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周年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1-01-12 10:00:00   【字体:

彭斌:

谢谢周民欣副主任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云南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请问云南省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鲜卫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 鲜卫:

谢谢这位记者的问题。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决守护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圆满完成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十三五”规划的各项任务。

围绕打好蓝天保卫战,我们在“十三五”期间,除了昆明、曲靖以外,完成了14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搬迁;“散乱污”企业整治任务基本完成;超额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国家下达任务13台,已完成14台)。全省清洁电力发电量占比达9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46%,居全国首位;全面完成小锅炉淘汰任务。全省淘汰注销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货车超过4.9万辆,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2019年,已全面供应符合国Ⅵ(B)标准车用汽油,提前4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围绕碧水保卫战,积极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部署落实长江流域国控劣Ⅴ类断面整治、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长江(云南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同时,持续强化工业、城镇、农业农村、船舶港口等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推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各项工作落实。国家明确要求的长江流域“富民大桥、通仙桥、西观桥”3个劣Ⅴ类断面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消劣任务,断面水质呈现好转趋势。全省7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中,具备集中治理条件的已全部完成工业园区水污染集中治理任务;污水产生量极少的片区,通过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纳入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33条黑臭水体均已消除黑臭,治理初见成效。初步完成国家试点赤水河(昭通段)入河排污口排查。全面完成1283个千吨万人及其他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围绕打好净土保卫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建立全省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方面,2017-2020年连续4年全省16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017-2020年连续4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名列全国前茅。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及以上;九大高原湖泊中优良湖泊水质稳定保持,污染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并呈改善趋势;全省纳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断面比例从2014年的66%提升至目前的83%;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从2014年的12%下降至目前的3%;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方面。截至目前,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81.2%,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80%目标任务;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0%目标任务。

谢谢!

  

中国建设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建设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云南省在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督查专员柳明林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督查专员 柳明林:

非常感谢中国建设报记者的提问。

2016年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严格按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云南实施规划》明确的“坚守环境质量底线,推进流域水污染统防统治”的工作重点,持续稳步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为确保“一江清水流出云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成效。

一是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稳步提升。5年来,全省累计建成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157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站、设施)558座,污水配套管网2.51万公里,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排查整治破损、漏损污水管网2561公里,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29.2平方公里,整治消除污水直排口2780个,有效提升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能力由2015年底337万吨/日提高到2020年底400.6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2015年底87.19%提高到2020年底95.45%,平均COD进水浓度由2015年底185.26毫克/升提高到2020年底233.41毫克/升,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90.1%;全省重点流域、敏感区域、九大高原湖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滇池流域污水处理设施优于一级A标排放标准,建成较为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运营监管体系。

二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进。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省新增设置分类投放设施3.32万套、分类收运新增车辆217辆,改、扩建较大分类中转站9座,新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8座、已经完工6座,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6720吨/日,新开工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6座。5年来,全省累计建成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28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2座,在建6座,生活垃圾转运站473座,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由2015年底1.62万吨/日提高到2020年底2.29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15年底84.83%提高到2020年底99.65%;采取农户院内配置“两桶一框”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就近、就地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全省99.2%的乡镇镇区和98.6%的自然村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收集治理,城镇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收转运体系正常运行,基本达到全收集、全处理。

三是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明显。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18-2020年)》并向社会公布,推荐申报昭通市、昆明市分别列入国家第一、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中央资金10亿元),督促指导8个地级以上城市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净化、清水补给、长效管理等相应措施,建立落实了河长制度,强化水体及其岸线垃圾治理,开展农村沟渠整治,加强水体生态修复。全省完成黑臭水体整治投资87.87亿元,进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33条,整治消除黑臭比例100%,即全部整治。实现了长制久清,基本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观,昭通市、昆明市总结形成了部分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经验,圆满完成“十三五”国家考核任务要求。

通过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的约束性指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长江流域水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目标发挥了上游地区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共抓大保护的合力,真正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绍能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绍能: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工作的关心。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构建绿色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全力抓好交通运输规划、前期、设计、建设、运营各阶段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等有效衔接,促进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五年来,持续推进全省“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骨架、“八出省五出境”铁路主骨架、“两出省三出境”水运通道、“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建设,积极构建绿色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二是全力抓好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开展了以“两江”“九湖”“五港”“两类船”为重点的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抓好船舶改造,累计完成1583艘船舶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加强港口治污,水富、景洪、思茅、大理、昆明5大港口和其他纳入整治的75个码头,均配备了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的存储容器及接收车辆、接收船舶,覆盖率达到100%;2020年以来,接收船舶污染物超过3000吨;昭通市新滩翻坝码头完成全封闭输送带改造,大幅度减轻了粉尘污染;昆明港、大理港、水富港、思茅港、景洪港和关累码头完成岸电设施新建和改造。提升监管水平,建立了船舶污染物船岸交接制度及联合监管制度,推动“船舶-港口-城市”“收集-接收-转运-处置”的有效衔接;7个州市重点港口上线了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初步实现船舶污染物来源可溯、去向可寻;加强现场执法,2020年,共查处了问题船舶10艘次。

三是做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工作。落实国家长江流域10年内全面禁捕的要求,全面停止受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内生产性捕捞渔船检验行政许可;组织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就任务背景、禁捕范围、时间规定、工作要求等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执法水平;对沿江各州市渔船检验等相关工作开展检查,督促各地全面落实退捕、禁捕相关要求。

四是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赤水河流经昭通市镇雄、威信两县,联接滇、川、黔三省,处于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中较为重要的位置。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一方面积极改善赤水河流域交通基础设施,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在建设中严格控制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环节安全监管,有力推动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我的回答结束。谢谢!

  

人民网记者现场提问

人民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请问,云南省在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和亮点?谢谢!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国书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袁国书:

感谢您的提问。

“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质量得到提升。2016-2019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925.2亿元增长到5301.51亿元,年均增长9.1%,高于全国增速3个百分点。去年年初以来,我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1-11月全省增速2.8%,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并有望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在工业增速快于全国的同时,工业发展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省不仅实现了从卖电大省向用电大省转变,同时也实现了从发展绿色能源向发展绿色制造转变,工业发展层次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绿色铝、绿色硅正在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二是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6-2019年,全省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其中,制造业年均增长8.9%,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53.1%提高到61.7%。2020年1-11月,全省工业投资增长5%,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6.1%,高于全国9.6个百分点,并有望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2016-2020年11月数据显示,传统采掘业、能源投资占比显著下降,代表全球先进制造水平的绿色铝、绿色硅龙头企业在我省落地发展,一批电子信息、食品、医药、装备等优质企业在我省投资兴业,烟草、有色等传统产业优势继续保持,有色金属行业正在向全产业链延伸、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电子信息及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在我省呈较快发展势头。

三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集群发展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全省工业园区总产值连续四年实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达9%,2019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81.7%,产业集聚成效明显。2016-2019年,全省新增千亿元园区3个、百亿元园区17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9个。目前,已逐步形成绿色硅材、绿色铝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单晶硅光伏材料生产基地,预计今年产值400亿元。绿色铝集聚发展成效明显,预计今年产值500亿元。北汽新能源乘用车正式量产,新能源汽车实现“从无到有”的标志性突破。已引进航天科工、浪潮、长城等企业相继建成投产,计算机总产能将达160万台套,今年可达产105万台套,信创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成效显著。全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1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434个,累计认定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9个。蓝晶科技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云内动力、贵金属集团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云南白药、云内动力获国家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称号,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35户、国家级绿色工厂52家、国家级绿色园区7个。

五是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示范效应显著增强。2015-2019年,全省累计参与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企业数量从75家增至2415家(排名由全国第30位跃升至第16位),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数量由4家增至61家;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达到53.4%,制造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0.8%,实现网络化协同制造的企业比例达到7.7%;曲靖卷烟厂成为国内首家实现3D可视化、移动网络化实时智能管控的卷烟工厂;云内动力柴油机缸体缸盖、昆药集团天然植物药提取、后谷咖啡速溶咖啡智能制造三个项目被纳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下一步,我厅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重塑云南支柱产业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回答完毕,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云南农业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采取了哪些举措,工作成效如何?谢谢!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波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胡波:

感谢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朋友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重要指示精神,标本兼治、点面结合、分类推进,开展了以下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17年以来,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2020年预计实现四连减;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5%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以上;“九湖”流域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全省农药化肥利用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三是实施长江禁禁渔。从2020年7月1日0时起,在长江流域各省市中率先实现干流及主要支流全域禁捕。向渔民兑付渔船、渔网、渔业捕捞证补助资金2813万元,兑付率100%;渔船渔网处置完成率,渔民养老保险保障率达到了100%,就业安置率达到88.1%。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引领,全面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2020年,全省绿色食品有效认证产品2065个,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365张,均居全国前列。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请问,云南省在推进绿色能源产业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哪些进展?谢谢!

  

云南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国新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乔国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以及各位媒体朋友对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201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能源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打好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是在源头上突出规划管控。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引领,科学编制能源发展规划。已经发布的《云南省在适宜地区适度开发利用新能源规划》,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坚持严格控制、严格评估论证,规划项目场址没有布局在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区、滇中城市群主城范围、旅游风景区、城市(城镇)面山区域以及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影响范围内。《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明确了全省煤炭产业集中布局在3州市4县,其他地区全部退出。

二是在建设上突出护绿为本。严格坚持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坚持自然恢复与工程治理相结合,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对已建成的项目,按照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要求,会同省水利厅、生态环境厅、林草局全面开展了中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拆除了楚雄三峰山自然保护区违规建设的风电场,并全面修复植被。

三是在产业上突出科技添绿。坚持绿色转型发展。以电源开发、电网建设、煤炭资源整合等能源项目建设为依托,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应用,提升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构建智能应用基础数据平台,培育绿色能源新业态,推进能源产业数字化、管理智慧化。

通过实行“三大举措”,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三大成效”:

一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全省电源中,水电、光伏、风电等绿色电源装机8652万千瓦,占比85.1%;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比91%,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以上,四项指标在国内外均居领先水平。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全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煤矿达到4处,智能化煤矿1处。“十三五”累计关闭退出煤矿489个,淘汰落后产能6968万吨。

二是区域能源合作成效显著:西电东送跨省区外送输电通道由2015年的“七交四直”提升为10条直流通道,输电能力由2520万千瓦提升至454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累计西电东送电量超7500亿千瓦时,减少东部沿海地区标煤消耗约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亿吨,有效促进云南省清洁电力消纳,也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全国污染防治作出巨大贡献。

三是中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成效显著:全省2274座小水电和81座中型水电站按照“一站一策”方案,实现生态流量下泄监测设施安装率100%,在线监控接入率100%,环境影响后评价完成率100%,16个州市中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全面完成。完成赤水河流域(云南段)17座小水电解网退出工作。

下一步,省能源局将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清洁、低碳方向,推进多能融合,推广能源替代,促进绿色能源产业与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和谐共赢的能源生态圈,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清洁能源支撑。

谢谢!

  

新华网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请问,云南省对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采取了那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嵩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高嵩: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2015年以来,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和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强力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系统治理取得新成效。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转变治湖思路。2018年,省委、省政府组织深入调研,共梳理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问题209个,提出整改措施327条,提出“五个坚持”和“四个彻底转变”的治湖新思路,推进依法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责任治湖,全力打好湖泊流域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等八大攻坚战,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

二是完善湖泊立法,发挥规划引领。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作用,九大高原湖泊施行“一湖一条例”,各湖泊进一步修订条例、完善配套制度,出台了20多项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制度,以法治手段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充分发挥规划龙头引领作用,推动批复实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规划(2018-2035年),统筹指导湖泊流域系统治理重点工程实施。强力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水环境治理“十三五”规划项目收官工作,规划项目共计325个,已完工307个,总体完工率为94.46%,实现了湖泊流域“十三五”规划项目完工率均达90%以上。

三是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投资模式。省委、省政府从2018年起每年安排36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省财政投入较2016年增长约4倍。创新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湖泊保护治理,八个湖泊(滇池除外)分别签订了第三方治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共计175个项目,引入投资829亿元。

四是加大督察力度,强化问题整改。2018年以来,围绕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中央和省级督察发现问题共计667个,已整改完成591个,整改问题完成率88.61%;共制定整改措施1736条,已整改完成1620条,整改措施完成率93.32%。

五是增强公众参与,共建美丽河湖。推进湖泊流域将河(湖)长制列入村规民约,引入“企业河长”“民间河长”“学生河长”等方式参与湖泊保护治理,集中力量推进泸沽湖、抚仙湖等建设评定为美丽河湖,打造群众身边的幸福湖泊,公众爱护湖泊的良好氛围日趋浓厚。

通过5年的艰苦努力,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1个月Ⅱ类,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阳宗海从劣Ⅴ类恢复到Ⅲ类。滇池2018年全湖综合评价达到Ⅳ类,为30年来最好水平。2020年1-11月,抚仙湖、泸沽湖稳定保持Ⅰ类,水质优;洱海国家考核湖心点位水质为Ⅱ类,全湖水质为Ⅲ类,阳宗海保持Ⅲ类,水质良好;滇池草海、程海(氟化物、pH值除外)保持Ⅳ类;滇池外海、异龙湖、星云湖、杞麓湖主要污染指标呈下降趋势。

下一步,云南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化河(湖)长制,坚定不移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五个坚持”和“四个彻底转变”的决策部署,努力推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促进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回答完毕,谢谢!

彭斌: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五年来,我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系统综合施策治理,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新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不断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希望媒体朋友们以今天的发布会为契机,充分地宣传好、报道好五年来我省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成效,并继续关心、关注下一步工作的推动和开展,深入持久宣传和全方位展示云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各项工作,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