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省委、省政府联发文件
【字体:
来源:云南日报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结合云南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工作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实现知行合一,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建设实践导向、理论支撑、五育融合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打造具备理论讲授、训练带教、实践指导能力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完善保障机制,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建设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崇尚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全面推进劳动教育体系建设

(一)理解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二)强化课程实施。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优化中小学课程设置,修订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鼓励各地各校和劳动实践基地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中小学各科课程和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要深度挖掘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

(三)健全评价机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修订初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完善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校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作为入队、入团、入党的重要参考。

三、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一)开展校内劳动。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结合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要求,制定学生校内劳动清单,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环境卫生、绿化美化、食堂劳作、班务整理、公物维修、厕所清洁、勤工俭学等劳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养殖,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区”。创建劳动技能教室,开展手工制作、木工、金工、电器维修、创客教育等活动。建立劳动实践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技展演等活动。各高等学校要组织开展宿舍文化节,加强学生宿舍规范化管理,开展“文明宿舍”、“党员示范宿舍”等评比。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开展助研助管助教等劳动实践,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活动。

(二)引导家务劳动。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弘扬优良家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的事情帮着做,每年要求孩子学会1—2项生活技能。根据孩子身心特点,制定家务劳动清单,让孩子参与整理内务、做饭、洗碗、洗衣、扫地、修理等家务劳动。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劳动,鼓励孩子勤工俭学。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三)组织校外劳动。学校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农业、工业、科技、生态、法治、旅游、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每所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少于1个,每个班级每学期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不少于1次。组织学生参与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校外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验职业角色,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等,为大学生日常参与校外劳动提供更多机会。

(四)参与公益劳动。学校要在各类公益劳动中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强化公益劳动项目的规划设计意识,引导学生对项目过程进行整体构思,不断优化行动方案。以学校、班级或团队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河湖保护、打扫卫生等公益劳动,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为公众谋利益的良好思想品德,推动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倡导社会新风。

(五)鼓励志愿服务。学校要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坚持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在环境保护、健康卫生、文化教育、大型赛会、交通治安、扶贫助困等领域,与社区、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开发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定期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学校党组织、群团组织要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

(六)培育劳动文化。学校要将劳动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地方发展史、行业发展史、学校发展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和素材,用身边事身边人增强劳动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组织开展新时代劳动榜样进校园活动,让师生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紧扣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劳动实践教育。

四、不断提升劳动教育保障能力

(一)丰富实践场所。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城镇地区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勤工俭学基地、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标准,逐步建好配齐学校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

(二)提升队伍素质。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建强劳动教育教研队伍。推动中小学、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采取灵活的聘任和报酬支付方式,设置劳动教育特聘教师岗位,吸引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和能工巧匠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凝聚一支社会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高等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纳入现有教师培训计划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兼职教师承担劳动教育工作要计算工作量。

(三)加强科学研究。构建劳动教育研究平台与体系,将劳动教育研究纳入科研立项项目,深入研究劳动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等内容,为劳动教育提供学理支撑。注重研究劳动教育中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模式,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组建劳动教育科研团队,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研。

(四)健全投入机制。各地区要统筹上级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支持社会力量捐资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五)强化安全保障。各地区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部门参与、全面防范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加强劳动安全教育、演练及实训,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合理设计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科学评估劳动实践的安全风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学校应当按照规定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引导家长根据自愿原则购买有关保险,分担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发生的意外风险。

五、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推进、教育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教育部门要明确负责劳动教育工作的内设机构,并加强人员配备,确保劳动教育的组织开展。农业农村、国有资产监管、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和旅游、体育等部门要推动本系统企事业单位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和服务。妇联等部门要宣传和倡导家庭开展好劳动教育。精神文明、民政、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和单位以及各类社会组织要共同支持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其他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和政策要求,为劳动教育提供支撑保障。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劳动教育需要,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作为劳动教育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本校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督导评估。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督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高等学校分类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奖惩被督导部门、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将支持学生劳动教育情况纳入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事项。开展劳动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检查,强化反馈和指导。

(三)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劳动教育课专任教师管理要求,保障劳动教育课专任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劳动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遴选机制。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宣传一批劳动教育示范区、示范学校和先进个人。

(四)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推出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和融媒体产品,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2020年11月13日,云南日报)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