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题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3-08-31 14:56:16   【字体:

彭斌:

感谢赵副局长的发布,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机构。

  

中国改革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改革报记者:

刚才,省发展改革委的周副主任在发布中介绍了“十三五”期间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盘点了7方面的具体情况,我想再问一下周副主任,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方面还有没有更为具体的数据,能更好地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效?谢谢!

周民欣:

谢谢中国改革报对省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心。为更好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云南生态环境实际相结合,更精准、更务实地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2016年10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4大类23项主要任务指标,明确并细化、实化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点任务。

经过近5年的实施,日前,我们对《规划》开展了终期评估,以便真实客观反映《规划》落实成效。根据评估结果,《规划》提出的23项指标均提前、超额或同步完成。具体来说:

一、13个约束性指标中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在“十三五”期间实际下降14.56%,超额完成国家下达14%的目标;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在“十三五”期间实际下降达3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18%的目标;

“森林覆盖率”指标,2020年的规划目标为60%,最终达到65.04%,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空气质量”指标,2020年的规划目标为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2%,实际达到98.8%,超出规划目标6.8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指标,按国家任务分解,我省“十三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累计减少14.1%、12.9%、1%、1%,均顺利完成。

二、10个预期性指标中

“湿地保有量”预期在2020年达到56.35万公顷以上,实际情况是,2020年底,我省湿地保有量达到61.83万公顷,为规划目标的109.7%;

“林地保有量”预期在2020年达到2487万公顷以上,实际情况是,2020年底,我省林地保有量达到2829.43万公顷,为规划目标的114%。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个数”预期在2020年达到3800个,该指标在2017年即达到3839个,提前并超额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省林草局的领导,我们都知道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请问,湿地在云南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云南探索出了哪些有效的经验?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赵永平:

谢谢中国日报的记者朋友对我省湿地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在刚才发布的内容中已经提到,云南湿地面积927.47万亩,仅从面积来看,在全国排名第20位左右,并不靠前,但云南的湿地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区位关键。云南湿地分布在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六大国际国内河流的上游或发源地,生态区位十分关键。二是功能突出。云南湿地被誉为我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重要“水塔”,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据监测统计,我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每年5044亿元,平均每公顷高达89.46万元。三是类型多样。全省湿地共有4大类15个类型,涵盖了除滨海湿地以外的所有淡水湿地类型,是我国湿地类型最多的内陆省份。四是物种丰富。据调查统计,我省现有已知湿地植物1619种,其中,云南特有种116种;已知湿地脊椎动物1006种,其中,云南特有种237种,湿地动植物种类及特有种数量居全国之首。

以上四个特点,决定了云南湿地在全省、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九大高原湖泊和重要湿地为重点、以六大水系为主线、以沼泽湿地保护和小微湿地建设为补充,点线面结合、系统治理、整体推进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湿地面积逐年增加,生态功能和质量稳步提升。在具体做法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率先”:一是出台了“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湿地生态监测”“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法”等7个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湿地标准和政策体系。二是在全国率先实施湿地保护修复行动计划,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对大理洱海、玉溪抚仙湖、红河异龙湖等高原湖泊进行科学治理,创造了高原湖泊治理的云南模式。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建立健全了湿地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四是在全国率先建立湿地监测考评制度,将湿地有关指标纳入各级政府、部门考核评价、生态转移支付资金测算内容,云南的这一经验被全国推广运用。

下一步,全省林草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加强重要湿地保护恢复,稳步提高湿地保护率,逐渐形成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层级合理的湿地保护体系。

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请问在“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什么?谢谢!

兰骏:

感谢记者朋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帮助。云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的创建工作。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累计建成了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包括西双版纳州、保山市、楚雄州、怒江州、昆明市石林县、玉溪市华宁县、昭通市盐津县、大理州洱源县、红河州屏边县、保山市昌宁县;建成了5个“两山”基地,包括腾冲市、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贡山县、大姚县、华坪县等。对比国内其他省(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数量在西部省(区)排名第二,在全国排名第七。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创建,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检验。通过实施创建,被命名的示范市县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全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华坪县在2020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全国“两山”基地,华坪县近年来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通过打造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程等措施,坚持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特别是闯出了一条“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新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修复、环境质量提升和群众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2亿元,芒果种植面积达40.2万亩,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特别是芒果种植基地面积很大,以全国最大的芒果种植园面积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境内的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大幅度减少,金沙江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水质达标率100%,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5%。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责任、考核和激励机制,以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示范样板为目标,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活动,争取建成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夯实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基础。

谢谢!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网记者:

请问在“十四五”时期,我省如何以革命性举措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谢谢!

和俊: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云南网的记者对云南水利工作的关心,也谢谢你对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关心和关注。

“十四五”时期,是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关键期,3月25日,省委、省政府在洱海召开了全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三五”全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十四五”全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我们将继续贯彻省委、省政府“五个坚持”“四个彻底转变”的治湖新思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的方针,全面落实云南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中提出的“退、减、调、治、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湖一策”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行动方案,高位推动九大高原湖泊流域保护治理“十四五”的开篇布局,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依法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责任治湖的要求,紧紧围绕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改善、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改善三位一体核心目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科学高质量编制《云南省“十四五”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指导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二是以改善水质为核心目标,深入实施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三是围绕“退、减、调、治、管”,全力做好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四是严格执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条例,修订不适应当前保护治理要求的条款,出台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实行顶格执法监管,对涉湖违法违章建(构)筑物进行坚决处置,对破坏河湖的行为严肃查处,决不搞下不为例。结合中央巡视及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十四五”期间,继续以革命性举措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推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新成效。

回答完毕,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作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核心职责。请问省自然资源厅,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有效工作,下一步将推动哪些重点工作?谢谢!

王卫国: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对我们自然资源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中央提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源于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所有者职责5项主要内容,即“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本着积极稳妥的态度,试点先行,开展了一些探索。如:组织开展了景洪市、富源县、香格里拉市、五华区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在自然资源部的指导下,对试点地区的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等情况进行了清查统计,为下步全面摸清我省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奠定基础;我们还探索开展了滇中新区储备土地资产负债表编制,初步摸清了滇中新区储备土地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掌握了其储备土地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同时,推动建立健全我省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有关工作;开展国有建设用地配置规章政策制定修订相关研究工作;启动《云南省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报送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案例入选了自然资源部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广泛宣传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云南实践。

下一步,围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即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有什么、值多少、给谁管、怎么管护、怎么配置、收益如何、怎么考核、对谁负责”等管理目标,我们将着力推进8项制度建设:一是通过建立清查统计制度,摸清资产家底;二是通过建立评估核算制度,明确资产价值;三是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机制,搭建所有权管理架构;四是通过建立资产规划制度,编制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五是通过健全资产配置制度,统一所有权实现形式;六是通过健全收益管理制度,规范资产收益管理;七是通过建立考核监管制度,防止所有者权益受损;八是通过建立资产报告制度,接受人大监督。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平衡表编制国家试点,着力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确保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试点任务,扎实做好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等工作。

总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是党中央赋予自然资源部门一项新的重要职责,推进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凝聚各级、各部门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请媒体朋友们给予关心、关注和支持、帮助,谢谢大家!

彭斌: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的积极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精彩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刚才各位发布人详细介绍了云南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在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所采取的创新举措,充分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希望各媒体围绕今天的发布内容,深挖掘,树典型,充分利用各平台开展生动丰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报道,为推进我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