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昆明市嵩明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转变
——净了环境 美了乡村

来源:云南日报          2022-08-21 13:07:51 【字体:

近年来,嵩明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转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初步实现绿色转变。

att_6384738.jpg

市民到红枫林打卡

截至2021年底,嵩明县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6%,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91.5%,全县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6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面山造林1.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35%。

种养循环开启乡村经济新模式

立秋过后,嵩明县小街镇五条沟村的巨菌草种植基地里,新发出来的巨菌草葱翠欲滴。“巨菌草效益高,种一次收割后还会重新长起来,只要管理得好,能收获好几次。我打算把自家的土地也流转出去,专门用来种巨菌草,1个月估计能增加2400元收入。”五条沟村阿革勺村小组居民徐永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巨菌草是优质牧草,每年能种3至5茬,可满足全村和镇上养殖场的饲草需求。养殖场产生的粪污沼液经过处理后,还能产生经济效益。”五条沟村党总支书记马寿福介绍,五条沟村有1个养牛场、2个养猪场。巨菌草作为优质饲草能直供村里的养殖场,而养殖场产生的粪污沼液经收集、沉淀、发酵、兑水等工艺处理,最终变成优质有机肥,再次满足牧草基地的肥料需求。“牧草种植—养殖场—粪污沼液处理—有机肥—牧草种植”的种养循环产业链,是五条沟村的有益探索。

在嵩阳街道东村社区的无土番茄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了另一番景象:黑色大桶里装满了营养液,通过管道,营养液被输送到每棵植株。“根据嵩明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我们对营养液配方比例以及PH、EC值进行了调整,把每天的灌溉频率由之前的8到12次减少到3次,减少水肥一体机等设备的投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目标。”种植园技术人员介绍。

东村社区自2020年开始种植无土番茄。相比旱地种植,种植无土番茄是现代化农业较为先进的栽培技术,能监测、调控作物生长发育需要,最大限度减少番茄生长过程中的用水、用电等能耗,精准施用营养液。由于无土栽培不需要大量施用农药,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近年来,嵩明聚焦蔬菜、花卉、林果(含林下经济)、山地牧业、特色水产、中药材、茶叶、咖啡八大产业精深加工,重点引进省内外大型优质食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终端食品、健康食品等,构建独具嵩明特色的绿色产业名片。目前,嵩明县云南千景树种植园有限公司的卷心菜、茄子、贝贝瓜(南瓜)、土豆、姜柄瓜、番茄等10种蔬菜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栽培技术所生产的金耳鲜菇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提升环保要求降低水能耗

一直以来,嵩明杨林经开区严格按照牛栏江涵养区环境保护要求,聚焦销售型、节水型、功能型、环保型企业,瞄准质量要求高、创新能力强、品牌效应好的责任型企业,主动上门招商,旨在打好“绿色食品牌”,助推园区高质量低碳发展。

“绿色制造一直是公司坚守的生产原则。”康师傅(昆明)饮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用水量大是食品生产领域的普遍现象。自落地杨林经开区以来,康师傅进行了冷却水循环利用、锅炉风机变频、锅炉零排污、中水回收利用等技术改造,减少原料、半成品、成品周转,达到缩短生产流程、降低能耗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厂区日处理16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采用厌氧EGSB+复合好氧生物法处理生产污水,处理后的中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A级标准。这些中水可用来浇灌厂区3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和厂区清洁,每年可减排污水10万吨。作为省级绿色园区,杨林经开区目前有总容量1.5万立方米中水回用收集池3个、中水回用管道约80公里、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1座、雨污管网约134公里,中水出水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实现园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

低碳生活让县城更美丽

2021年底,嵩明兴业城乡公交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公司)52辆新能源出租车上线。“新能源出租车每行驶100公里大约节能3公斤标准煤,按1000辆新能源出租车来计算,一年大约能减少排放各类温室气体80万吨,相当于种植324万棵树木。”兴业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卫介绍,2021年初,北汽云南公司与兴业公司签约100辆EU5快换版新能源出租车订单,均由北汽云南(昆明)公司生产。“每公里只要0.3元电费,大大减少了成本。”

吃过午饭,小街镇居民张加洪把垃圾送到楼下的垃圾桶进行分类。“楼下只有两个垃圾桶,一个写着‘会烂’,是丢放厨余垃圾;另一个写着‘不会烂’,专门丢放玻璃塑料等。”通俗易懂的分类方法,让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更方便。

分类后的垃圾经过层层清理、转运,被送到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排炉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项目进行终端处理,最终被用来发电和生成水泥熟料,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密封处理没有异味扩散,温度控制在850度以上,垃圾通过彻底燃烧并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生的水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可循环使用;产生的浓缩液可回炉焚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该项目共建有300吨/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年额定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4万吨,年上网电量约3300万度。

“村子环境美了,路面也干净了,街上再也闻不到异味了。”小街镇大桥村村民杨丽艳连连称赞。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