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迪庆专场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3-09-19 10:00:00   【字体: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是本系列发布会的第24场:迪庆专场发布会。

迪庆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牢“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要求,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发展定位,全面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迪庆。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迪庆州和所属各县(市)有关领导向大家介绍迪庆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关工作情况,并就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迪庆州人民政府州长张卫东先生;

中共香格里拉市委副书记、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市长巨燕冬先生;

中共德钦县委副书记、德钦县人民政府县长宋青云先生;

中共维西县委副书记、维西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龙新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迪庆州人民政府州长张卫东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迪庆州人民政府州长张卫东发布新闻

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迪庆州人民政府州长 张卫东: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6周年之际,非常高兴能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在这里同大家见面,向大家介绍迪庆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情况。长期以来,各新闻媒体推出了一大批反映迪庆发展的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为促进迪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在此,受中共迪庆州委书记罗朝峰同志委托,我谨代表中共迪庆州委、迪庆州人民政府,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迪庆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二十大以来,迪庆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牢“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要求,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发展定位,全面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迪庆。

下面,我从八个方面向大家介绍迪庆的发展变化。

(一)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我们认真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发展原则,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难、变、稳、干”的新趋势,聚焦重点领域制定经济稳进提质15条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常态化分析调度机制,按周监测、按月调度经济运行,在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合理调整发展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2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3.36亿元,同比增长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7785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069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排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排全省第一。各项指标实现平稳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15亿元,同比增长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3.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出现了增幅放缓的情况,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二)做深做细社会治理,社会大局更加和谐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迪庆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坚定不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坚决扛牢维护稳定第一责任。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接访、大排查、大教育、大提升”五个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持续筑牢和谐稳定的安全屏障。

二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香格里拉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试点创建工作加快推进。

三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持续加大“导”的工作力度,深入开展践行“四条标准”思想教育,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四是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及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切实加大各领域安全管理,生产安全、道路交通、消防火灾等事故发生率持续下降。

(三)聚焦短板弱项大抓项目,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我们牢固树立“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的思路,聚焦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破解事关长远发展的瓶颈制约。

一是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着力提升项目工作水平。紧盯年度目标,成立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和投资督导推进专班,强化州级领导挂包指导县(市)项目投资工作机制,高强度、高密度、高频次调度推进项目投资工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制定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内和计划外两个方案,有效夯实全年项目盘子。

二是着眼打基础利长远,做深做实项目谋划。结合“十四五”规划和涉藏专项规划中期调整,加强项目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加强前期经费整合力度,奔子栏电站、香格里拉机场五期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德钦县城搬迁避让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切实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全力推进新香维二级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虎香二级、香乡二级、江西公路一期、德巴公路、香稻公路等推进顺利,有望在年内建成。丽香铁路哈巴雪山隧道贯通,年内可开通运营,届时大家可以乘坐动车参观游览迪庆的美好风光。

(四)立足资源优势大抓产业,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们立足迪庆得天独厚的旅游、高原特色农业、水能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高原现代农业、绿色能源等主导产业,产业投资比重提升至53.2%。

一是做好“土特产”文章,做特做精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青稞、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木本油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成功举办“松茸论坛”,香格里拉松茸的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持续巩固和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上半年,新认证绿色有机食品产品34个,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57亿元,同比增长3.3%。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动绿色能源、绿色矿业产业。狠抓工业调度,制定一企一策,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保障,乌弄龙、里底、梨园电站等重点企业生产有序,旭龙电站、托巴电站等重点能源项目加快推进,谋划部署光伏等新业态。上半年,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89亿元,同比增长52.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36亿元。

三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位推动、成功举办香格里拉讲坛揭牌暨首届论坛,着力守护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加大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力度,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深入实施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和旅游配套设施重点项目,总结推广特色民宿建设经验,全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主题文旅活动、打造节庆活动品牌、丰富文旅业态产品,成功举办巴拉格宗五·一音乐节、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大会、端午赛马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规范文旅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宣传营销,突出抓好客源引流、市场规范等工作。上半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07.22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110.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7%、92.2%,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99.22亿元,同比增长5.4%。

(五)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我们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统筹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上半年,到位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12.43亿元,开工建设涉农整合方案项目279个。接续实施农业现代化等系列三年行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等“三农”领域10个专项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强化联农带农帮扶机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5%、12.11%,实现持续增收。

二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完成《迪庆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扩展1.41倍,有序推进三县(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开工建设“五类”县城项目44个。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统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老旧街区改造等项目。高标准开展城市风貌管控,制定下发阳光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技术导则。

(六)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保障短板,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稳岗促增收行动,上半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9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156人。

二是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汇聚多方合力,与会泽县签订教育“组团式”帮扶合同,高标准筹建迪庆州第一中学,并实现招生办学。香格里拉职业学院挂牌成立,实现我州高等教育零的突破。

三是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州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维西县人民医院白济汛分院、香格里拉市人民医院金江分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利用对口帮扶机制,全力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狠抓新一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稳步推进迪庆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持续推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

四着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扩面、提质、增效,参保人数稳步提高。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力度,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以“一老一幼”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落实生育支持政策,积极推广“老年食堂”等服务措施,全州第一个公办儿童福利机构投入运营。

五是狠抓人才和科技工作。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制定高层次人才专项招引计划,建立迪庆籍在外优秀人才库。积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上半年新增云南省专家工作站3个,推荐认定国家“三区科技人才”73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42人。

(七)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我们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立足迪庆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迪庆发展的靓丽底色。

一是全面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责任制,精准落实生态惠民政策,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100%,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4.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4.79%。持续推进纳帕海、碧塔海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迪庆州滇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

二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迪庆。深入推进“绿美迪庆”建设,启动城乡绿化美化十年规划编制工作,上半年完成营造林17.29万亩、义务植树126.94万株,绿化面积65.7万平方米。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位推进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开展城市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全力推进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建设,目前已进入国家申报阶段。深入探索和拓展生态价值的转化路径,积极打造生态教育、生态旅游、生态健康等多元产业体系,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我们坚持在深化改革步伐、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格局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一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上半年,全州共承接指派事项4604项,网上可办率达99.72%,全程网办率达93.61%。

二是大抓招商引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外引内培”相结合,上半年到位州外资金30.06亿元、省外资金27.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68%。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加快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截至6月底,全州经营主体同比增长9.2%,较去年底净增2560户。

三是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协作,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6次,推动葡萄酒、松茸等优质产品出口,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5%。深化沪滇帮扶、省内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工作,争取到位帮扶资金2.61亿元。

与此同时,我们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持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模范践行“两个革命”,深入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实践活动,让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迪庆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各位媒体朋友,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坚守为民初心、守牢发展底线、加快发展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等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涉藏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两大工程、打好两场战役、实施两大举措、写好两篇文章、守牢两条底线、抓实两个专项、深化两个革命”的工作思路,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和边疆稳固四件大事,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迪庆篇章。

最后,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关爱迪庆,帮助我们讲好“迪庆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迪庆、走进迪庆!谢谢大家!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也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扎西德勒!

宗霞:

谢谢张卫东先生。

“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八个方面的生动画卷呈现了我们迪庆积极开好局的生动实践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迪庆的信心和决心。

接下来请记者朋友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今年是旅游业的复苏之年,香格里拉市文化旅游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请介绍一下。谢谢!

宗霞:

香格里拉方面的问题,请中共香格里拉市委副书记、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市长巨燕冬先生来回复。

 

 

中共香格里拉市委副书记、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市长巨燕冬答记者问

中共香格里拉市委副书记、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市长 巨燕冬: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一直关心、关注、关爱香格里拉各项工作的朋友们。

众所周知,世界的“香格里拉”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特色,同时更是我们发展最大的潜力。我们充分发挥“世界的香格里拉”这一金字招牌优势,立足市场和游客需求,按照世界的“香格里拉”标准,对标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四个一流标准”要求,聚焦“建成世界的‘香格里拉’和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任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市文旅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一是旅游市场强劲复苏。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香格里拉市旅游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1-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044.96万人次,同比增长61.61%(2022年8月646.5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1.21亿元,同比增长64.26%(2022年8月73.8亿元)。

二是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在深圳市、广州市举办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推介会和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大会暨哈巴雪山登山节旅游发展推介会、香格里拉讲坛揭牌暨首届论坛等活动;拍摄《香格里拉市文化旅游宣传片》、“局长为家乡代言”等宣传视频20余部,开展藏历新年、端午赛马节、巴拉格宗音乐节等特色文化活动40余场,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品牌得到有力提升。巴拉格宗、松赞林、虎跳峡等5A级景区和霞给藏文化生态园等3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纳帕海、阿布吉、独克宗古城、白水台等景区加快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提质升级。大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建设,继续打造香格里拉锅庄舞展演展示大赛及非遗技艺展示活动,公开出版发行《香格里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香格里拉民间谚语歌谣集萃》等4项保护成果,藏族黑陶、藏香、纳西族手工造纸、青稞酒、东巴鼓、木碗、唐卡、藏刀、藏族服饰、纳西族服饰、尼西情舞等非遗项目已初步实现与旅游体验、销售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逐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逐年增加。

三是市场管理持续规范。推进旅游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优,严格执行“30天无理由退换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制度等,牢固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工作,加大路检路查力度,不断提升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实现了旅游投诉持续下降,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的“一降三升”良好局面。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宗霞:

谢谢巨燕冬先生。

“世界的香格里拉”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的香格里拉。

请记者继续提问。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网记者:

请问,维西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宗霞:

有请中共维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龙新先生给大家作一个回复。

中共维西县委副书记、维西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龙新答记者问

中共维西县委副书记、维西县人民政府县长 黄龙新: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维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维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腹地,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完备,被誉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基因库,生态区位独特、生态功能重要,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突出重点,完善措施,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成功列入第7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级推荐名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重点开展了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责任、工作调度、考核评价、督导问责“四项机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督查清单,全面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我们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出台《维西县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系列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环境总体规划、“多规合一”等试点工作,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186人、三级林长198人,选聘生态管护员11132名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清河,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精准治污,高标准抓好生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工作,切实解决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Ⅰ类或Ⅱ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稳定,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多年保持为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保持全省前列。

四是强化系统保护,筑牢绿水青山生态屏障。我们坚持推进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工作,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完成义务植树1303万株、人工造林25.2万亩、森林抚育35.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2%,极大改善了野生动植物生长、栖息环境。最值得一提的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2003年仅有4群600余只,经过我们的全力保护,目前已发展到14个种群,数量接近3000只。

五是加快产业转型,积极培育绿色发展动能。我们坚持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有机特色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清洁能源为主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打生态牌、走生态路,依靠绿水青山创造生态财富。目前,全县有机特色农业已初见规模,“一县一业”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冰葡萄、糯山药、老黑谷、藏香猪、傈家乌鸡等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6个、认证面积达到30.18万亩,特别是维西糯山药、维西老黑谷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维西傈家乌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种质库。同时,生态旅游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也稳步发展,塔城镇启别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获得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和推广,全县绿色水电年发电量突破70亿千瓦时、产值达到20亿元,相当于节约210万吨标准煤,减少58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六是提升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绿美维西。我们坚持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建设,深入实施“绿美维西”、美丽县城和美丽乡村“百千万”示范工程,持续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群众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和美家园,先后获得云南省“美丽县城”“园林城市”“卫生县城”等称号。目前,县城建成区内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3.2平方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1%,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回答完毕,谢谢。

宗霞:

谢谢黄龙新先生。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维西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了贡献。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春城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春城晚报记者:

请问德钦县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举措呢?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德钦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宋青云先生来作回复。

 

 

中共德钦县委副书记、德钦县人民政府县长宋青云答记者问

中共德钦县委副书记、德钦县人民政府县长 宋青云: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德钦县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融的涉藏重点地区,居住着藏、傈僳、纳西等1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8%。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四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雪域高原处处绽放。

一是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刻认识在德钦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聚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率先喊响做实“拥护核心·心向北京”。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县委巡察、年度综合考评,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体系,开展线上线下宣讲3580场次、覆盖13.07万余人次。“越身处高原高寒就越感恩党的关怀温暖,越身处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就越要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抱得更紧,越是偏远滞后就越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德钦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和坚决行动。

二是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深入开展5轮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学习宣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五个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结合各民族传统节日、民族团结进步月等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做到县级媒体每天都有民族团结进步的内容播出,每月都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活动开展。建立健全学校思政课机制,抓实“开学第一课”,讲好高原农牧民学生生活辅助全覆盖等身边的感恩故事。持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学前学会普通话”成为基本素养。举办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德钦县第九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里祭祀活动暨高端论坛。大力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4个、省级16个、州级27个、县级28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58个。针对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德钦均有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的情况,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开展宗教领域“大走访”专项行动,加强宗教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每年定额安排宗教中国化费用,排查解决宗教领域问题隐患及困难诉求126个,持续提高宗教人员活动场所管理水平,共同团结奋斗的基础不断筑牢。

三是全力以赴推进各民族全方位互嵌融居。我们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以文化旅游为媒介,发挥德钦旅游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打造“香格里拉的坐标——德钦梅里雪山”弦子节、转山节、“格萨尔射箭节”等全国、全省知名品牌,不断扩大西当“舒古尼苏节”、红坡“民族团结节”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力,吸引全国各地各族群众积极参加,2023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50.99万人次,有力促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开展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民族团结进步书画比赛等活动,每年组织青少年学生代表赴中东部地区参加主题夏令营等研学活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见证祖国繁荣发展,2020年以来选送3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以协作交流为平台,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2022年争取帮扶资金5725万元,惠及全县5万多名群众,使全县各族群众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坚定了家国情怀。同滇西北八市(区、县)签订《滇西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完善联席会议、信息互通、互相学习机制,开展多边合作、多方交流,增进共同性。以互嵌式发展为龙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680人,完成技能提升培训3.4万人次,转移就业83284人次,引导各族群众走出大山、共享发展。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进城进镇安置530户、2440人,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基层“三交”更加稳固。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深入实施“三江腹地石榴红”工程,落实好“三项计划”,进一步从飘香的糌粑团中感悟“空前团结、空前强大”的祖国力量,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建设“彩云之巅”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地。

谢谢!

宗霞:

谢谢宋青云先生。

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雪域高原傲然绽放。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记者:

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的意见》,香格里拉市就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有何具体措施?谢谢。

宗霞:

有请中共香格里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巨燕冬先生来作回复。

巨燕冬: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按照《意见》精神,香格里拉市下一步将围绕“业态要新、品质要高、活力要足、服务要优、形象要好、底线要牢”的要求,实施促进旅游供给提质升级行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行动、旅游服务创优提质行动、构建旅游发展良好生态行动、推动旅游发展行稳致远行动等“六项行动”,认真谱写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做优文旅"融合"文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活态保护和价值变现的有效载体。我市将进一步充分挖掘好、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突出特色,强化创意,通过策划、包装、整合,通过“文旅+”“+文旅”与关联产业的整合,以香格里拉高原特色农业、绿色生态工业、民族传统手工业等优势产业嫁接文旅产业,着重产品改造提升,以增强体验为思路,开发较为成熟景区景点新增新产品、新业态。实现“到云南旅游一定会想到香格里拉,到云南旅游首先会想到香格里拉”这两个层次的目标。

二是做好文旅"提质"文章。坚持把生态和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香格里拉市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型。我市将引进和建设一批高端半山酒店、特色民宿,发展好徒步游、探险游、健身游等新业态产品,推动雪山、峡谷、草甸、河流、湖泊等资源整合、产品融合,增加高端旅游产品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推动全市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专项旅游等复合型旅游升级,消费结构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优化,把整个香格里拉建设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推动香格里拉文化旅游业向国际化、智慧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三是做实文旅"规范"文章。维护好世界的“香格里拉”这块金字招牌,离不开对旅游市场秩序的持续整治。我市将巩固好前一阶段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取得的成效,把整治进行到底,强化旅游综合监管效能,对不合理低价游、高额返佣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坚决斩断灰色利益链条,彻底改变"以购养游"的经营模式;对尾随兜售、乱摆摊点等旅游市场乱象,实行红黑榜、黑名单管理,持续营造文明、有序、安全、健康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全力塑造香格里拉绿色、诚信、公平、安全的良好形象。

四是做大文旅"推介"文章。产业发展离不开对外宣传推介。围绕树立香格里拉旅游整体形象和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两个重点,进行全方位、高密度旅游宣传,形成立体化、常态化的旅游宣传营销。通过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力量,形成传播优势互补,提升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对外传播力。依托香格里拉市多元历史文化、多类自然风光、多种民族风情,集聚创新要素,围绕打造全域、全时、全要素旅游大格局,明确主攻方向,突出招商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招大商、大招商,招大引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全市文旅发展后劲。

香格里拉市发展文旅产业有资源、有条件、有底气、有信心,我们将把香格里拉文旅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以更解放的思想、更科学的规划、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活力,让“流量”变“留量”“顾客”变“常客”“网红”变“长红”,以高品质文旅融合助力香格里拉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谢谢!

宗霞:

谢谢巨燕冬先生。

“业态要新、品质要高、活力要足、服务要优、形象要好、底线要牢”,我们正认真谱写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请问德钦县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还有什么工作打算?谢谢。

宗霞:

有请中共德钦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宋青云先生作回复。

宋青云: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德钦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用好“五个第一”机制保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有序高效规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一是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强大共识。我们深刻认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是践行领袖嘱托和省州要求的具体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赋予德钦的历史使命,切实作为关乎全局的大事来抓。在各类媒体平台设置专栏,持续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将全县各类文体活动、赛事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题,每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通过“看、听、演、学、研、比”等方式,不断掀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热潮。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打造了奔子栏镇、阿墩子社区、茨中村、民族小学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镇、单位。目前,成功命名省级示范单位23个、州级示范单位49个、州级民族团结之家示范户30个。

二是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物质基础。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保障,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真贯彻“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要求和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抢抓“三区三州”政策机遇,聚焦“两个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2018年在毗邻8县(市)中率先脱贫摘帽,各族群众实现了一步跨越千年。上半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18亿元,同比增长2.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865万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65亿元,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84亿元,同比增长3.0%。经济运行整体呈“三快三增一乏一减”态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达21071元、4808元;脱贫人口实现人均纯收入10458.47元,同比增长13.38%。我们积极探索体现德钦特点的创建之路,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赋予所有发展以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2022年全县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8.87亿元,占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84%,切实用看得见、摸得着、能共享的发展成果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参与感更加强烈。

三是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方法路径。我们紧密结合涉藏州县实际,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增强敏锐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列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从政治上、全局上高位谋划推进创建工作,制定出台创建工作方案和“十进”措施,持续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建立完善宗教领域管理服务“四联四创”工作机制,探索应用德钦县社情民意网格直通服务平台—“一呼即办”小程序,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员队伍,全县8个乡(镇)、49个行政村、485个村民小组均有民族事务工作人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反分裂反渗透的铜墙铁壁。目前,德钦县已连续四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2017年、2021年两次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扛牢了全国涉藏地区和谐稳定的鲜艳红旗。

近期,“迪庆州第14个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正在我县有序开展,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6个民族嘉宾相聚吉祥德钦、共话民族团结情谊。在我们举全县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关键时期,借此新闻发布会之机,热忱欢迎大家前来德钦旅游做客,亲身感受淳朴浓郁的民族文化,为德钦的发展添一把火、助一把力。

谢谢!

宗霞:

谢谢宋青云先生。

连续四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两次荣获全国综合治安最高奖“长安杯”,德钦县抓牢抓实、持续确保、有序高效、规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云南政协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政协报记者:

农村“两污”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重点问题,请问维西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有什么措施和成效?谢谢。

宗霞:

有请维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龙新先生作回复。

黄龙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生态优先、标本兼治、全域治理,着力抓好农村两污治理各项工作,为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主要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综合整治。针对县内大部分农村地区“两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我们突出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因素,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66个,并积极整合资金,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厕改造、村容村貌提升三大战役,按照“源头减量、村级转运、乡镇处理”的思路,建成农村卫生户厕25350座,投放农村垃圾焚烧炉20032个,乡级垃圾处理站14个、热解处理设施16个,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能力。

二是探索创新制度改革,破解运营难题。为管好、用活农村生活“两污”处理设施,我们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费制度改革,在全县创新推进“一角钱工程”,通过群众自筹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一部分、社会支持一部分的“四个一”模式,积极拓宽资金渠道,较好破解了乡镇“两污”设施运行、人居环境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和困难。

三是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确保常态长效。我们突出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地位,把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持续深化“激、拆、围、清、建、引、业、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八字要求,积极开展“最美城镇、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四美创建活动,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群众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当家人”。今年以来,全县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15563人次,清理村庄、河道、公路垃圾2979吨、畜禽粪污476吨,形成了“我的村庄我清理、我的家乡我维护”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良好氛围。

谢谢!

宗霞:

谢谢黄龙新先生。

生态优先、标本兼治、全域治理,加快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下面提今天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问题。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请简要介绍一下迪庆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目标和计划。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州长张卫东先生作回复,有请。

张卫东:

首先感谢新华社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下一步,迪庆州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奋力谱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全力抓好稳定“大事”。迪庆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下辖3个县(市)、29个乡(镇),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在全国全省工作大局中是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重点地区,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确保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责任。一直以来,国家和省都高度关心关注迪庆的稳定和发展,并持续给予特殊支持帮助,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提到了迪庆。

因此,我们将准确把握迪庆工作新阶段、新特征,深刻认识迪庆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要地位,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以稳定保发展。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部工作的主线,深化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认真实施“三江腹地石榴红”工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社区建设,继续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导”的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化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迪庆实践。

二是全力抓好发展“大事”。迪庆拥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马古道”四大世界级品牌,特别是自“香格里拉”落户迪庆以来,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同时,迪庆州境内生物、水能、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澜沧江、金沙江贯穿全境,水资源总量11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1650万千瓦,占全省总量的15%,已探明矿床矿点300余处,铜金属储量达60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松茸、羊肚菌等野生食用菌达147种,野生药用植物共900多种。但是,迪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也比较突出。

因此,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大抓资源经济的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着力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矿业四大主导产业,大抓招商引资,加大“外引”力度,主动服务企业,做实“内培”工作,着力构建主导产业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协同迭代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努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是全力抓好生态“大事”。迪庆地处“亚洲水塔”东南端,平均海拔3380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百余座,最高海拔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高6740米,为云南最高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有51.27%在迪庆,森林覆盖率达63.98%,生态红线占国土面积的63.26%,是长江、澜沧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被誉为天然动植物王国、天然高山花园、生物资源的基因库,是全国全省生物资源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因此,我们将立足生态优良这一核心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迪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提升和守护香格里拉品牌的关键,作为迪庆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和治理的力度,扎实推进绿美迪庆建设,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靓丽底色,增强绿色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四是全力抓好边疆稳固“大事”。迪庆地处云南省西北部,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云南通往西藏和四川的北大门,常住人口39.1万,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白、彝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9.4%,境内有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巴教等多种宗教流传。多民族团结聚居、多宗教和谐并存、多文化传承交融,孕育了迪庆丰富灿烂、多姿多彩、开放包容的独特区域文化。自古以来,迪庆就是“茶马古道”滇藏线的咽喉要道,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将深入推进“润心”工程,围绕全方位发展变化,推动各族群众始终坚定不移地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以更高标准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迪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同时,加快谋划推进滇藏铁路、滇藏高速、滇川高速等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着力发挥区位优势。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宗霞:

谢谢张卫东先生。

全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奋力谱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特别感谢张卫东州长带领他的团队为大家作出的生动展示和介绍。

今天的迪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旅游生机勃勃,生态环境绿色盎然,迪庆正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的迷人风采展示着它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和谐奋进之美。希望记者朋友充分宣传好、发布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并持续地关心迪庆、关注迪庆,传递发展的正能量,为迪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让我们共同助力迪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