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三五”财政改革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1-02-01 15:00: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2月1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十三五”财政改革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彭斌: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云南“十三五”财政改革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到省财政厅的相关负责同志,发布我省“十三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介绍财政建设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介绍2021年的工作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岀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岩松先生;

云南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杨昆先生;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晓静先生;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先生;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邹宁女士。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岩松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岩松发布新闻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岩松:

新闻界的朋友们,尊敬的各位记者: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一直以来特别是今年两会期间,中央媒体、港澳媒体、云南省媒体和其他方面的媒体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的财政改革发展作了大量的报道和宣传工作。这些报道、宣传对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改革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里我首先代表云南省财政厅和全省财政部门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各位记者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帮助。媒体的报道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和鞭策,我们将认真地、努力地来做各项工作,回报媒体和新闻界朋友们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今天发布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介绍2020年全省财政工作情况以及财政运行情况;二是介绍“十三五”以来,云南财政改革发展情况;三是结合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特别今年是开局之年、起步之年,省财政都有哪些重要的政策和支出重点。在介绍之前,我们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给各位记者朋友准备了预算报告。预算报告将在云南日报上公开发布,里面有一些具体的数字,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对比较重要、比较大的数字将做介绍,其他的数据可以参看预算报告。因为发布会时间有限,我们尽量把时间留给记者朋友们提问。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指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的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科学统筹财政资源,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服务保障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6.7亿元,增长2.1%,比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高0.1个百分点,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74亿元,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3%的增长目标。同时,有效有力地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

“十三五”以来,云南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纲”和“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五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提质增效、更加有为,各项财政改革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了重要财政力量。

一是财政综合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五年来,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近1万亿元,年均增长4%。2020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0亿元的大关,税收收入占比从2018年以来持续保持在70%以上。2020年,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税收占比稍微降到了69%。争取中央转移支付累计1.7万亿元,年均增长12%,中央财政安排省政府债券资金累计4300亿元,年均增长48.5%,中央财政对云南省的支持达到历史新高。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十三五”期间累计达到3.1万亿元,年均增长8.6%。全省综合财力从2016年的5500多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8800多亿元,2020年,云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74亿元,逼近7000亿元大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二是坚决在财政工作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于2020年再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对边疆各族人民始终关心牵念,对云南寄予了殷切期望,为云南在新时代全国战略布局下确定了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全国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在心,全力保障,推动落实。不断提高民族地区财力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支持“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建设,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云岭大地。制定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27项主要任务和43条重点举措,统筹安排781亿元支持污染防治、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和六大水系修复治理、森林云南建设等,加快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坚决守住七彩云南的绿水青山。积极服务融入“一带一路”,支持边(跨)合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协调发展,推动形成一批新的外贸增长极,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三是全力支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五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扶贫资金超过2200亿元,全力保障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以及就业扶贫、生态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充分的“粮草军需”。其中,2020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安排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230亿元,增长21%,增量规模增幅在全国均居第一。同时,省级财政兜底解决挂牌督战县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金硬缺口,这项工作应该说为去年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四是经济发展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2020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安排疫情防控防治资金126.2亿元,省级财政全部兜底承担患者救治费用中央财政保障外的40%部分。及早谋划、统筹安排60亿元,专项扶持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建设等行业。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统筹安排“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856亿元,推动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其中,2020年多渠道筹措安排946亿元,着力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动能,支持工业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其中,2020年统筹安排30亿元,支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安排65亿元用于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3.3亿元支持省区块链中心成立,支持云南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创新型云南建设。

五是社会民生事业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全省各级财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年来,财政民生领域累计支出2.2万亿元,占比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18年、2019年占比都稳定在74%左右,2020年为73.9%,推动民生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坚持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全省财政教育经费累计投入5179亿元,教育支出规模连续多年位居财政支出首位,努力确保让人民享有更公平高质量的教育。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累计筹措安排医疗卫生资金2778亿元,推动健康云南行动落实,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多渠道稳就业财政资金保障机制,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励资金140多亿元,累计扶持50余万人创业,带动吸纳就业135余万人。落实中央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机制,2020年,中央安排云南省的中央直达和参照直达管理的资金1077亿元,我们在第一时间拨付,第一时间加快使用,目前,支出进度已经超过90%,对保障基层民生、保障企业、保市场主体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率先将预算绩效目标嵌入预算编制,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财政资金纳入绩效运行监控范围不断扩大,对3966亿元预算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运用绩效管理结果核减节省资金超过1000亿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成为共识,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积极盘活存量资金资源和资产、统筹财政资源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以及重点民生支出。

七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在全国率先成立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压实防范化解主体责任并提出具体措施,全面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组织领导。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闭环管理。清理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实时动态监控平台和预警监测机制,该监测平台在全国是第一家。对地方政府债务包括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做到每一笔额度、项目、地点、还款时间实时监控,同时,提前6个月对每一笔地方政府债务偿付本息作出提醒,需要还款的前一个月再次提醒。从目前看,监测平台的效果较好,云南省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笔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情况,云南省的地方政府债务信用等级较高。云南在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以及北京中证登记中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时,投标倍数较高、发行利率较低,是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最低。2020年,云南提前2个月完成1811亿元新增政府债券债发行任务,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没有云南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就会失去有效的支撑,我们之所以能够发行这么快、融资利率这么低,得益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的良好态势。同时,确保到期债务及时偿付,坚决杜绝违规举债融资、发生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严禁虚假化解债务。在这个问题上,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只要发生了违规举债和新增隐性债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严禁虚假化解债务,全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大幅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率大幅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定可控。

八是现代财政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建立财政资金“能进能出”决策机制,预算公开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均达到100%。出台省以下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方案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9个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实施方案。财政收入坚持“多予少取”、留用基层,支出坚持“上移责任”、主动担当,努力缓解县级财政困难;出台财政税收增收留用及奖补政策,明确营改增收入分享体制,将地方分享的50%增值税全部留给各地,激励各地加强财源培植。扎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升财政信息化支撑能力。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出台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等地方税种征税范围、标准方案。

各位朋友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五年来,云南省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十三五”顺利收官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十四五”时期,云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将与全国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为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更可持续的财力支撑。

2021年,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科学指引,提质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建设更可持续的高质量财政,增强重点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为“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作出新贡献。

关于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关于2021年财政支出的政策和重点支出,提交省两会审议批准的预算报告里都作了明确表述,共有9个方面。在这里我向各位记者朋友作个简要介绍。

一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着力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财政治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可持续财政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算好政治账、全局账、长远账,加强重大财税政策贯彻执行,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省“两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部署,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局。

二是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财政脱贫投入力度总体稳定,聚焦易返贫和易致贫边缘人群加大支持帮扶力度,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安排600亿元以上资金,并积极争取更多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支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提质增效,持续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将财力更多地向县级、困难地区倾斜,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377亿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20亿元,提高县级财力保障水平。

三是着力支持产业强省和内需体系建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统筹安排314亿元资金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支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推动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安排民生支出5310亿元以上资金,占比达74%,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财政困难地区倾斜,做到基本民生应保尽保。促进消费潜力发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更大力度争取中央财政对云南的倾斜支持。

四是全力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新增安排科技发展资金10亿元,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支持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基础课题研究,对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云南”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统筹支持若干重大科技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促进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计划”,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云南创新创业。推动特色区域创新升级,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

五是努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平安云南建设,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资金46亿元,提高民族地区财力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统筹安排资金37亿元,支持实施兴边富民、“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安排公共安全支出404亿元、统筹整合资金80亿元支持新时代强边固防,加快构建党政军警民合力的强边固防机制,支持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着力构建边境安全稳定屏障。建立平安云南建设经费优先保障机制,全面认真贯彻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各级财政部门足额安排保障政法工作经费,特别是在预算安排上足额保障。严禁向政法机关下达罚款任务,严禁财政拨款与罚没收入挂钩,严禁政法机关将罚没收入用于自身建设的要求。同时,按照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有序做好法定税费征缴工作,有效规范罚没收入的征收管理,确保不增加企业和群众的不合理负担。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的态度非常明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关键是要发展经济,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培育财源提高财力。

六是更大力度支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成建好最美丽省份。围绕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全国最美丽省份,统筹安排150亿元以上资金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和森林云南建设,支持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和六大水系保护。云南和四川、贵州率先在长江流域建立跨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这是长江第一个跨省区生态补偿机制,同时,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对省内6大水系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涉及到全省44个县,对流域治理、流域生态保护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巩固美丽县城建设成果,支持全省特色小镇创建,高标准高水平保障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拓宽生态补偿机制覆盖范围,建立全面覆盖六大水系的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支持力度,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支持打造“美丽云南、世界花园”名片。

七是积极支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构建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型经济,促进沿边开发开放,推进投资“走出去”和“引进来”协调发展。支持跨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加快建设,支持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加快发展,建立完善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各项财政保障机制,统筹安排资金36亿元支持自贸试验区加快科研创新、产业升级、贸易发展等。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访缅成果落实,支持会展活动和外事交流活动顺利开展,支持与周边国家多领域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好云南的区位优势,支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加快建设。

八是持续加强“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夯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云南“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全省110个县通高速公路,通达里程9000公里。省委、省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特别是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短板,2021年,省级财政将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等资金692亿元,支持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支持渝昆高铁等铁路建设,支持机场建设和航线培育,加快涉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德贡公路修复和大滇西旅游环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4A以上景区、特色小镇和政务一体化服务体系智慧化改造,支持省区块链中心等新基建加快建设。统筹安排资金250亿元以上支持“滇中引水”等水利建设,推动“兴水润滇”工程。

九是持续支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将保就业放在“六稳”“六保”首位去落实,落实一揽子援企稳岗就业补贴政策,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安排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资金1206亿元,全面提高我省教育质量,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提高群众基本医疗待遇,减轻贫困人口就业、就医负担,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切实做好退役军人保障,支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安排医疗卫生资金80亿元支持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支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治救治体系。全力支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省级财政安排35亿元对推动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加快补齐公共医疗卫生短板。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文化润滇”行动启动实施。

十是做好防范化解风险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持续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全力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筑牢边境疫情防控防线。从2020年开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的资金需求,确保确诊病人的治疗,疫苗采购接种方面不会因为缺少资金而影响工作。同时,把疫情防控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包括对边境一线人员、一线医疗人员、医护人员奖补政策都要不折不扣的落实。省财政厅就这件事情作出庄严承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特别是省财政厅不会因为财政困难不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必须全力保障,一分钱都不能少。同时,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确保法定政府债务余额不超“天花板”,积极支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安排省对下补助3746亿元,支持基层财政落实“三保”任务,坚持应保尽保、严控提标扩围,增强政策可持续性。及时足额保障国家和省工资政策特别是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支持完善防灾减灾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支持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支持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

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前行之路既有新挑战、大挑战,更有新机遇、大机遇,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全力以赴完成好全年各项财政改革发展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