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响评论

抓住能源革命窗口的云南赶超机会

应该把握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市场和制度机会窗口
来源:云南日报          2022-06-20 10:40:39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面对不确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的必经之路。云南省作为重要的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如何在能源革命中抓住“机会窗口”实现“弯道超车”,是“十四五”时期必须直面和重视的现实问题。

顺应世界能源转型变革潮流的责任担当

现代经济增长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历史经济学家认为,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城市的增长主要归结为煤炭效应,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从“有机经济”向“矿物能源经济”转变。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从工业革命以来,煤炭和石油的供给量占总能源供给量的60%,碳排放占全球总碳排放的80%。温室气体排放产生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动态性等特征,导致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频发,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没有任何经济体可以独善其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关乎人类福祉的全球性革命,也是全球经济体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变的必然选择。基于“共同而有区别”、“各自能力”、“公平”、“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原则,国际社会经过多次气候谈判,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直至2015年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国际社会终于达成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巴黎协定》制订中发挥关键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工作,针对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一系列务实的工作方案。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宣布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为实现“双碳”的目标,中国从顶层设计出台“1+N”政策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实际行动方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理念,开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积极探索能源绿色转型的发展道路。

把握中国能源革命大趋势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我国能源具有“多煤、少气、贫油”且分布极其不平衡特征,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既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早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打造“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水电、风电、光伏等多项清洁能源指标保持世界第一。为了改变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禀赋特征,中国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从空间上将能源资源在区域间进行重新配置,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高压电网。

然而,能源系统的水平和垂直复杂性,已经被无缝对接集成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结构中,能源转型过程本质上来说,也是重新配置当前经济和社会活动空间格局的地理过程,利益重新分配必然会出现“赢家”和“输家”。为实现“双碳”目标,实施能源政策可能会产生的潜在社会和制度成本,导致“运动式”碳减排行为并产生次生影响。在大规模的能源转型过程中,能源工程实施涉及国家与地方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地方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间多重利益主体的关系,出现省际间的资源贸易壁垒带来能源市场分割和要素扭曲。另外,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电力负荷保障对中国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快速扩张,可再生电力并网将是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也将面对体制改革的“硬骨头”。

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的指引下,云南省现有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过多地偏向于理念与政策,尚未形成符合云南地方特色、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2019年能源产业成为云南省第一支柱产业,全省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0%。截至2021年底,云南省绿色能源装机突破9500万千瓦,绿色发电量3309.85亿度,是我国重要的“西电东送”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然而,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面临“有产业、无体系”、“链条不畅通要素协同”等供需结构性矛盾,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和本地有效需求不足。202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22.3%,但工业能耗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65%左右。其中,有色冶炼、钢铁、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工业能耗的80%以上。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清洁能源重要生产基地,虽然成立了昆明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但是云南省未能加入到我国早期碳市场交易试点工作中,错失能源产品市场与碳市场联动机会,无法充分调动电力价格和碳成本联合目标的地区市场优势。

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是后发地区“弯道超车”的关键战略时期,煤炭生产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要素替代加速推动工业革命进程,此次向清洁能源转变的全球能源革命也必将会是长期持续的转型过程。作为经济落后地区的云南省,应该把握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市场和制度机会窗口,打破原有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经济、社会和制度惯性,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利用好国家宏观政策,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地区经济赶超。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