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怒江实践

探寻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跨越之路
来源:云南日报          2023-01-09 09:02:01 【字体: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历史上一度是出了名的闭塞与贫困——“看天一条缝,看地一道沟;出门靠溜索,种地像攀岩”“住着木楞房,窝在穷山坡,缺钱又缺粮,两眼无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不断推进并取得决定性胜利,怒江州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闯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怒江之路。

绿色产业变成富民大产业。怒江州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交集团建设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加大科技攻关。发挥龙头企业、草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提升草果产业发展组织化水平。同时擦亮品牌,注册“天境怒江”等39个草果商标121个类别,围绕草果延伸为草果正气茶、草果猪肉酥、草果酱、草果香薰等多个品种,多方面满足不同市场和目标群体的消费需求。截至2021年底,怒江州草果连片规模种植111.4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40万亩以上,鲜果总产量近3.6万吨,产值3亿元。草果产业带动怒江沿边3个县(市)21个乡镇116个村4.31万户农户,覆盖人口16.5万人,户均种植25亩。如今,绿色草果产业已成为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此外,怒江州根据自身特点,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及林下产品的开发,截至2020年底,怒江核桃、花椒等木本油料产值达1.16亿元,草果、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产值达7.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林业收入从2015年的2015.04元增长到2020年的3242.53元,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

十万人大搬迁搬出新天地。怒江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76.6%的耕地坡地均在25度以上,垦殖系数不足4%,山高谷深、崎岖不平。且怒江州近60%的国土面积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人地关系非常紧张,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有告别山高谷深的环境,搬迁到更适宜生存发展的地方。“十三五”期间,怒江州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建档立卡搬迁任务为95859人,加上同步搬迁人口6081人,全州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达10.19万人,搬迁比例分别占到脱贫人口的三分之一,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比例如此之高的人口搬迁,在全国、全世界范围来看,都较为罕见。集中搬迁安置点分散在各个集镇和交通沿线附近,怒江州让居住在深山区的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搬进城镇,更好地拥抱现代生活,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随之显著改善。

着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怒江的生态区位重要,生物种类丰富,生物区系关键,战略地位特殊,生态文明建设极其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怒江州首创了“怒江保护与开发立体建设”模式,把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对象区分为不同的三个类型:山顶生态完好区,半山生态脆弱区,河谷生态恶化区。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策略,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进行生态修复。通过群众搬迁下山,生态修复上山,让群众摆脱贫困,让原居住地生态脆弱区得以休养生息。2020年,怒江州成功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

怒江大峡谷里党旗高扬。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进程中,怒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先锋模范党员。党旗高扬,成为怒江大峡谷最为耀眼的一抹红。曾经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担任乡镇党委书记9年之久的普米族干部杨子昌,在水电移民、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中,率先倡导恢复了背包上山下乡的党的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高德荣,曾任贡山县县长,直到今天,贡山人民、怒江人民仍然亲切地叫他 “老县长”。作为一名独龙族党员领导干部,高德荣始终心系家乡脱贫致富,为独龙族群众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实现同步小康做出了不懈努力。

谱写乡村振兴的美好开篇。怒江实现了从天堑变通途、由贫困到幸福的历史性跨越,共同谱写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开篇。它的启示在于:一是做特做强绿色产业是关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地制宜以发展绿色产业为引领,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改善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大规模人口从生态脆弱的深山区迁入城镇,大大减轻了迁出地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利用退耕还林的政策对陡坡地进行生态修复,防止水土流失,不断筑牢高黎贡山生态安全屏障。三是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探索安置点搬得来、稳得住、能就业等体制机制;推行安置点党组织和驻点工作队帮扶机制等,为民提供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四是锻造出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层干部队伍。在脱贫攻坚中,怒江干部发挥基层战斗堡垒的强大引领作用,翻山越岭,走村串寨,形成了可歌可泣、闻名全国的“背包队”精神,为后续的乡村全面振兴锻造了干部队伍,积累传承了勇毅前行的丰厚精神财富。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