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五场)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4-08 11:41: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4月3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田虎青主持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田虎青: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继续举行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好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资金保障、就业扶贫及金融扶贫工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先生;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晓静先生;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石丽康先生;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经纬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昆明市的媒体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五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发布新闻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梁旭东: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一、总体情况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难度最大、政策性最强、扶贫效果最突出的一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推动落实。

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全省有88个贫困县(27个属于深度贫困县),数量居全国第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99.6万,规模居全国第三;其中新增搬迁任务34.6万,规模全国最大;2019年度搬迁30.6万,年度任务全国最重;昭通市搬迁30.7万人,全国州市级搬迁任务最集中;全省建设万人以上安置点11个,占全国21.6%,其中昭通卯家湾片区、靖安新区跨县安置规模居全国前两位,任务特别艰巨。

二、主要做法

易地扶贫搬迁关系党中央脱贫惠民政策的落实,关系民生福祉,关乎广大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制订了三个方面12项措施,纵深推进全省搬迁建设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

(一)三项措施加快“建” 

一是推行EPC工程总承包制。新增搬迁90%以上的安置点由云南建投、中国建筑等国有大型企业建设。其中,30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点全部由国有大型企业承建,投入施工力量20多万人、施工机械2.4万台,有效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建设进度。

二是签订建材供应协议和建设合作协议。与昆钢集团、云南建投分别签订建材供应协议和建设合作协议,按照“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要求,保障钢筋、水泥等主要建材应保尽保。

三是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建立和落实“月调度”“旬分析”“周通报”等制度,通过在重要安置点安装摄像头现场监管等方式,实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及时预警通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二)四项机制着重“管” 

一是建立倒逼机制。提出明确建设搬迁时限要求,明确时间节点,各地倒排工期,优化组织,保障要素,确保了2019年全部安置房封顶断水。 

二是建立“网格化”督导机制。省发展改革委建立“党组成员包州、处级干部包县、全体干部挂点联户”的督导责任体系,对全省所有安置点采取分阶段集中督导、重要时段点穴督导等方式,全覆盖进点入户开展督导工作。2019年,省发展改革委派出13个督导组1000余人次,共深入121个县2832个集中安置点,实地查找问题、及时督促指导解决。 

三是推行“双点长”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双点长”制度,由1名县级负责人和1名承建企业负责人共同担任安置点点长,政府点长管保障、企业点长管质量,双管齐下推进度。 

四是推行“蹲点驻守”制。聚焦重点难点地区、安置点,实施厅级干部“蹲点驻守”制,省发展改革委17名厅级干部每月驻17个重点县至少10天,冲刺阶段5名厅级干部长期驻点重点地区、重点安置点,实行信息周报制,调整优化工作部署,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三)五项要求严格“控”

一是严控质量和安全。要求各地严守质量和安全“生命线”,所有搬迁项目必须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将平时检查和拉网式、全覆盖集中排查以及自然资源、住建部门突击检查等相结合,确保项目手续完备、质量达标、生产安全。

二是严控建设成本。印发加强建材价格监管通知,强化价格执法检查、落实明码标价制度,保持建材价格平稳,合理控制人工工资,确保建设成本稳定。

三是严控资金管理。制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政策管理办法,确保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由财政部门牵头开展资金核查清查,规范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严控问题整改。高度重视各类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方案、压实责任、明确时限、立行立改、逐一销号。

五是严肃执纪问责。严格执行线索排查、线索移交、线索处置、问责追责、报告通报等制度,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云南易地扶贫搬迁启动至今,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倾斜支持,中央领导和国家各部委多次深入云南深度贫困地区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积极帮助,倾力支持云南易地扶贫搬迁,截至目前,已下达云南易地扶贫搬迁资金575.79亿元,资金规模全国第三,其中,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79.89亿元,支持政策性金融资金495.9亿元。另外,国家发展改革委鼎力倾斜支持,下达了大型安置点教育、卫生补短板中央预算内投资11.1亿元、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6.03亿元,助力补齐大型进城安置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受益搬迁群众达36万。

虽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受疫情影响,昭阳靖安、鲁甸卯家湾、会泽县城、福贡江西原定搬迁工作有所延缓。但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扫尾工程已于2月21日全部复工。目前,各地正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分类启动“搬家模式”,坚决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99.6万贫困群众有序迁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六类地区,搬迁安置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建房方式由“统规自建和统规联建”向“统规统建为主”转变,统规统建比例由2016年的20.8%提高到2019年的99.7%;二是安置点由“点多散小”向“适度集中”转变,集中安置比例由2016年的80.6%提高到2019年的100%;三是安置方式由“农村安置”向“城镇集中安置”转变,城镇安置比例由2016年的21.6%提高到2019年的90.6%。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成为了云南“十三五”时期促进贫困人口减贫、地方投资增长、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人口市民化、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在此过程中,各级干部专注于政策落实、措施落地,搬迁群众得到了真帮实扶、脱贫发展,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振。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