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马文会
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
云南省硅工业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硅冶金与硅材料领域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刻把握绿色能源发展大势,推动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能源发展亮点纷呈。云南为什么要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绿色能源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怎样的云南贡献?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马文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云南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定位和新的发展目标,也为云南省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指明了方向。

绿色能源即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云南省发展清洁载能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云南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定位和新的发展目标,也为云南省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指明了方向。

云南省天然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还有富集的矿产资源,矿电结合产业发展模式一直以来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都高度重视我省的清洁能源和矿冶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我省长期以来的支柱产业。

我省水电资源丰富,年发电量预计可以达到9100亿千瓦时,按目前的技术,可开发的年发电量预计可以达到490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的年发电量可以达到4700亿千瓦时。

在研究过程当中,以我们2013年的研究结果为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当时云南省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300多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4709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74.4%,占全国的16.8%,云南省的水电装机容量当时位于全国第2位,仅次于四川省,当年水电发电量也达到了1627亿千瓦时,水电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75.8%,比例很高,在全国也占到了17.9%,发电量位居全国的第2位。但当时我省用电量不足1500亿千瓦时,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说小水电没有及时得到上网,就出现了弃水弃电的现象,2013年弃水电量达到了200亿千瓦时,后期逐年提升,因此解决弃水问题,培育增加省内用电量的新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省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发展机遇。这是从当时能源发展的状况来进行分析。

另外一个方面,云南省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很多资源保有储量都在全国位居前列,比如说我们的锡矿保有资源储量达到123万吨,居全国第1位,还有铜矿、铅矿以及锌矿等其他矿产资源,保有储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一直以来,矿电结合模式是云南省发展的一种特色模式。在新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结合前期一直存在的弃水弃电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

2018年的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来,希望借助这两个产业发展来解决弃水弃电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2018年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比较迅速,为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这个基础上,2019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来,也是第一次提出来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为我们云南省高质量发展、高要求定位提出了新的定位和要求。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对铝材和硅材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我个人认为这在云南省的发展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2018年的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绿色能源牌”,要下大力气解决弃水弃电问题,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这是我省第一次提出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希望把我省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利用国家政策窗口期,要大力发展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继成立了两个领导小组,大力推进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当年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引进了一批知名的省外企业。比如说在铝材方面,我们从河南省引进了神火集团,它带着绿色铝产能来云南落地生根。同时也引进了西安隆基,在引进西安隆基之后,云南省在水电硅材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对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9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世界一流”这个目标,要统筹谋划推进绿色能源开发,明确就地消纳全产业链发展,同样是希望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来解决我们弃水、弃电的问题。

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清洁载能产业园区。希望通过引进先进的铝材硅材企业,来提升我省的产业链长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同时提升我省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这两个产业发展当中面临的问题,我们通过相关的研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解决了有关问题,同时也加速推进了项目的落地。

比如说铝材方面,在文山落地的基础上,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在大理也纷纷落地。硅材在保山、丽江落地的基础上,后期在曲靖、昭通等地也相继落地,确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20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地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推进精深加工的一体化发展基地,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一批智能小镇,抢占行业制高点,也明确提出要启动云南省实验室建设,推进铝工业、硅工业等研发平台建设。

在2019年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建设省级实验室,目标就是要加大自主自强的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来形成云南省的特有发展模式,为国家的“双碳”计划以及科技技术创新提供云南的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实际上省级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的,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以及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通过加强一系列的启动和建设,提升我省科技创新,关键技术和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的能力,进一步夯实打造“世界一流”的相关基础,而不是简简单单引进几个企业来实现我们产业的发展。

2021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了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新优势,在前几年发展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要形成云南省这两个产业发展的新优势,特别是“绿色能源牌”发展的新优势。

要做好“材”字大文章,加快国家大型水电基地的建设,明确提出了“绿色能源”,实际上就是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把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纳入到先进的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两个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

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方面,也提出了要发展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要达到9500万千瓦左右,要加快建设绿色制造强省,打造“中国铝谷”和“世界光伏之都”,是2021年我们提出来的“新优势”的一个代名词。不仅要把这两个产业发展起来,而且要打造新的地标产品。云南省要打造“中国铝谷”和“世界光伏之都”,实现铝、硅产值要突破1000亿。比如说,硅产业去年接近700亿,预计今年能够突破1000亿的产值。同时也提出要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等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围绕全产业链重塑有色金属产业的新优势,云南省可以做哪些方面,还有哪些潜力可以进一步地发挥,我们也在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从这个回顾看,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对铝材和硅材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我个人认为这在云南省的发展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那么同时在《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对“绿色能源牌”进行了专章专题论述,对我们逐步实现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加快建设绿色制造强省,打造“中国铝谷  ”和“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根据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形成来进行分析,根据云南省绿色能源供给的形式和现有的技术标准来看,我省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从光伏硅行业来看,我们国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的产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因此,按照现有国际标准来计算,我们光伏硅产业各个环节加起来,根据我们国家2020年的产量,计算下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是6100万吨,这个是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按照云南省2020年底的产能和产量来看,2020年达到了61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按照目前我省的水电绿色能源的占比来进行计算,我个人认为大概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减少接近2000万吨,根据刚才所说的6100多万吨的总排放量,我们的减排量占到了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1%。因此,从数据就可以看出来,我省的绿色硅材在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中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我们根据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形成来进行分析,根据云南省绿色能源供给的形式和现有的技术标准来看,我省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我省还需要加强碳交易这方面的政策研究,比如说我们的“西电东送”,未来云南省在碳交易方面能够得到如何有益的收益,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形成云南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也为我们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做出我省应有的贡献。

从省委、省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来看,虽然在不同的阶段提法有一定出入,但其核心的内涵是一致的,就是希望依托清洁能源的供给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从省委、省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来看,虽然在不同的阶段提法有一定出入,但其核心的内涵是一致的,就是希望依托清洁能源的供给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我个人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对促进我省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方面,我们的绿色能源保障体系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来体现绿色能源的底蕴。同时,从铝材和硅材整个落地的企业来看,还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即省政府所提出的全产业链发展。就围绕铝产业链来说,如何进一步提升我们铝材的加工水平,在现在产业“双碳”背景下,从铝材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建筑铝材将逐步向交通铝材过渡。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如何实现产业链的健全至关重要。

从硅材来看,云南省目前硅材用量大的方面,是在单晶硅棒和硅片的加工这一块,但是我们在多晶硅和下游硅片电池这方面,产能相对不足。因此,从完善、延长产业链角度,如何健全产业链发展是目前实现云南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个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特别是绿色硅材和光伏硅产业链,光伏硅、硅光伏这个产业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我们要实现“世界光伏之都”这个目标,要赶上这个产业的发展潜力和水平,就要不断地加大相关的技术研发,来形成我们的核心技术。在2020年的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实验室。

第三个方面,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后,我们要进一步推进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全产业链的创新和标准建设,要加强“政产学研用”,提升云南省在这个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切切实实为“世界一流”的打造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绿色能源的供给与先进制造业,特别是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的有机集合,促进我省高质量发展,来形成全产业链有色金属的优势。

今年省委、省政府在楚雄的现场办公会当中,又提出来将钛产业纳入到“绿色能源牌”的发展行列,但目前还在做相关的研究。实际上,钛材在云南省也是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希望这个产业能够尽快的发展,进一步形成我们的新优势和新特点。

当然,围绕新能源汽车,我个人觉得在“绿色能源牌”的框架下,我们的锂产业、锂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动力电池在未来几年是大有可为的,也具有很好的潜力,希望我们在这几方面共同发力来支撑云南省跨越式发展,建设云南省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

在产业规划等方面,我省加强了“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初步建立了云南省“产教融合招商引资生态链”新模式。

在发展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特别是发展绿色硅材的过程当中,我个人体会比较深。我认为在产业规划等方面,我省加强了“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初步建立了云南省“产教融合招商引资生态链”新模式。

在产业规划、精准招商、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和营商环境方面加强合作。比如说在发展绿色硅材的过程当中,昆明理工大学针对保山、楚雄、曲靖等地的硅材发展相关产业,加强了顶层设计方面的研究。据我初步的了解,这一种模式在全国不说是首例,但也是不多见的,这体现了云南省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来形成我省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精准招商。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产能转移,但承接来的、以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都是水平比较高的。比如说铝材的魏桥,硅材的西安隆基阳光新能源等等,包括通威集团在保山落地的多晶硅企业,这些都在国内以及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们的技术也是很先进的。我们目前还在努力,希望在铝材的深加工方面,进一步加大合作的力度,引进先进的企业。

第二个方面,随着产业的发展,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创新型人才还是职业人才,近期省委、省政府围绕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方案,目前在“政产学研用”的这个框架下,各个高校、各个职能院校,也在加强紧密合作,形成云南省的职业教育联盟或者职业教育集团,利用沪滇合作的新要求来支撑云南省这几个产业,特别是绿色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所需要的职业人才。目前,从各个高校、各个职业院校合作的情况来看,成效还是明显的。

希望进一步地聚焦专业化人才培养,根据各个州市和云南省的产业的特点,建立不同的产业学院,来加快这些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培养。

下一步希望进一步地聚焦专业化人才培养,根据各个州市和云南省的产业的特点,建立不同的产业学院,来加快这些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比如说文山,希望加快铝产业学院建设,加快铝产业的人才培养;保山,希望加强硅产业的人才培养;曲靖和昭通既有铝又有硅,还有其他的储能,希望围绕绿色能源产业,加快这些产业学院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希望不断地总结和研究我省在绿色铝材和硅材发展的模式和经验,不断加强产品、国际标准以及国际人才培养体系标准,特别是绿色产业体系标准方面的总结和分析,希望形成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提升辐射南亚、东南亚能力和水平,促进辐射中心的建设,为加强我国参与国际治理能力的建设,提供云南省发展模式。也希望我省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相关文档: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 国务院部门
  • 省市政府
  • 省政府部门
  • 州市政府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