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

澜沧:汇智聚力培育新型农民

来源:云南日报          2022-10-19 10:48:38 【字体:

在喀斯特旱地里,今年新试种的旱种杂交稻已经挂上了金黄的麦穗;错峰上市的冬季马铃薯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在同一块土地上,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的群众夏季可种植旱地稻谷,冬季可种植马铃薯,“钱袋子”鼓了,“米袋子”也满了,产业强乡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竹塘乡拉祜族人口占80%,受教育程度低、内生动力不足、缺技术、缺资金等是制约群众增收的主要因素。2017年以来,竹塘乡采取“院士团队+政府+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院士团队开办36个技能实训班,培育农村技能型人才、致富带头人。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不断示范培育新产业,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办法,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机制,创新收益分配模式。

随着产业在村里落地,近3年来,竹塘乡云山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5万多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30多万元。“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来源于产业项目,预计今年能突破40万元。”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张文清说,云山村谋划冬季马铃薯、肉牛产业、茶产业发展,持续带动村民增收。

依托中国工程院科技、资源、智力优势,林下三七产业为竹塘乡农民增收闯出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按照“村集体和农户出资源和劳力,院士专家团队出技术和标准,企业出资金和市场”的模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种植林下有机三七,企业在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优先聘用当地农户,使农户获得稳定的林地租金、务工收入以及15%的技术转让利润分红,每亩三七收入达1万元以上。

两年前,竹塘乡引进澜沧祥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东主村建起了1500亩甜龙竹示范种植基地。随后,中国工程院竹产业实训班举办3期培训,有近200名周边村民走进基地,学习甜龙竹的培育、管护等技能。

普洱竹塘乡600.jpg

东主村甜龙竹种植示范基地

“村里竹产业发展很快,今年又建起了1000亩基地,预计每年能为村民增收300多万元。”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服务、竹笋加工保鲜、市场销售,农户按照统一规划和技术规范,负责自有土地内的幼竹抚育、成竹管护、鲜笋采收,制成竹产品,销往上海、南京、广州等地。

2015年以来,全乡推广种植林下有机三七5400亩、冬季马铃薯1650亩、冬早蔬菜1000亩,预计可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依托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竹塘乡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建起一批产业示范基地,提升了农民素质技能,“产业+技能”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竹塘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580元增长到2021年的10109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14年的14.4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87.26万元。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