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动

为“一城两区”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西双版纳州实施“三抓三促”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取得新成效
来源:云南日报          2021-10-09 08:06:58 【字体:

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工作,采取“四级联创”等体系化方式,不断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通过抓党建促强边固防、守护好神圣国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设好美丽家园,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维护好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三抓三促”工作,探索出了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双整百千”新路径,为推进省委省政府西双版纳现场办公会明确的三个定位: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一城两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抓党建促强边固防

守护好神圣国土

天刚放亮,在抵边点居住的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党总支书记岩燕扁已起床整装完毕,骑上摩托车对自己所负责的一段边境线进行巡逻。

“巡逻主要是查看是否有可疑人员,同时也要检查边境线上的物理阻拦设施有没有遭到破坏。”岩燕扁说,除此之外,还要带领民兵与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一起巡逻。

每天巡逻完毕,岩燕扁回到村委会履行村党总支书记的职责,处理村组事务,傍晚则与家人一起返回距离城子村寨2公里远的抵边点居住。自2019年以来,这样的情形已经成为岩燕扁的工作常态。

打洛村城子村通过发挥“领头羊”作用,建机制、强党建,激发村民小组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筑牢边境疫情防控网。截至目前,打洛村保持着境外疫情“零输入”的纪录。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打洛村各村民小组党支部坚持“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组织村内各团支部、民兵队伍、乡村理事会、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共驻共建共管共治,凝聚强大合力,在强边固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筑牢守边固边的“红色堡垒”。

按照“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的思路,西双版纳州坚持党建引领人防、物防、技防,实施“红色边境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分段分批建设景洪市“勐龙镇-景哈乡”、勐海县“西定乡-打洛镇-布朗山乡”、勐腊县“勐仑镇-勐腊镇-磨憨镇”3条强边固防示范带,着力把边境地区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抵御渗透的钢铁长城,全力守护好神圣国土。

在强化责任“领防”上,州委组织部牵头制定西双版纳州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十二条措施,建立“五级书记抓边防”领导体系,落实“五级段长”责任制,将全州966.3公里边境线划分成段,确定领防段长、明确防段责任、规定巡段频次,做到强边固防人员清楚、责任清楚、工作清楚,形成了强边固防的强大合力。

“我们通过强化人防力量、抓好物防建设、推进技防协同等措施,最终达到了守得住、堵得住和管得住终极目标。”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通过落实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五个一”要求,建设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示范组、示范村、示范乡来引领带动,构建了一个点线面交融的工作推进体系。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建设好美丽家园

记者走访了勐海县打洛镇的10余个抵边村寨,这些过去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突出的村寨,如今变化之大令人有些不敢相信。

一栋栋色彩艳丽的傣族风格干栏式建筑整齐排列,家家户户的房檐下挂着鲜花,墙面装饰着独具风情的竹编和彩绘,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面赏心悦目。

打洛镇龙利村民小组入村口,一座壮观的水泥桥横跨在打洛江上,成为联通村寨与外界之间的便捷通道。

“过去我们都不敢想寨子能修起这么好的一座桥。”龙利村民小组支部书记玉儿囡说,龙利村的水田和林地均与缅甸接壤,因此被称为“极边第一村”。过去由于打洛江阻隔,交通不便,村民出行只能靠一座进入雨季就会被洪水冲走的简陋木桥连通,成为村寨发展的瓶颈。

在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相关部门拨专款1769万元修建这座大桥,并于2020年11月8日建成通车。为表达感恩之情,群众将这座桥取名“感恩桥”,并书写对联:打洛江源远流长泽润边陲,感恩桥路畅人和惠通龙利。

在州、县和打洛镇相关部门的带领和指导下,龙利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兴边富民“五大工程”,实现了“水电路网”全通。推动全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推行一村一个讲习亭、一村一个大喇叭、一村一个大舞台、一村一个村史馆、一村一个演艺队“五个一”工程,完善了党群活动室、篮球场、公厕等配套设施,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提升人居环境,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持续开展一户一个小庭院、一户一个小花园、一户一个小菜园“3园建设”;在村民小组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5化”工程;常态开展爱国卫生“7+2专项行动”,整治农村脏乱差突出问题。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如今的龙利村村寨环境美、村民生活好,成为国门到村寨、边境到家门闭环管理的边境模范小康村。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按照以高质量的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思路,通过推进组织振兴抓引领,推进产业振兴固基础,推进人才振兴强支撑,推进文化振兴增活力和推进生态振兴美家园的“五推进”,探索出一条推动建设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西双版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维护好民族团结

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建筑错落有致,纵横有序的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傍晚的勐海县打洛镇曼打火村民小组一片祥和。

一走进这个瓜果飘香的村寨,记者就被村寨舞台上古老的傣族章哈演唱声所吸引。

“这是采用章哈演唱的方式在向村民宣传村规民约。”曼打火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岩伴英介绍说,通过这样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村民更乐意接受。

“爱清洁,讲卫生,环境美了才是真的美;多种树,多种花,保护生态环境靠大家;鸡鸭鹅要圈养,超规养殖要着罚……”看似枯燥的村规民约条款,用婉转的歌声娓娓道来,村民自然就记住了。

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曼打火村民小组大办酒席、打牌赌博、邻里关系不和谐、缺少抱团发展意识、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较为突出。

在推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曼打火村民小组坚持以党支部领航,通过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措施来进行乡村治理。同时通过强化与周围村寨协同合作,采取治安联防、人文联通、边界联治的基层治理模式,绘出了一幅“组织强、治理好、百姓富、乡村美”的新画卷。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包括基诺、布朗、拉祜、佤和景颇5个“直过民族”在内的13个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77.9%的西双版纳,按照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思路,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致力健全自治体系、创新自治机制、提升自治水平,增强基层各类组织治理能力。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在推进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城乡善治中维护好民族团结。

记者在位于打洛镇打洛村曼厂村民小组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看到,勐海县近年来查处的村组干部、普通党员、普通群众违纪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在这里进行集中展示,通过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基地挂牌成立至今,已有186批1万余人到此接受警示教育。

“在边境上建立这样的一个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这也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一个方法创新。”勐海县委组织部一名干部说,通过以优良民风民俗和身边典型案例正反典型的宣传方式,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在润物无声中提升了道德素养,树立了文明村风。

“这些村寨发生的巨大变化,是西双版纳州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通过抓自治、筑牢基层治理基础,推法治、强化基层治理保障,施德治、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来促进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西双版纳州一名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西双版纳州实施“三抓三促”,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工作,已经在全州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