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怒江专场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2-08-05 10:00:00   【字体: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七场:怒江专场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弘扬“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脱贫攻坚精神和“苦干实干亲自干”的作风,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怒江州委、州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就怒江十年来发展进步各方面情况作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先生;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李文辉先生;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鸣先生;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雪松先生;

中共贡山县委书记李雪涛女士。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发布新闻

中共怒江州委书记 纳云德: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很高兴向大家介绍怒江的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怒江州委、怒江州人民政府和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对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给予怒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怒江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弘扬“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精神和“苦干实干亲自干”的作风,全力以赴打基础、攻脱贫、兴产业、惠民生、保稳定、护生态、抗疫情、强党建,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十年来,怒江州每天都在变化、每时都在进步,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十年来,全州GDP总量年均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6%,财政收支年均增长7.7%和9.8%,特别是2017年以来,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从长期全省垫底跃升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增速全省排名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值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十年的历史性巨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关心怒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关心怒江各族人民,先后多次就怒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就贡山县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作出重要批示;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期间,在昆明亲切会见了怒江州贡山县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代表;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形式听取了怒江州脱贫攻坚情况汇报;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怒江州委授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怒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向前。

这十年,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怒江州曾经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6.24%,是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超常规力度攻克贫困堡垒。每年从州、县(市)机关抽调1/3干部驻村抓脱贫攻坚,1.6万名干部持续开展挂联帮扶。实施10.2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脱贫攻坚期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30.5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15个。2018年,独龙族在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率先实现整族脱贫;2020年底,26.9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24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千百年来压在怒江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被彻底挖掉,怒江州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怒江州委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新的征程上,我们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十年,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我们先后实施了5.7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近17万贫困群众解决了住危房问题,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往日破败萧条、满目疮痍的山村变成了今天充满生机、井然有序的美丽新农村,农村旧貌换新颜。规划建设了67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相当于全州近1/5总人口、1/4农村人口、1/3贫困人口搬出大山、迁入城镇,告别了昔日的“千脚房”、杈杈房、茅草屋,住进了窗明几净、家具家电齐全、网络宽带到户的新楼房。抓实美丽县城、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建设,推动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怒江大峡谷两岸一个个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拔地而起,城镇越来越美了。保泸高速公路拉近了怒江与世界的距离,美丽公路让游览怒江大峡谷更加快捷顺畅,泥泞难行的羊肠小道变成了硬化到户的幸福之路,公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安全、越来越通畅了,曾经“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得到改变,以前到县城一趟至少两天时间,现在半天就能来回。

这十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怒江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22个民族,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特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94%。我们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长期以来,怒江各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纷争。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6个单位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独龙族、怒族、傈僳族、普米族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了整族脱贫。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这十年,边疆安宁的局面更加稳固。怒江地处中缅边境,是典型的边疆地区。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的殷殷嘱托,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长期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坚决扛起强边固防政治责任,坚持“五级书记抓边防”,巩固深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450公里的边境线一直保持着安宁稳固的局面,干部群众的国家、国土、国门意识不断提升,强边固防、守边光荣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抓细抓实边境疫情防控,始终保持新冠肺炎零输入、零发生的“双零”出色成绩,为全省、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怒江贡献。深入推进平安怒江建设,不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独龙江边境派出所被评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被授予全国“公安楷模”称号。全面依法治州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司法体制改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领域有序平稳。边民富、边境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这十年,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怒江、澜沧江两岸生态曾经十分脆弱。我们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护好怒江的绿水青山。大力推进怒江、澜沧江“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完成人工造林172.06万亩、封山育林35.75万亩、退耕还林53.43万亩,2016年起实施“怒江花谷”生态建设,2019年起实施30万亩“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行动,今年起又开展怒江州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两江”流域山更青了、“大字报”不见了。全面推行林长制,3万名群众当上了生态护林员,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成效明显,新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在怒江境内不断被发现。全州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72.96%提高到78.90%,居全省第2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贡山县被命名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这十年,产业培育实现新突破。我们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产业发展壮大工程”“品牌培育工程”,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呈现新亮点,老姆登·知子罗、丙中洛、独龙江等景区成为怒江旅游的新名片,打造了独龙江景区等一批高A级旅游景区。以草果为代表的绿色香料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绿色香料产业园基本建成;全州草果种植面积达111万亩,成为全国草果核心产区和全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带动4.31万农户16.5万人增收,研发出调味品、饮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草果+”7个系列30余个产品,草果正气茶、草果啤酒、“草果多”系列糕点已上市销售,草果酒、草果酱、草果巧克力等8个产品已具备上市条件。兰坪百亿绿色铅锌产业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在发展中壮大,全州电力装机接近450万千瓦。峡谷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这十年,交通基础实现历史性飞跃。怒江州曾是全省唯一无机场、无高速、无航运、无铁路、无管道运输的“五无州市”,道路晴通雨阻,50%以上的自然村不通公路。我们始终坚持交通先行,推进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州公路总里程达6658公里,比2012年增加了1938公里。保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怒江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怒江美丽公路惠及沿线3个县(市)19个乡(镇)30余万群众,成为大峡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邮、通客,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77.1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66%。兰坪丰华通用机场建成通航,实现了怒江各族人民的“飞天梦”;独龙江隧道贯通结束了独龙族群众半年大雪封山无法出行的历史;145座跨江大桥让怒江各族人民过江靠溜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德贡公路孔雀山隧道顺利贯通,打通了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关键节点;云兰高速、鹤剑兰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有序推进。今天的怒江,天堑变通途,人背马驮成为历史,“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

这十年,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前所未有。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怒江州职教中心一年建成投入使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怒江州民族中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怒江学院挂牌成立,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得到巨大改善,4县(市)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01%,比2012年提高47.2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比2012年提高24.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2012年提高46.36%。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州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医院,州中医医院、州疾控中心、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州中心血站完成整体迁建并投入使用,全州所有行政村(社区)都有了标准化卫生室。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2%、93.62%,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就业务工态势持续向好,十年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33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4217元提升到2021年的29639元,2021年,全州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309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5%。长期困扰群众的上学难、就医难、喝水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群众的笑脸更灿烂了,买车的人更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十年,干部群众精气神全面提振。我们始终狠抓素质能力提升这个根本,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落实、争先进位”专题研讨、“争当‘有情怀有血性有担当’的怒江脱贫攻坚干部”研讨实践以及“盯项目、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分层级全覆盖开展“对党忠诚、履职尽责、攻坚克难”专题谈话,每年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扎实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认真践行“三个工作法”,深入开展“重学习、抓落实、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比学赶超的氛围越来越浓,广大干部能力提升了、自信心增强了、精气神提振了,涌现出“人民楷模”高德荣、“最美奋斗者”邓前堆等一大批“有情怀有血性有担当”的干部,“背包工作队”荣获“云岭楷模”先进集体称号。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抓实技术技能培训,推进“乡村能人”培养和“脱贫能手”竞赛,实施农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实践,各族群众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等靠要”的思想逐渐淡化,内生动力不断激发,“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深深扎根在心中,靠努力奋斗过上新生活的思想自觉全面形成,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成为全州人民的共同心声。

这十年,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效,连续5年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开年第一课”。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民族团结、促强边固防、促农村宗教治理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2046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任务,独龙江乡党委、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纠治“四风”。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深刻汲取近年来省、州发生的一系列违纪违法案件教训,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坚决肃清余毒流毒影响。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巩固提升,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好转,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强稳固。

怒江十年来的发展巨变是全方位、历史性的。这十年的发展巨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州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

回望十年来的历史巨变,着实令人鼓舞、信心倍增;展望未来的发展征程,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们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坚定前行,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抓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成果,全面建设脱贫致富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够闯出一条符合怒江实际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子来,一定会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媒体和新闻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怒江、宣传怒江、支持怒江,诚挚邀请大家多到怒江走一走、看一看,欣赏怒江的壮美山河,体验怒江的民族风情,共谋怒江的未来发展。

谢谢大家。

宗霞:

感谢纳云德书记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怒江州作为原“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仍然是非常艰巨的。请问,怒江州采取了哪些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张晓鸣副书记作回复。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鸣答记者问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 张晓鸣: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怒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关心关注。去年以来,怒江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殷殷嘱托,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聚焦短板弱项,强化监测帮扶,2021年,全州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3090元,增幅达20%,“三保障”成果持续提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从严执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办法和发生规模性返贫责任追究办法,倒逼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二是健全完善“监测、调度、暗访、包保”四项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对返贫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我们用好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截至8月3日,全州共申请困难事项8196件,办结8146件,办结率达99.39%。坚持乡(镇)每月、县(市)每季度、州每半年定期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消除风险。

三是聚焦收入在1万元以下和易地搬迁这两个重点群体,认真落实“三机制”,持续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抓好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和易地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以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为根本措施,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草果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落实扶持帮扶车间发展和稳岗就业补助政策,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持续抓好转移就业,尤其是转移到省外的就业。年内,将全面消除年人均收入低于8000元的群体,2年内基本消除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家庭,抬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板。

四是抢抓全州4个县(市)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以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为主攻方向,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抓手,加强州级统筹,科学编制方案,拟投入资金139.63亿元,有计划组织实施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960个帮扶项目,用发展的办法,用乡村振兴的成效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我们一定能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好乡村振兴,让怒江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生态是怒江最宝贵的资源,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生态资源非常丰富。请问,这几年在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保护好绿水青山、实施绿美云南行动方面,怒江州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刘雪松副州长作回复。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雪松答记者问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雪松:

感谢记者朋友对怒江州生态保护工作的关心。怒江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宁怒江调研指示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是守护绿水青山,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的指示要求,坚决把守护好高黎贡山国家西南生态第一道安全屏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成立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保护联合会,启动建设怒江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五年行动,组建86支高黎贡山保护专业队,加快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出台了《中共怒江州委关于在脱贫攻坚中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决定》《怒江州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排头兵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实施“保护绿水青山全民行动”,怒江、澜沧江干流和独龙江水质均保持在Ⅱ类以上,县级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年共完成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公益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林业建设207.81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78.90%,居全省第二。林地占比87.74%、林木绿化率84.06%,均居全省第一位。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为维护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绿美云南作出了怒江贡献。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动绿美怒江建设。我们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事关怒江发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州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315.21万亩,占国土面积比例达60.12%,是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州(市)。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全面开展集中植树活动,累计参加人数达24.37万人次,种植苗木90.57万株,打造示范样板林92个。在全省首创“5·20”高黎贡山绿树认养活动,植绿、爱绿、护绿、认绿氛围更加浓厚,成为“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云南系列主题发布活动亮点之一。完成绿美产业建设和巩固提升22.64万亩,创建美丽村庄美丽庭院6068个。持续投入4.93亿元,实施滇西北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三江并流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持续投入11.8亿元,实施“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行动。组建184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选聘3.1万名生态护林员,带动21.9万人参与生态建设,支付劳务工资1.48亿元,带动人均增收677元。林草产业总产值增长到28亿元。交出了一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怒江答卷。

三是着眼长远发展,全面开展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我们始终把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宁调研怒江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牢固树立“抓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就是抓民生、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制定了《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深入开展规划引导、农房整治、绿化美化、防污治污、路域管理5个专项行动。年内实现258个行政村规划全覆盖。出台了《怒江州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编制怒江大峡谷沿岸村庄风貌引导图则,依法拆除怒江两岸各类违法建构物2091处、9.55万平方米。绿化美化公路和江岸358.47公里,建成美丽公路沿线13个景区化服务区。完成20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12个,覆盖沿线72个自然村。坚持依法治理,出台了《怒江美丽公路路域环境管理条例》,清除违规平交道口439个,清理公路沿线垃圾80.5吨,整治非法采砂4万立方米。怒江大峡谷两岸规划编制稳步推进,无序建房得到根本遏制、绿化美化成效明显、防治能力显著提升、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合力初步形成,峡谷颜值不断提升,初步实现山清水秀、坡绿路美,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靓丽、活力更加彰显。

我就介绍这些,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怒江的关心关注。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独龙族群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问,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怒江州如何牢记嘱托,进一步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让独龙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日子?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贡山县委书记李雪涛女士作回复。

中共贡山县委书记李雪涛答记者问

中共贡山县委书记李雪涛: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媒体朋友们对独龙江乡和独龙族群众的关心。从周恩来总理根据本民族意愿定名“独龙族”,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亲切接见、深情回信,独龙族得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关心关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独龙族实现了整族的大变迁、大跨越、大发展。

一是群众收入进一步提高。2021年,独龙江乡农村地区生产总值达8113万,85%以上家庭拥有了机动车,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独龙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是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2021年,独龙江草果产量达2555吨,产值约2044万元,6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4万元。

三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2021年,独龙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怒江州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5月11日,35千伏联网工程投产运行,独龙江乡连接国家“大电网”,结束了历时8年独立电网的历史。

四是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推广“三个队两个一”“每日一晒”“一周三活动”典型经验。开展“周一环境卫生日”、环境卫生“每月一评比”等“党建+群众性活动”,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五是社会事业进一步改观。教育、卫生、民政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的建成使用,独龙族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保持100%,全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有了3个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建成独龙族博物馆、乡文化站,组建了6支农民文艺演出队,文化生活得到不断丰富。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应保尽保,独龙族更加均等地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六是绿水青山进一步显现。独龙江森林覆盖率达93%,有363名生态护林员,17万余公顷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不断显现,今天的独龙江,推窗见绿、抬头见蓝、出门是景,美丽与发展共赢,绿水与青山同在,绿水青山正在转变成为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七是边疆治理进一步提升。独龙江乡1142户群众和边境官兵共同守护115公里的边境线,筑牢了边境安全、疫情防线。今年,独龙江边境派出所被授予“全国公安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独龙江交警中队荣获“全国公安爱民模范集体”称号。独龙江乡民族团结、边疆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

下一步,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五大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

一是聚焦成果巩固,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紧紧抓住国家乡村振兴局联系帮扶独龙江乡的重要机遇,围绕“三大方案”,全力以赴把独龙江乡打造成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先进典型、示范样板。常态化开展好防止返贫监测工作,年内全面“消除”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存量”,紧盯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财产性这四项收入,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切实推动群众持续增收。

二是聚焦产业振兴,做精做优特色产业。持续做好草果产业提质增效,做好“一村一品”产业能力提升等工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作用,推进“三品一标”示范乡、示范村建设。加快完善独龙文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全力推动草果特色庄园规划建设,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示范样板。

三是聚焦生态振兴,推动生态宜居宜业。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的作用,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开展“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行动,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以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两污”建设,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同时,持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推动应急处置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是聚焦文化振兴,积极培育乡风文明。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进一步培育群众生活提质的内生动力,持续推进“感恩教育”,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群众德治、自治、法治水平,不断完善村规民约。聚焦“五有五共五到位”要求,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持续巩固好民族团结创建成果,大力弘扬独龙文化,保持独龙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推动实施独龙族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工程。

五是聚焦人才振兴,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持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力争适龄高中教育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户均培养一个高中或高职以上职业技术教育层次毕业生。持续开展“乡村能人”培养工程,力争到2025年每个村培养出30名“乡村能人”。建立乡村人才回乡创业机制,鼓励外出经商、务工、从政、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各类农村本土人才回乡创业。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本土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帮扶,建立健全人才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通过挂职、担任志愿者、科技人才服务队等形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六是聚焦组织振兴,推进乡村治理有效。持续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切实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生态保护、民族团结、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注重从产业能手、致富能手、优秀青年中培养发展党员,每年吸收一批先进分子入党。严格落实好边境疫情防控“五级段长制”,持续推进强边固防工作,加强边境立体化建设,加大打击边境跨境违法犯罪力度,坚决守住边境疫情防线。

最后,诚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到独龙江,亲身感受独龙江的生态环境之美、民族文化之美。谢谢!

宗霞:

谢谢李雪涛女士。

独龙族实现了整族的大变迁、大跨越、大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独龙族群众将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由于时间关系,请记者朋友提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当前,是怒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期、加快发展的黄金期。请问,怒江州如何以产业为引擎,加快推进以旅游业、特色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李文辉州长回答。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李文辉答记者问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李文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怒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怒江州独龙江乡群众回信中勉励我们“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怀,是对各族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殷切期盼,这更是我们党委、政府奋斗的目标。嘱托在心,知责奋进。加快怒江产业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重要基础。我们将牢牢抓住当前重大发展机遇,依托怒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按照“两型三化”方向,扎实推进以旅游、绿色香料、峡谷特色农业等为重点的六大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闯出一条符合怒江实际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全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富民产业,更是怒江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聚焦“峡谷怒江 养心天堂”形象定位,“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目标定位,“小众、高端、特色”产品定位,一方面做实新业态——系统谋划怒江走廊、怒江客厅、怒江阳台、怒江花谷旅游新业态,集全州之力推进傈僳音乐小镇、泸水三河片区、小沙坝·登埂片区、皇冠山·知子罗片区、丙中洛片区和独龙江景区打造提升,扎实推进“乡愁领地”“特色庄园”建设。另一方面,打牢硬件基础——加快保泸铁路、云泸高速、德贡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应急救援点、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怒江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努力使旅游产业成为引领全州产业迭代升级、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到2025年,力争全州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是聚力发展绿色香料产业。“金果银果、怒江草果”,小小一粒草果,是目前怒江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怒江是全国草果核心产区和云南最大种植区,立足优势,我们大力发展以“怒江草果”为代表的绿色香料产业,启动实施草果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国家级草果种质资源圃、香料产业园暨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基础研究和新产品研发工作,统筹推进品牌打造工程建设。内培外引香料龙头企业,全力推动产品精深加工,完善调味品、日化品和保健品产业链条,提高香料产品附加值。我们力争把“怒江草果”为代表的绿色香料产品逐步打造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级的名优产品,到2025年,全州绿色香料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三是培育壮大峡谷特色生态农业。绿色是怒江的底色,生态是怒江的本色。聚焦“绿色食品牌”,持续开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建设一批特色果蔬、生态茶叶、道地药材、优质蜂蜜等特色食材专供基地,培育一批草果、高黎贡山猪、独龙牛等有机特色种养殖业,全面实施怒江“厨房工程”。推进农产品生产端深耕细作、农产品终端精深加工,打造一批集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带,大幅提升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到2025年,建成怒江大峡谷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兰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澜沧江干热河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州峡谷特色生态农业总产值达60亿元以上。

同时,我们还依托怒江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绿色能源、有色、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强化使命担当、奋力真抓实干,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抓实抓细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工作,切实把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推动全州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衷心期待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多到怒江走走看看,深度体验怒江,宣介怒江,共同分享“怒江这十年”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谢谢。

宗霞:

谢谢李文辉先生。

嘱托在心,知责奋进。相信在怒江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实干下,怒江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几位发布人的发布和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刚才,纳云德书记在发布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他说:“十年来,怒江州每天都在变化、每时都在进步。”这句话特别朴素平实,正是在这种脚踏实地的步伐里才能看到怒江州一步千年的沧桑巨变,才能够深深体会到怒江州委、州政府在实干过程中的奉献和付出、担当和作为。十年来,怒江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边疆和谐稳定安宁、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实现了从区域性整体贫困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实现了从贫困封闭到幸福美丽的历史性巨变,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动画卷,书写了精彩辉煌的怒江篇章,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希望在座的记者朋友多角度、多方位地宣传好、报道好怒江,一如既往地关心怒江、宣传怒江、帮助怒江,为加快建设和谐幸福美丽的新怒江,推动怒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