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怒江专场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6-19 10:00:00   【字体: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怒江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全州五分之一的人口,10万贫困群众搬迁下山。请问,那么多群众搬下来,下一步,怒江州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办法,让这些群众实现“稳得住”,持续能发展呢?谢谢!

  

怒江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智泉回答记者提问

怒江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杨智泉: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关于这个问题,刚才云德书记在发布词中也提到,我州始终高度重视,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稳得住”工作的谋划贯穿到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全过程,目前,搬迁群众入住后安居乐业,“稳得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短板。我们不断完善安置点水电路、电视、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成幼儿园22所、小学8所、卫生室28所、村史馆20所、文化活动场所59个、公厕70座、污水处理及垃圾清运设施设备73个、暖心食堂5个,所有安置点均实现“五通十有”。在兰坪县通甸镇易门箐安置点,搬迁前,弩弓村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0公里,他们每周要在这条路上来回两趟,搬迁学生和正梅说“搬到这里后,到通甸中学读书,只要10多分钟就到了。”

二是用“绣花功夫”强组织抓管理。千人以上集中安置点由县处级领导挂帅组建管委会靠前管理。农村安置点通过强化村组党组织加强管理,城镇集中安置点新设立基层党组织44个、配备工作人员194人;设立社区管理机构46个、配备工作人员300人;设立综治中心34个、配备工作人员85人;按每200人搬迁群众配备1名干部的比例选派驻点工作队员180名。采取“部门加挂包楼”“珠海市—怒江州社区结对帮扶”“周末志愿服务”等方式,组建千人暖心团开展志愿服务,构建“管委会+社区+暖心团”的管理机制。

三是稳定就业巩固脱贫成效。我们在安置点共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点52个;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38万人次,组织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务工就业;建成安置点扶贫车间41个;让部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转为生态护林员、城市保洁员等扩大就业;免费提供扶志摊位,鼓励发展“家门口的小生意”。实现了47977人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综合施策,搬迁群众户均1.85人就业。从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托拖村么井干组搬到巴尼小镇安置点的王波才参加技能培训后去了浙江的汽车零配件加工厂打工,每月工资5000余元,除了生活开支还有一些结余。王波才说:“搬迁前,总想着守着山上的地栽苞谷、种洋芋,吃饭都成问题。搬下来好,生活越过越红火!”。

四是做强产业助力增收。在贡山、福贡和泸水重点发展以百万亩草果为主的香料产业;在泸水上江、六库周边重点发展冬早蔬菜和热带水果;在兰坪澜沧江沿线重点推进芒果等特色水果种植,北部高海拔地区重点发展中药材、蔬菜、蓝莓和车厘子等产业。同时,在适宜安置点建成了10个微菜园。泸水市维拉坝安置点,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市场经营主体+基地+搬迁户”等模式,在安置点周边建设了100亩火龙果种植基地和200亩芒果种植基地,2019年,实现人均增收1600余元。

五是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我们先后选派扶贫工作队、背包工作队、扶贫暖心团、感恩宣讲团、文艺宣传队等入驻安置点,开展后续扶持工作,举办夜校、院坝会、入户讲,用汉语和民族语创作运用快板、舞蹈、小品、歌曲等进行常态化文艺宣传。广泛开展每日文体、每周升旗、每月评比和每年培训“四项活动”,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根植人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记者:

怒江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就独龙江乡的脱贫和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独龙族干部群众代表,两次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了信。请问,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回信祝贺独龙族整族脱贫以来,独龙江乡有了哪些显著的变化?谢谢!

  

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孔玉才回答记者提问

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孔玉才:

谢谢记者对独龙江的关心关注。独龙江乡、独龙族同胞一直以来备受党中央和总书记牵挂,去年4月10日,总书记在回信中对我们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和深切的关怀,这让我们深受鼓舞,备受感动,今天的独龙江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一年大变样”。

这第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全乡上下“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的感恩意识更加浓烈。前段时间,从省里来对贡山县脱贫摘帽进行考核验收的工作组到了独龙江,为了了解真实情况,工作组没有使用我们安排的翻译和向导,临时挑选了几位独龙族小学生,他们没想到,这些小学生普通话讲得很好,更没想到,一批随机走访抽查的独龙族群众尽管不太会说汉语,但是都向考核组伸出了大拇指,用汉语表达了一句“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这给考核组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我给大家唱一首歌(孔玉才用独龙语唱《幸福不忘共产党》),这首歌叫《幸福不忘共产党》,全乡男女老少都会唱,是我们独龙江乡的村民高礼生自己创作的,表达了我们独龙族同胞对共产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无比感恩之情。

这第二个显著变化,干部群众建设家乡的精气神空前高涨。总书记“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勉励,极大的激发了干部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人民楷模”高德荣每天都进村入户,和群众生活在一起。全乡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实行包保责任,带着群众一起干。独龙族乡亲对好日子的期盼更加强烈了,白忠平、和晓永等一批独龙族年轻人主动贷款,搞起了农家乐,开办了首批客栈,通过抖音卖起了农特产品、宣传推介旅游资源。在党组织的感召下,肖龙、木秋云等一批独龙族青年大学生“回流”返乡,加入到村两委班子,坚定不移跟党走,立志建设好家乡。独龙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加速发展。

这第三个显著变化,独龙江的特色产业不再是一枝独秀了。如果在几年前,说到独龙江的产业人们只知道草果。确实,草果已经成了独龙族乡亲们的“金果果”,2019年全乡草果产值1110万元,户均增收达9674元。但我要向大家报告的是,现在独龙江除了草果外,羊肚菌、重楼、葛根等特色生态产业和旅游业开始显现成效。目前,独龙江3A级景区已创建成功,首个四星级大酒店已开门营业,智慧旅游系统逐步完备,已开通限额实名预约、酒店预约等业务,来独龙江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大批群众已参与到旅游服务行业中,给了我们发展好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

这第四个显著变化,乡亲们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正在养成。在独龙江,许多群众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个人卫生和家庭内务整理好后,用手机进行拍照,分享到各村微信群里评比,这个“家庭内务每日一晒”的活动越来越流行,并延伸到美丽庭院评比、村庄环境评比、移风易俗评比等领域,独龙族乡亲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了。同时,我们乡里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守护好绿色边疆,乡亲们在发展中尝到了保护生态的“甜头”,种好树才能种草果,生态好旅游才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群众积极参与巡山护边,积极举报破坏生态的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独龙江得以深入贯彻。

我们一定带领独龙族群众倍加珍惜、倍加努力,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的重要指示,着力巩固好脱贫成效,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推动独龙江乡实现新发展,取得新跨越,谢谢!

蔡祥荣: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们请记者提最后一个问题。

  

云报文旅记者现场提问

云报文旅记者:

云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怒江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前不久的“五一”小长假,我们有关注到关于怒江州的“骑行美丽公路”“自驾丙察察”等一系列旅游活动,受关注度很高,请问,怒江州如何看待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与当前脱贫攻坚进程之间的关系?在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中,将如何谋划和推进?谢谢!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建梅回答记者提问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杨建梅:

感谢记者朋友对怒江旅游的关注和厚爱。怒江州始终将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作为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坚持旅游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相结合,突出自然的原生态、多样性和文化的神秘感、独特性,通过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着力突破交通瓶颈、加强基础配套、打造核心吸引、培育新产品新业态,全力将怒江建成生物多样、生态优美、文旅融合、路景一体、智慧友好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目的地,推动富民多元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解决十万异地搬迁群众的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成果。今年“五一”假期,在全省游客接待量仅恢复至去年同期66.8%的情况下,怒江旅游业在全省率先有序升温,达到了3.57%,这充分反映了后疫情时代,怒江作为旅游目的地备受外界青睐。

基于对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背景的深刻理解,怒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谋划和推进,力求做到“四个彰显”。

一是彰显政府诚意。专门为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出台了八条惠及文旅产业的招商引资措施,由地方政府负责文旅招商项目周边的生态修复和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全额奖补半山酒店项目征地费等等,用真诚和实实在在的政策吸引投资。

二是彰显山水特色。以怒江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通过实施251个旅游项目,持续打造科考研学、半山酒店、极致体验、康养度假等高端化、差异化的旅游业态和精品旅游线路,示范带动美丽公路风景廊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跨越发展,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最璀璨的明珠。

三是彰显民族文化。依托独龙族、怒族、傈僳族、普米族神秘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坚持以节庆文化增强游客体验,非遗文化启发游客想象,餐饮文化打开游客味蕾,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将散落在峡谷两岸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成不同文化主题的旅游特色村寨,通过挖掘怒江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支撑“峡谷怒江 养心天堂”旅游品牌。

四是彰显示范效应。通过乡村旅游帮扶,带火了一批外界比较熟知的老姆登、秋那桶、三河等特色村寨,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网红”,如老姆登的郁伍林、秋那桶的阿白,通过发展特色民宿、民族餐饮、土特产销售等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通过先行先试,探索新的旅游扶贫模式,比如泸水市三河村“扶贫车间+科普基地+护鸟协会+农户”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贡山县独龙江乡的“景区运营+合作社+非遗工坊+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等,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借助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既让当地群众分享了怒江旅游发展的红利,传承了民族文化,又保护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探索出了一条永续发展的旅游扶贫之路。谢谢!

蔡祥荣: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们,怒江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最关心的地方,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亲切关怀下,怒江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狠抓攻坚任务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们充分报道好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重要内容,向社会传递信息、凝聚人心、增强信心,为怒江州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媒体力量。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