林中的便道巡查归来,回到公路边的执勤卡点。

虽然从党总支书记的岗位退下来,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担交到年轻一代,但江仕明没闲着,疫情防控点、草果种植地、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现场,处处有他忙碌的身影。“以前我们走山路住草房,缺吃少穿,现在有好房子住,走水泥路,吃穿不愁,日子像蜂蜜一样甜。这是党的光辉照边疆的真实体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活到老、干到老。”江仕明说。

中午在自家草果地干活,下午到执勤卡点帮忙生火做饭、打扫卫生……今年以来,村民江良格外忙碌。江良从2011年开始种草果,经过10年多的精心栽培,草果种植已成规模,收入近20万元,家里买了小汽车,装修了房子,日子过得甜蜜幸福。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但不能闲着,更不能停下脚步,还得拼命努力,守好边境,守好边疆,建设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马库村是独龙江乡的抵边村寨,边民往来、货物交易相对较多。”江仕明说,我们要继续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同时发展好特色产业,凝心聚力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兴边富民、民族团结工作,引领乡亲们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独龙江,守护好边疆,让生活越过越红火,唱好新时代独龙族群众幸福之歌。

牢记嘱托 向着幸福生活奔跑

8月20日,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的部分党员,正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家清带领下,与挂钩村里的腾冲市审计局的干部职工一起,帮助部分缺少劳动力的农户采摘万寿菊。

在休息间隙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消息后,村民激动万分、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回忆起2020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佤族村考察时的情景,抢着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一年多来,司莫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幸福烤吧、幸福餐厅、过境道路、智慧消防、司莫拉民族展示中心等已经陆续建成。2020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24元。

“我们一定要把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转化为建设幸福司莫拉的自觉行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赵家清表示,作为党总支书记,将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把司莫拉建设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让幸福的司莫拉更加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曾来到佤族村民李发顺家,与他和家人亲切交谈。一年多来,李发顺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女儿考上研究生,儿子圆梦参军,家里正在建盖的二层楼房今年就能完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李发顺激动地说。

清晨的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村,村口的集贸市场上正赶着早集,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集市活跃,场面喜人。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消息传到了苍山脚下、洱海之畔,振奋了这个正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奋力奔跑的美丽乡村。

“2015年1月,总书记来到古生村时,殷殷嘱托我们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6年多来,大理人民牢记嘱托,齐心协力实施了‘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洱海水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饱含深情地说,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寄予厚望,让我们深受鼓舞。今年,古生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对古生村的鼓励和鞭策。我们要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更加珍惜,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继续保护好洱海母亲湖,把乡村振兴做细做实,为老百姓创建更加美好的家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古生村第七组党小组长李延芬说:“总书记的回信,不仅仅是给沧源老支书们的,也是给我们所有基层党员的。牢记嘱托,再接再厉,我将带领乡亲们把洱海保护得更加清澈美丽,把古生村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

“感恩总书记的关怀,我们全家听党话、跟党走,真心实意地保护好洱海,为乡村振兴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曾经做客的李德昌家的小院里,李德昌真挚地表达了爷孙俩共同的心愿。


我省边境民族地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奏响乡村振兴边疆繁荣的云岭壮歌    


xczx.jpg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中指出,“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白驹过隙,踏浪前行。“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云岭各族儿女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创造了一个个不平凡的脱贫攻坚奇迹,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过上幸福好日子 坚定不移跟党走

高速公路跨越红河南岸,结束了红河南部贫困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91.3万人全部脱贫,7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地区发生了沧桑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各族儿女的关心关怀,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明白人、带头人”,建设好家乡,让总书记放心、让党中央放心。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河镇广西村是一个瑶族、拉祜族、苗族、哈尼族聚居的村寨,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有了特色产业,收入年年涨、生活节节高,日子越过越舒心。“我入党2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1年,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说出了我们边境基层干部的心声。”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村党支部书记刘富珠说,“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我们边境地区党员干部的鼓舞,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领群众甩开膀子加油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继续奋斗。”

与广西村一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宋乡曼吕村也是其中之一。这里曾经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拉祜族群众聚居的村寨,如今低矮破烂的石棉瓦房、茅草房早已不见踪影,呈现眼前的是一栋栋崭新的蓝色瓦屋面小楼、平坦的水泥路。

随意走进一个村寨,过去“怕生”的拉祜族村民露出了幸福和自信的笑容,主动与进村的“生人”打招呼。“住上这么宽敞、漂亮的小楼房,现在生活很幸福。”南温村民小组村民娜拉说,2018年,她家通过扶贫政策,用政府补贴,加上贴息贷款和自家积累,共花费17万元盖起了这栋120平方米的楼房,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添置了不少家用电器。

2020年,西双版纳州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6.29%降为0,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景颇族、佤族5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兑现了“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

提升产业新动能 发展步入快车道

地处中越边境线上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龙哈村委会牛棚村小组,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抵边村寨。村小组长罗绍里介绍,得益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牛棚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有了增收致富的肉牛产业,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今天的牛棚村,村美民富,成为边境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山州动员一切力量、集中全部优势、投入所有精力,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干部群众世世代代盼望的脱贫梦变成现实。

壮乡苗岭的巨变,是党的光辉照边疆的生动写照。如今,文山州以综合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产业加速推进,发展势头迅猛,民生保障和改善得到了强化,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得到了巩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州生产总值、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一举跃上千亿元台阶。

西盟县是典型的“直过民族”地区,佤族、拉祜族世居于此,也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更是全省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西盟县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将扶贫对象转化为扶贫力量,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提供便利、增加收入。养蜂“达人”二妹便是西盟县扶贫对象转化为扶贫力量的生动代表。今年初,二妹当选为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第十党支部书记、十四组组长。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后,二妹说,脱贫以后又是新的起点,她立志在做好养蜂产业的同时,带领村民培育新的致富产业、学习新的技术,争取做到全村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技术,让阿佤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2018年,西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率先在全国“直过民族”地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从“阿佤人民唱新歌”迈进到“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8月的腾冲市猴桥镇猴桥社区国门新村青山如黛,整洁的村容村貌、独具傈僳族特色的房屋和灯杆、民俗文化广场、民俗博物馆……这个傈僳族村寨旧貌换新颜。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腾冲市以兴边富民工程、十百千万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等为抓手,因地制宜,整合力量,加大投入,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社区林业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种植了泡核桃、红花油茶、木瓜等经济林果,还种植了17462亩草果,去年人均纯收入1.3万余元,傈僳族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蔡文辉介绍,近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国门新村依托国门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以特色民族风情和现代休闲旅游融合为特色,建设了集旅游、休闲、商业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村寨,成为游客的“打卡地”之一。

通过实施两轮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腾冲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0亿余元,全市3个沿边乡镇27个村基本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的目标。目前,腾冲市3个边境乡镇的6个抵边村(社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指示精神,我倍感振奋。”福贡县施底村党总支书记福四三也是一名老支书,从2003年至今,他已在施底村工作了18个年头。

精准扶贫让施底村变了样,昔日泥泞的乡间路被水泥路取代,栋栋新房建了起来,种植的1.6万亩草果和360亩茶叶,绿了山坡,富了村民。2020年,福贡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抵边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对施底村进行旅游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环境。施底村也成了福贡县城居民避暑纳凉、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在村口的“岛上傈家”农家乐里,傈僳族妇女余珍妹边打扫卫生边说:“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漂漂亮亮的,村里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游客慢慢多了起来,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她的农家乐营业一个多月,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0元。

施底村充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开办农家乐,学习传承民族文化,大力发展草果、茶叶等产业,乡村旅游也如火如荼。“我们要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周到的待客之道,走出一条最适合施底村的乡村振兴路。”福四三信心满满。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建设好美丽家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将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伟大赞歌谱写在云岭大地上。


【评论】

铆足干劲建设好美丽家园    

——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    


治国必治边,兴国必兴边。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字里行间蕴涵着对阿佤人民的关心、对边疆发展的挂念。

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作为我国毗邻国家较多、国境线较长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面临民族问题与边境问题、发展问题相互交织等现实状况。20多年来,云南从试点探索、全面推进到深入实施,不断拓展兴边富民行动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把兴边富民行动打造成惠民工程,云南边境地区呈现出一幅“发展快、基础牢、产业兴、开放活、边关美、生活好、边疆稳”的崭新画卷,探索出一条边境地区跨越发展的创新实践之路。

巩固当前来之不易的成果,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上来,持续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坚持强边稳边富边相统一,一手抓边防安全稳定,一手抓沿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铆足干劲建设好美丽家园。

确保边境安全、维护边疆稳固,是党中央交给云南的神圣使命,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任务。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符合的治边格局,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要不断提升强边固防能力,强化“五级书记抓边防”的意识,严密边境管控,加快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建设“智慧边境”,全面提升边境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时刻绷紧边境疫情防控这根弦,层层压实压细责任,坚决打赢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阻击战,不断开创全省强边固防工作新局面。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既是对我们的谆谆嘱托,也是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全省上下要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继续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社会治理、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工作,加快推进边境口岸城市、中心集镇和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要找准特色优势,精准聚焦主业,明确思路举措,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使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抓手;要围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打通堵点痛点难点,提升沿边地区市场、资源、技术、产业、资本、人才等要素集聚和联动能力,着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不断提升沿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