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省政府办公厅文件
【字体: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
“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政办发〔2021〕62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2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云南紧紧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是我国气象事业从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到全面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的关键时期,是云南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推进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规划好“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蓝图、全面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对于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云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云南省气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紧扣气象强国建设目标,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阐明了“十四五”云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发展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丰硕。

(一)气象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省部合作协议,双方加大了对云南气象事业的投入,中国气象局累计投资达7.12亿元,省财政累计投资达4.35亿元,有力保障省部合作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落实。气象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省气象部门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6项、发表科技论文531篇、出版论著20部,获得64项软件著作权、18项成果专利授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全省气象科技人员中有正研级高级工程师35人、高级工程师318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达到60%。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强化全省气象部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层层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省气象部门5个单位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77个单位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气象业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建成由3323个地面站、5个高空站、11个国家天气雷达站、3个风云气象卫星直收站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网,初步搭建了高原特色农业、生态、雷电、交通、旅游等应用气象观测站网。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化运行,预报产品最小时间分辨率1小时,最小空间分辨率3千米。全省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大幅提高至88%,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35分钟。建成气象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初步建成数算一体的云南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与省级业务系统融入对接,数据、算力、算法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数据传输、处理时效由原来的分钟级提高到秒级。16个州、市气象局改建完善了基础设施,112个县级气象台站达到气象现代化建设标准,新增业务用房面积近3.5万平方米。

二、“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和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气象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支持云南气象工作,在省部共推下,云南气象事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群众生产生活与气象服务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公众关心关注气象信息,我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对气象服务提出新要求,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新需求和新空间,我省气象事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二)面临挑战

我省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影响,气候复杂多样,给气象工作带来挑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省气象事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观测站网布局和观测能力有待提高,与面向地球系统观测扩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复杂山地天气实况的精准反映能力不足,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不高;气象服务产品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气象服务精细程度有待提高;气象信息网络和数据支撑能力不足,距离服务保障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观测体系、预报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加快形成我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和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提供一流气象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和体现在气象事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发展气象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统筹配置气象科技资源,深入推进研究型业务建设与发展;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气象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激发创新活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动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产品、丰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益,打造高质量、高效益、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云南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益取得新提升。

——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一中心两基地’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研究型业务布局进一步优化,科研与业务融合发展局面基本形成,气象人才队伍建设达到新水平,人才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达到新水平。综合气象观测初步实现站网覆盖更全、装备精度更高、数据分辨更细、产品应用更广,地面气象监测站平均间距达到10千米。预报预警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智能业务平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无缝隙、智能型预报业务质量稳步提高,气象要素预报准确率较“十三五”提高3—5个百分点,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0%以上,强对流预警信号时间提前量达到40分钟。云南气象信息网络支撑及安全防护能力逐步提高。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具有云南特点的气象灾种预报预警和气象服务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气象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气象服务我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成效更加凸显,保障我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更加有力,面向南亚东南亚气象服务保障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2分以上,全省人工增雨(雪)作业可保障的区域面积达到28万平方千米,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达到3.2万平方千米以上。

——边疆气象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新提升。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气象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加强。

四、构建开放协同、独具特色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着力提升灾害性天气客观识别和智能预报、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气象+特色产业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等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期我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引领和人才支撑。

(一)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面向业务需求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建立以团队绩效管理为核心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赋予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绩效分配权。探索实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建立科技资源统筹机制,完善气象科技评价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收益分配机制。

(二)加强气象预报预警核心技术攻关

强化天气气候机理研究,发展智能数字预报技术。开展极端天气、中小尺度灾害天气、多尺度气候、青藏高原影响等机理研究,加强对气候变化规律、机理和影响的研究。深入认识横断山区局地强降水和昆明准静止锋的演变规律、形成机理及可预报性,重点突破暴雨、强对流、降水相态客观定量预报技术;完善全球和区域高分辨率模式产品靶向检验评估和客观订正方法;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基于雷达卫星资料的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雷电、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智能化分钟级滚动更新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构建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以及重大气候事件、异常气候的客观化、概率化预报,重点加强干旱、洪涝客观定量化监测预测、风险预估和评估技术研究。

发展网格化灾害风险预警、影响预报业务。发展致灾临界气象阈值指标和风险识别算法,建立和完善网格快速识别气象灾害对服务对象可能出现的风险危害预估和评估技术。发展以中小河流流域、山洪沟、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和农田渍涝等为重点的网格面雨量监测预报技术,推进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由统计模型向水动力驱动模型转变。

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技术。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需求,面向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植被、水体、大气环境因子定量化监测和污染物扩散影响研究。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强化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构建适用于云南省独特地理和气候条件生态气象“核心算法”。强化气象灾害智能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技术研究。开展云南气候容量评估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等定量影响评估技术研发。开展气候变化对云南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云南重点生态区生态气象条件评价与未来变化研究。

(三)推进云南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研发

建设云南省人工影响天气科学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和相关规划项目,建设大理洱海人工增雨作业试验示范基地、曲靖人工防雹作业试验示范基地、弥勒人工影响天气效益研究基地,开展增雨防雹作业条件识别和催化等关键技术攻关;基于雷达、卫星、雨滴谱、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开展人工增雨防雹效果物理检验和统计检验技术研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产品释用研究。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和精准作业水平。

(四)壮大气象科技人才队伍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人事人才政策,牢固树立人才是气象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我省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为主导,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制定并实施云南省气象部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与中国气象局“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各层次梯队有机衔接,加快培养选拔省级气象领军人才、首席气象专家和青年气象英才,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激励气象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充分激发全省气象部门气象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科技人才的精准引进和有序流动。

强化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干部队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班子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大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干部培训,加强党性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培训。聚焦我省气象事业业务科技重要关键领域,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完善团队协作机制,优化团队管理激励机制,健全团队考核评估机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树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发挥岗位聘用的激励作用,推动业务、岗位、人才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五)建设“一中心两基地”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集合省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相关高等院校资源,建设大气科学领域区域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开展山地高影响天气机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评估与订正、智能预报等气象核心技术攻关以及重大应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等工作,推动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的科学认知水平和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气象科学辐射中心。

进一步加强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围绕国家气候观象台“一站四平台”的功能定位,提升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监测能力和研究水平。发挥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作为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的作用,开展新型观测装备业务应用试验。立足于川滇区域水分循环过程及其高原边缘带生态综合观测区,完善高山剖面、农田、洱海的立体综合观测布局,拓展观测项目,提高观测能力,联合开展综合观测试验,支撑青藏高原东南缘低纬高原复杂地形下的山地气象科学研究以及水、热、碳通量交换的监测评估。围绕复杂地形区气象要素高时空分辨率监测及精细化特征研究、非绝热加热监测及其对周边天气气候的影响研究、西南季风水汽输送关键区水汽监测及其变化特征研究、区域生态气象监测及服务等4个方向,建立由国家级、省级和台站人员组成的科研创新团队。

加快推进昆明准静止锋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弥勒)建设。把昆明准静止锋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弥勒)打造成为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具有区域天气研究代表性的科学观测试验和综合研究平台。重点针对昆明准静止锋,规划构建覆盖昆明准静止锋云南省内活动区域的“1站2网”,建立并形成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的专项立体化综合气象监测网,开展昆明准静止锋活动区域的灾害性天气研究试验,为提高我省东部地区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基础支撑。

(六)强化气象科普宣传

提升气象科普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气象科普宣传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互联网+”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完善气象科普宣传业务系统。结合地方需求,推进全省气象科普实体场馆布局与建设。

形成气象科普工作合力。完善气象科普管理机制,推进科研、学术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加强气象科普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气象科普创作能力。充分发挥气象学会社团组织作用,探索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普合作。推进高质量的气象科普活动和品牌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

五、构建面向需求、立体精密的气象监测体系

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观测站网布局,实施精密监测能力提升工程,补齐监测短板,填补监测盲区,发展应用气象观测,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强化运行保障能力,健全观测业务体系,着力提高我省气象综合监测精密水平。

(一)优化综合观测站网布局

完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加强关键区、重点区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实现六要素自动气象站乡镇全覆盖,有效填补自动气象站观测要素空白,提升自动气象站观测性能,使空间范围和观测要素更加切合气象服务需求。针对地形复杂、易灾偏远乡村,增补小型化、轻维护的自动气象站,提高暴雨、山洪、泥石流等主要灾害的气象监测能力。

完善天气雷达监测网布局,提升雷达探测覆盖率,增强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主动融入国家建设规划,推进国家天气雷达建设。推动在洪涝灾害敏感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开展雷达观测产品研发与应用研究,进一步提高我省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精细化监测预警能力。

完善空基观测站网布局,推进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建设,落实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推进常规气球探空系统升级为北斗自动探空系统。针对滇中城市群、昆明准静止锋等关键区,发展由风廓线仪、微波辐射计、激光云雷达、卫星导航气象观测(GNSS/MET)等构成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提高气象要素的垂直监测能力。

完善全省雷电监测网布局,补充建设三维闪电定位设备,进一步提高我省雷电灾害易发区、重点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防御的针对性,增强雷电灾害防御服务保障的精细化水平。

加快空间气象观测系统布局,推进电离层测高仪和全天空气辉成像仪建设。升级完善风云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建设完善风云气象卫星腾冲测距站。

推进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能力建设。推进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和香格里拉国家大气本底站业务能力建设。推动申报建设2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开展温室气体观测,为提升云南碳中和监测评估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开展高原山地无人机观测试验,利用无人机观测,发展复杂地形气象观测能力、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气象观测能力。

(二)推动生态气象监测网建设

完善典型生态系统的地面生态气象观测,在滇西北高山峡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区、滇东南喀斯特地带水土保持区、部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建设通量观测系统和植被及物候自动观测系统。选择代表性强的均一生态下垫面,建设高光谱辐射观测系统,为陆表生态气象观测和卫星遥感生态观测地面真实性校验提供有效手段。在迪庆建设冰川、冻土和积雪自动观测设备。制定完善《云南省高原湖泊生态气象监测网规划》,围绕高原湖泊生态保护需求,完善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陆生态气象观测网。

持续推进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加强卫星遥感监测在我省生态气象监测中的运用,建立完善面向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城市、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卫星遥感监测评估业务,推动以卫星遥感生态监测为主、地面生态气象观测为辅的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建设。

(三)发展应用气象观测业务

拓展高原特色农业、交通、旅游等应用气象观测站网建设。优化农业气象观测站布局,在烤烟、茶叶、咖啡、花卉、云药、云果等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密布设站点,增加观测要素,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在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建设遥测式区域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和作物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更新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部分老旧设备,新建蒸散发观测系统。对运行超过8年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进行升级迭代,新建89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实现全省129个县、市、区自动土壤水分观测全覆盖,在常年易旱农业区域分海拔加密布设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设备,满足干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需求。根据交通、旅游等行业气象服务需求,推进全省高速公路沿线交通气象观测站建设,在重点旅游风景区建设景区自动气象观测站。

(四)强化装备运行保障能力

提升省级技术装备计量检定、故障诊断维修、技术支持、观测数据质量检验评估能力。强化州、市对一线观测业务的技术装备保障,气象计量职责向州、市延伸。提升县级观测设备现场维修、维护能力,做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运行保障。加强新建地面观测装备计量校准和现场核查能力建设。

推进国家天气雷达双偏振技术升级,积极申报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示范应用,提高天气雷达观测速度和多参数获取能力。有序推进各类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卫星导航气象观测(GNSS/MET)等业务装备迭代更新。

强化基层气象台站业务基础设施对观测业务运行的基础保障功能。优化基层气象台站业务运行环境,解决探空站涉氢设施老旧、功能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六、构建智能数字预报新业态、发展无缝隙精准气象预报体系

以智能数字为特征,着力提升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估与客观订正、灾害性天气客观识别和智能预警、气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实施云南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无缝隙预报业务产品体系,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度,完善预报检验评估业务,为精细气象服务做好支撑。

(一)发展无缝隙预报业务

完善降水和温度实况产品实时检验评估业务,提升业务应用能力。建立从分钟到年代际的无缝隙智能预报业务,通过分钟级降水预报能力建设,提升强降水预警的准确率和时间提前量,建立1千米、逐小时更新的快速循环同化系统,发展快速滚动更新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实现强致灾性天气预警精细到乡镇(街道)。提高中短期模式产品解释应用能力,提高预报准确率与精细化水平,实现0—10天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1千米,时间分辨率1—3小时。建立延伸期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实现11—30天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5千米,时间分辨率12小时。提升气候预测产品应用能力。发展多领域融合的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业务。推进水文、生态、环境等专业预报业务发展。

(二)建立集约高效业务流程

基于智能预报业务平台,建立滚动制作、实时同步、协同一致的业务流程,完善省级集约、州市关键点补充、省—州市—县三级预警信息协同和业务应用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优化岗位设置,实现多层级多业务岗位共在“一平台”上操作、共织预报数据“一条链”的业务运行流程。建成以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为主线、以检验评估为导向的自动—智能预报业务技术流程。

(三)建设智能预报业务平台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采用“云+端”技术架构,建设由“运行支撑环境”、“智能化客观预报系统”、“智能预报预警系统”、“智能产品加工制作系统”、“预报产品池”、“预报预警产品检验评估系统”、“气象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等7大模块集成的、满足我省现代预报预警业务需求的智能预报业务平台。持续推进云南智能预报平台迭代升级,实现预报业务向客观化、自动化、数字化、全程安全监控全面升级。提高预报多层级多业务岗位之间的协同能力,提高智能网格预报多时效多气象要素产品的制作、发布能力。提高智能网格灾害性天气预报及诱发次生灾害风险预警的可视化表达及语义识别提取能力。

(四)健全预报业务全链条检验评估体系

以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为主线,站点和格点相结合,完善传统站点预报检验业务,建立多源融合降水和温度实况分析产品、模式产品、客观预报产品、预报预警产品全流程检验评估业务,建立以检验评估结果为导向的预报质量改进技术流程,提升预报偏差成因分析和订正能力。强化有产品必有检验的业务管理,落实各级检验评估职责和省级业务单位检验评估系统开发工作责任,加强上下联动和检验评估结果的快速反馈,实现检验评估结果在云南智能预报平台实时共享。

七、构建集约、安全、智能的气象信息体系

以构建云南气象大数据、建设云南数字气象基础设施、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为重点任务,实施气象信息化工程,着力打造集约、安全和智能的云南气象信息体系,提升气象大数据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支撑能力,全面支撑气象业务转型升级。

(一)构建云南气象大数据系统

强化气象大数据收集。利用地面宽带、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数据通信技术,实时获取综合气象观测网的陆、海、空、天基观测数据。加强纸质气象档案拯救与数字化利用能力建设,完成历史纸质观测记录的数据提取。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加强生态环境、水文、民航等行业数据收集共享。健全气象数据汇交机制,推动社会化气象观测数据获取。

建立高质量气象大数据资源。推进完善“采集—平台—应用”全流程气象数据质量控制,建立全省高质量、统一的气象大数据资源集。开展气象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研发高分辨、高质量的气象数据产品。开展全省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制作历史数据集。开展复杂地形下天气实况分析技术的研究,优化复杂地形下降水多源融合及实况分析技术,完善云南实况分析产品。加强行业基础信息“一张图”应用支撑,集成地表覆盖、农业气象等基础信息,实现在线精细化地理信息服务。

规范气象数据管理。建立健全气象数据管理办法,加强气象数据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强数据质量保障,实现数据质控与业务需求无缝对接。强化气象数据有关权益的保护,实现统一归口的数据管理,建立完善气象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依法有序自由流动等制度,深化高价值气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气象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完善云南数字气象档案馆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保管能力。

(二)完善云南数字气象基础设施

强化“云+端”的基础设施能力。持续扩充、增强气象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数据中心资源,建设集约布局、保障有力、绿色低碳的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形成气象基础设施一朵“云”。融入国家空天地海立体化网络,增强我省气象信息网络通信能力,提升云南气象业务网省—州市—县带宽,升级省级业务互联网带宽,更好支撑“端”应用以及全省数据收集与服务。推进省级业务系统集约整合和融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推进省级业务系统与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的融合,实现各项业务全流程监管,促进数字气象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

健全整体防控的信息安全体系。加强备份能力建设和智能化监控运维,降低核心技术和关键数据的对外依赖风险,全面提升气象业务安全。加强省、州市、县三级网络安全架构标准化改造和规范化管理,与业务系统同步建设整体防御、智能防控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基于数据唯一标识的气象数据产权管理,推动气象数据有序流动与合法依规使用。组建网络安全攻防队伍,增强全省协同防守能力,支撑日常网络安全的监测处置、指挥调度和协同联动,构建气象行业联防联控体系。

(三)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推动气象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气象数据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面向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需求,深度融入数字乡村建设。围绕提升政府治理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加大气象数据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用,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基于物联网、新通信技术、北斗系统、卫星通信网等数据通信和传输技术,丰富气象数据获取渠道,提高气象信息服务保障能力。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支撑和智能应用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中的深入应用。

八、构建服务地方发展、普惠精细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立足我省实际,持续建设和完善全国一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能力,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一)夯实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构筑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

组织开展全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全省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数据库、定量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管理业务流程,建设集重大气象灾害事件监测、灾害风险预估、影响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云南省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客观分析全省各地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科学预判气象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支撑。

加强滇中城市群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深化对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运用,研发滇中城市群气象服务保障系统。深化气象部门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巨灾保险中的应用。

建设云南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系统,提升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细化水平。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在重点水库、干旱地区、森林火险高危区、粮食生产和烤烟种植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增加库塘蓄水、抗旱防雹减灾、森林防灭火、农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重点建立健全暴雨红色橙色预警涉及的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停工停业停课机制。

2.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信息基础资源池,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新通信、遥感等技术,为各涉灾部门灾害管理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提升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综合风险分析与预警决策能力。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云平台,拓展发布手段,健全标准体系,提高预警信息接收时间提前量,提升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能力。

依托新通信技术,构建融媒体气象服务融合系统,将应急广播系统分批接入云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预警信息多渠道多形态发布。提升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3.提升决策气象智能化服务能力

研发基于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气象服务产品,推进应急决策气象智能化服务能力建设,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平台,提升精准高效的决策气象服务能力。

4.提高农村气象及次生灾害防御能力

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乡村气象灾害监测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行政村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健全乡镇信息服务站,统筹建设气象信息员、社区网格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等“多员合一”的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试点建立乡村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标准及防御重点区域管理制度。继续推进农村防雷减灾示范工作,完成全省农村防雷减灾示范点建设。

(二)保障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1.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

加强防灾减灾型、生态修复型、环境改善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完善云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建设。

强化高原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在云烟、云果、云粮等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重点区域和重要农事季节等关键时间节点,加大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力度,强化动态监测和区域联防,减轻灾害损失。

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我省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区、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态屏障区、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态屏障区和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干热河谷地带、东南部喀斯特地带“三屏两带”及旅游景观保护区、九大高原湖泊和重要河流水源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区的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常态化、专业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发挥其在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库增蓄水、森林草原防火灭火等方面的作用。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增加高性能增雨飞机,扩大增雨作业影响区范围。加强机场对飞机作业的保障能力,推进滇西、滇南、滇中驻地专业保障基地和设施建设,提升精准催化、实时通信、专业保障水平。合理优化作业点布局,在雹灾多发区、高原特色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区增设地面固定作业点。推进省、州市、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建设,提升指挥调度和区域联合作业水平。根据气候趋势预测和天气过程预报,提前研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求和条件。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作业能力。加强作业装备和弹药购销、运输、存储、使用等安全管理,依法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备案和培训,落实空域申请、作业安全保卫、作业站点巡查等工作制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现有地面固定作业点安全等级,推进火箭、高炮、烟炉等作业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更新改造,淘汰落后和老旧火箭、高炮等装备,推进作业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物联网、智能识别、信息安全等技术,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实现对作业点、作业装备、弹药库的远程监控和实时风险监控预警。完善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地方相关标准,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2.完善生态气象业务系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

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能力,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业务服务流程,制修订相关业务服务规范标准。整合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香格里拉大气本底站等生态气象地面观测数据和多源遥感数据资源,扩展云南省生态气象服务大数据。完善省、州市、县一体化生态气象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及预报预警。

3.提升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科技支撑能力

建立云南温室气体观测基础数据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温室气体观测、标校、质量控制方法和流程。组建相关研究团队,开展区域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固碳释氧服务能力的评估技术研发,形成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的气候评估和预测业务服务产品。发展气候容量评估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等定量影响评估,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及决策支撑产品,研究实现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和措施。

4.强化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和气候品质服务

推进《云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的宣传贯彻与实施,健全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产业园区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体系,开展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和产业园区等的影响评估,打造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标志评价、卫星遥感应用等气候生态服务品牌,建立重点生态区域的气候变化、气候容量和生态修复效果监测分析评估业务系统,实施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

(三)助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持续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大气象开放合作,加强资源共享,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气象科技相通”,提升气象科技公共辐射力。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形成0—30天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提供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城市、港口、口岸和交通枢纽的气象要素预报和危险天气风险提醒。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智慧气象服务系统,重点聚焦交通物流大通道、能源大通道、境外农业投资、跨境产业园区的气象保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通路、通航、通商安全和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气象服务保障,试点实施一批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伴随式”气象服务保障示范项目。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气象局与世界气象组织关于推进区域气象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意向计划、云南与周边国家双边合作的机制下,拓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气象合作,建设合作与交流平台,接收南亚东南亚国家气象业务、科技人员交流访问。

(四)服务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1.助力绿色能源开发利用

加强气象与能源管理部门、电力企业等单位的合作,联合做好电力保供气象服务。发展天气气候对电力保供影响预报预测业务,重点做好基于天气气候的电网负荷预测和极端天气造成的电线覆冰预报预警,保障极端天气下的电网安全。为水电行业提供建设期、截流期、运营期的全流程分时段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对有调节性功能的水库蓄水,提供汛期、枯期降雨量分析等专业气象服务。推进精细化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风能、太阳能发电功率预报服务。推进大坝、油气管道、煤矿等能源安全生产和运营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开展能源安全气象预报预警服务。

2.服务打造绿色食品牌

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强化乡村产业发展气象服务保障,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精细化智慧化气象服务能力。加强高原特色农作物生长试验研究,开发基于智能网格的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精细化粮食产量预报等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保障粮食安全。完善烤烟气象业务服务支撑平台,提升国家级烤烟气象服务中心供给效能。研发针对花卉、茶叶等特色作物的农业保险气象指数。开展新品种引种气候可行性评估工作,助力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3.护航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

拓展康养产业气象服务,围绕我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聚焦健康养生、康复疗养等需求,开展康养气候资源普查,研发宜居气候、康养气候、度假气候等指标,开发气候康养、空气疗养、温泉疗养等康养旅游产品。加强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国家气候标志评价工作。提升智慧旅游和交通气象服务能力,构建“云+端”智慧全域旅游气象服务体系,持续升级完善智慧旅游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加强与“一部手机游云南”的深度融合,提供高体验度的智慧旅游气象服务产品;融合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行业信息,构建基于影响的智慧交通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业务。持续开展智能网格+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展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分众式公众气象服务。加大公共媒体发布合作力度,重点拓展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主要公共媒体发布渠道,实现与10个以上媒体合作发布气象信息。加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直播、短视频发布力度。

九、构建规范有序、协调发展的边疆气象治理体系

着力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气象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依法履职能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夯实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云南基层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统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构建现代气象治理体系,提高气象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加强党对气象工作的领导

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围绕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发挥党的组织优势,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动员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为我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推进新形势下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措施,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模式。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延伸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健全完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

加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云南气象精神,持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升创建层次和水平。加强气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气象文化宣传力度,拓展气象文化传播途径。加强气象文化人才队伍、云南边境民族特色气象文化品牌建设。建立完善气象文化建设交流机制,优化气象文化建设环境,鼓励参与气象文化创新,开创云南气象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构建“云+端”气象技术体制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业务布局,基本建立新型气象业务体系,优化调整省、州市、县三级气象业务服务布局,建成观测、预报、服务相互衔接、融合贯通的业务流程。强化气象数据管理职能,厘清各单位数据管理及共享的职责边界,推进建设统一的大数据资源,形成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气象业务发展生态。

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气象服务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优化面向各行业各部门的气象服务机制。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打造“云字牌”专业气象服务品牌,持续提升我省产业发展的气象服务能力。

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统筹优化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设置,构建集约优化协同高效的职能体系。落实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理顺气象政事管办关系。推进气象技术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强化对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业务和重大科技的技术管理。加强综合考核的统筹管理,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综合业务考核评价体系。

(三)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推进完善气象地方性法规。推进气象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修订。强化气象执法及监督,推动气象行政执法纳入地方综合执法体系,健全省级指导监督、州市级和县级组织实施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完善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气象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州、市气象执法机构,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强化气象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行气象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提高气象社会管理能力。依法规范气象活动、依法履行气象行政审批职能,依法管理气象工作、发展气象事业。深化“放管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事时限,提高行政审批和社会管理服务效能。加强防雷和升放气球安全管理,健全重点监管对象清单更新制度,抓好防雷安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依法依规开展防雷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强化标准应用实施,充分发挥标准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四)提升气象台站基础能力

集中精力实施台站综合改造攻坚,重点开展尚未进行综合改造的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造攻坚建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台站业务技术用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气象高质量发展需求。

提高台站基础设施保障度。完善部分县级基层台站附属设施,开展配套基础设施改造;落实台站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防护、防雷、消防、水电等规范化建设和老旧设施改造,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台站安全可靠运行;推进省气象局大院和部分州、市气象局附属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总体提升省、州市两级气象台站环境质量。

升级改造重点业务基础设施。对台站重点业务基础设施开展安全建设,保障雷达监测、制氢用氢、人工影响天气等基层重点气象业务安全运行。

开展台站标准化业务支撑平台和业务运行环境建设。升级改造部分州市级、县级台站业务平台,建设集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融合高效的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建设所需的供配电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环境设施,对现有环境进行数字化改造,确保台站业务稳定高效运行。

推进我省国家气候观象台、大气本底站建设。完善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香格里拉大气本底站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新增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充分考虑新型探测设备测试、观测业务拓展试验等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开展业务和科研所需场地、用房、配套设施及环境提升等建设,加强和推进研究型业务试验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气象服务试点站、农业气象外场试验基地等专业气象基层台站建设。

十、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做好与《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衔接,做好与州市级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

(二)完善投入机制

完善与气象部门现行领导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气象双重计划体制,建立相应的财务渠道,强化规划实施与财政预算的衔接协调,增强预算约束性,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气象服务供给,推动相关专业气象服务纳入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气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争取对气象事业的支持。

(三)强化实施保障

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健全规划实施评价标准,加强规划实施的咨询和论证工作,规范气象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