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深刻把握“两个行”论断的重要意义

自觉承担起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责任
来源:云南日报          2022-11-14 11:09:07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行”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深层“理论密码”。

一种理论“行不行”,关键在于这种理论能不能解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性问题,在于这种理论满不满足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由于其满足了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问题的需要,一经传入中国就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前进方向,彰显了其真理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基在于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禀赋和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奠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基石上,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价值取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理论、不是高居象牙塔里的理论,而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与时代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其在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前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要求,坚持“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实现了“站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和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更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的立场、观点、方法,彰显的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伟力,实现的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是回答“四个之问”的最新“中国之理”,是回答“四个之问”的独创性理论成果,特别是报告强调的“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是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自觉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省社科联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将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学习。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发挥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领学促学作用,引导各支部、省级学术社团,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体学习、专题研讨等活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发挥好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排头兵”和“快速反应”的作用、扎实办好云南省社科理论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二是抓好宣传。充分发挥云岭大讲堂等宣传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用好用活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云视理论”二十大专题栏目。三是抓好研究阐释。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定一批重点研究选题,在“科普项目”和“社会智库”列出专项,在理论研究的学理深度与学术厚度上持续发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探索》杂志开辟专栏,发表一批有深度的理论文章。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