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省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专题文件
【字体:
来源:云南日报

关于云南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0年5月10日在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云南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今年前4个月工作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10.5%,城镇新增就业53.4万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36.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4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全省经济发展呈现不少新亮点。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达到2.32万亿元,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6%,形成投资、消费“双拉动”新格局。能源、烟草“双强支撑”新格局加快形成。三是发展动力持续提升。为实体经济降成本1350亿元。“营商环境提升年”、“一部手机办事通”取得积极成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并挂牌。四是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成效显现。全面启动“美丽县城”建设,省政府命名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怒江美丽公路主线通车。五是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增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任务基本完成,33个贫困县申请摘帽。90个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000公里,高铁里程达1105公里。综合能力达标县级医院达106所。重点抓了7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狠抓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工作指导方案等系列政策。投资补短板效应持续显现。我省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和投资完成等情况较好,被国务院纳入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激励名单,将获得相应奖励支持。“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完成投资1246.6亿元。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0.3%、11.7%和6.1%。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复兴号”动车首次开抵中越边境国门口岸。渝昆高铁云南段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投运天然气干支线管道2010公里。滇中引水工程抓紧推进,新开工重点水源工程63件。市场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建成橡胶、食糖、玉石珠宝、茶叶和咖啡5个特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网络零售额增长30.1%,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增长10.6%,农村网络零售交易额增长36.4%。

(二)着力以问题为导向攻难点,三大攻坚战取得重要进展

精准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27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5%。“十三五”期间,国家下达我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99.6117万人安置房已全部完工达到入住条件。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监测的33条黑臭水体整治消除率为100%。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2.8%和96.8%。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98.1%。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推进。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地方政府债务率逐步下降。

(三)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步伐加快

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利用绿色能源优势引领绿色制造发展,绿色铝硅产业布局基本完成。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绿色铝硅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3%、26.9%。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8亿人次、增长17.4%,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11035.2亿元、增长22.7%。新增14户国家A级物流企业,5A级物流企业达7户。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取得积极进展。“绿色能源牌”方面,绿色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分别达84.1%、92%,全年发、用、送电量分别增长6.7%、7.9%、5.4%,省内用电量占比提升到52.3%,实现了我省从发电送电大省向发电用电大省转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42.9%。“绿色食品牌”方面,新认证“三品一标”1525个,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20个、特色县20个。“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国家级和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成效显著。“数字云南”建设迈出新步伐。成功举办首届“数字云南”区块链国际论坛。建成5G基站1342个。“一部手机”系列产品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传统制造业改造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3个100”、2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50个重点技术创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四)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扎实推进

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出台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指导意见。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优化生态保护红线。“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创建规范有序推进。出台“美丽县城”建设配套政策文件。兑现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奖补资金25.5亿元。美丽乡村和美丽公路加快建设。全省91%的乡、镇镇区和92%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62%的乡、镇镇区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完成营造林715万亩。“厕所革命”深入推进。新建、改建城市公厕1050座,消除城市旱厕1222座,改造提升乡、镇镇区公厕3005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2%。

(五)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推进。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州、市达8个。实施玉溪市、普洱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9%。新开工建设海绵城市53.68平方公里、燃气管网529.1公里,新建污水配套管网554公里。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创建国家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23个、省级示范村300个。粮食总产量达1870万吨。96个县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六)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建设强力推进。534个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和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积极推进。市场主体数量达325.2万户、增长10%。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1+1+X”国资监管和国企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完善,省内交易电量达1045.4亿千瓦时。全年分两批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幅达22%。全省139个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景区降低门票价格,总体降价水平达32.7%。开放型经济持续加快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中缅经济走廊论坛。中越500千伏电力联网项目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余额突破5000亿元。推动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合作建设。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明显提高。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实施民营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新增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113户,新确定100户省民营小巨人企业。“万企上云上平台”全面启动。民营经济户数突破300万户。

(七)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就业和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失业人员再就业15.3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5%、调查失业率5.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238元、11902元。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7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4.33%。23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和71个州、市分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上线运行。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实施150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县乡村体育基础设施覆盖率分别达97.7%、75.7%、92.9%。开展以送戏下乡为主的惠民活动演出1.4万余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实施《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昆明市、红河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部署,及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出台稳定经济运行22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7条等措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云南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云南放在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到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取得新进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强化举措补短板、调结构、添动力、强动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领域,实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行动计划。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认真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抓紧编制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二)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巩固防控成果。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加快构筑多层次全方位防控体系。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边境防线,加快“边境小康村+高科技”建设。精准抓好内防反弹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抓好稳定经济运行22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7条等措施落实。坚持把保居民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保基本民生,及时启动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政策,保持市场和价格稳定。保市场主体,加快落实惠企稳企一揽子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保粮食能源安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煤电油气生产保障和稳定供给。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协同推进复工复产达产,疏通堵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强化各级财政支出责任,进一步规范和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化财力保基层运转。扩大有效投资、降低疫情影响。加大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实施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加快推进铁路“补网提速”,加快推进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快滇中引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新开工50件重点水网工程。新建1.8万个5G基站。加快5个国家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滚动实施“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计划,加大用地、林业、环保、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提振消费、增强市场活力。加快疫情后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促进餐饮、住宿、娱乐等消费。繁荣商圈提能升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消费新地标。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支持建设餐饮加工配送中心等。鼓励发行消费卡(券)、节假日燃油电子消费券。拓展市场、稳定对外贸易。加快边贸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开展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打响“网上南博会”品牌。抓实“永不落幕的南博会”企业入驻等工作,扩大跨境电商覆盖面。

(三)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确保剩余9个贫困县、429个贫困村、44.2万贫困人口上半年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加大对因疫情返贫致贫群众的帮扶力度。决战决胜易地扶贫搬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启动重点区域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行贷款企业名单制管理和针对性授信。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步伐,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施好绿色能源战略,科学谋划“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电网改造和智能电网等“新基建”建设,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云南能源国际枢纽和能源交易中心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利用云南绿色能源优势,引领和推动绿色、先进制造业发展,落实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建设,推动一批绿色铝硅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推进世界一流“三张牌”融合发展。“绿色能源牌”方面,加快绿色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天然气支线管网、储气设施建设,加快昭通页岩气开发利用。“绿色食品牌”方面,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加快推进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功能,加快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出一批省内精品旅游线路。大力推动数字经济赶超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5G、数据中心、高速宽带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抓好《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快推进滇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启动云南省实验室建设。调整完善引导研发经费投入政策。

(五)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全力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守边固边工程。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00万座以上。引导农村承包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以昆明为中心的1小时现代化都市圈。抓紧落实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取消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切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出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实施意见。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动玉溪市、普洱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加快实施洱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规划。

(六)坚持以重点任务为牵引,全力推进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争创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完成营造林600万亩以上。积极推进“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评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加快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云南特点、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特色小镇。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确保完成“十三五”节能目标。完善促进绿色生产生活的政策设计。推动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七)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推动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积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中介机构服务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等清理整治。深化“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落实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抓好我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弃水电量消纳试点实施方案落实。建立和完善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季节性差价等机制。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和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继续推进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年新增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100户以上,动态培育100户民营小巨人企业。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加快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高质量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云南园、昭通滇粤产业园建设。

(八)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全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着力提高收入水平。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完成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质改造100个公办养老机构。新建67所、改扩建66所普通高中学校。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建设昆明市国家级和滇南、滇东北、滇西及曲靖4个省级区域性医疗中心。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规划,实施新一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120个。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2020年5月19日,云南日报)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