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怒江、德宏专场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1-09-29 10:00: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9月29日上午,COP15云南省筹备办在海埂会堂召开“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怒江、德宏专场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做好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宣传工作,为大会在云南顺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召开“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向大家全面介绍和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继续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保山、怒江、德宏专场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保山市、怒江州、德宏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云怡女士;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义军先生;

中共德宏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王伟先生;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明彦女士;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副局长何晓东先生;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主编刘阳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和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的光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四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云怡女士发布新闻。

 

 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云怡发布新闻

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云怡: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此次“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与大家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保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给予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保山地处横断山脉南段高山峡谷区,高黎贡山、怒山南延于境内,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穿境而过,境内山川相间,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同时拥有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的气候类型,造就了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中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的白眉长臂猿之乡。全市初步统计有高等植物4000多种、已知有兽类132种、鸟类706种、两栖爬行类63种、鱼类84种,分别占云南省的20.69%、41.77%、69.69%、15.71%、13.57%。全市已知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菲氏叶猴、云豹、云猫、白尾梢虹雉、绿孔雀、青头潜鸭、玉带海雕等108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有喜马拉雅红豆杉、光叶珙桐、杏黄兜兰、云贵水韭等137种国家保护野生植物。

一、主要做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建设美丽保山、筑牢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实施生态工程为依托,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努力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市呈现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绿色发展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

(一)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目前,全市建成自然保护地7大类14个,总规划面积15.83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建立了4847.9公顷生物走廊带,破解生境孤岛化和破碎化的世界难题,被中外专家高度评价为创新生态修复与近地保护方式成功的典范。同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1.2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6.87%。成立4个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建立野外巡护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网格化”管理,强化珍稀动植物资源管护力度。

(二)开展濒危物种保护。一是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狭域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杏黄兜兰、大树杜鹃、绿孔雀等一大批濒临灭绝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实施珍稀、特有和传统药用植物保护和引种种植,规模种植了石斛、重楼、云南黄连等珍贵中药材,成功引种了长蕊木兰、红花木莲、舟柄茶等珍稀植物。完成古树茶资源普查并建立了档案库,启动古茶树资源圃建设,目前保山保存古茶园15.4万亩,古茶树50余万株。

(三)开展林草资源保护修复。强化天然林、湿地资源以及草原保护修复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落实草原家庭承包政策,积极推进全市一般湿地认定工作,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截至2020年底,全市实施补偿的生态公益林面积为32.72万公顷,投入补偿资金6256万元;天然林停伐区总面积48.40万公顷,补偿资金1亿余元。全市已批建了21个湿地保护小区。

(四)提高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施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制种大县。加强疣粒野生稻保护,建立21.2公顷的龙陵县国家级疣粒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保护区定点观察点目标物种丰富度持续提高。开展野生石斛保护和开发利用,龙陵石斛品种达42种,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至2020年末,全市石斛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着力保护利用畜禽遗传资源,保山猪、明光小耳朵猪、槟榔江水牛、腾冲绵羊、龙陵黄山羊、腾冲马、腾冲雪鸡7个遗传资源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其中,槟榔江水牛和龙陵黄山羊被列入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和国家级遗传资源保种场,槟榔江水牛还被列为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

(五)防控外来入侵生物。坚持“把保山市作为薇甘菊进入内地的最后防控屏障”,严防薇甘菊扩散蔓延,全市薇甘菊累计发生点653个、面积1.04万亩,通过防除,生态恢复点累计538个、7414.37亩。以草地贪夜蛾、沙漠蝗等为重点,做好外来重大虫害防控,完成草地贪夜蛾防治面积325.87万亩次,玉米产量因草地贪夜蛾危害的损失控制在了3%以内,红火蚁虫害得到有效防控。

(六)健全执法体系。建立了公安、检察和生态环境部门行政执法联动机制、行政处罚信息共享机制和生态损害赔偿机制,组建了市、县(市、区)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开展了“清枪”“清夹”“清套”“清网”专项行动和打击非法猎捕、运输、贩卖、食用野生动物专项行动,形成监管合力和高压态势,管住管死源头、斩断中间环节、革除滥食陋习。

(七)开展自然文化宣传教育。一是开创自然教育新理念,2012年成立了中国第一所自然学校,2015年编写出版了第一本自然教育本土教材。二是采用“影像保护”等新理念,举办多起摄影训练营,通过拍摄影像作品展示,宣讲自然科普知识。三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公众号及各大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四是拍摄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题材电影《花开高黎贡》,争取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前上映,并在中央电视台CCTV-6及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播出。这部电影已经拍摄完成,届时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进行广泛宣传。

(八)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美国加州科学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成为科研院校教学基地,设立高黎贡山小额科研基金,资助35个小型科研项目。出版了《高黎贡山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高黎贡山原生兰科植物》《高黎贡山蛾类图鉴》《高黎贡山药用植物》等17部学术专著,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为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九)全力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今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保山,现场督察通报保山母亲河——东河被污染的典型案例。保山市站在政治高度认识和把握东河污染问题,深刻警醒、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抓好整改。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以人民满意为工作标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产品向更优质、更高端迈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各项整改工作稳步推进。

二、主要成效

(一)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由于近几年保护力度的加强,全市24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到严格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也不断增加,其中,鸟类由419种增加到706种;昆虫由1690种增加到2000多种;菲氏叶猴从4群130只增加到8群300多只。

(二)新物种不断发现。近年来,在保山境内,云猫、青头潜鸭、玉带海雕、水青树等新物种不断被发现。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高黎贡山共发表新物种627个,是云南发表新物种最多的地区。

(三)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践取得进展。全市“三品一标”认证面积239.9万亩、产品382个(其中无公害产品66个、绿色产品136个、有机产品173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7个)。腾冲被列为“一县一业”中药材示范县,隆阳、昌宁分别被列为“一县一业”小粒咖啡、茶叶特色县。认定“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12个。

(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引领绿色发展。2018年,保山市获得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腾冲市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2019年,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善洲林场)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永保桥”水质自动监测站评为全国“最美水站”。2020年,昌宁县获得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腾冲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促进农业与食品系统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国唯一案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五)城市生态化成效明显。全力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工作。完成中心城市“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昌宁右甸河湿地公园、龙陵龙山湖公园等一批生态恢复治理项目。青华海成为全省鸟类最多的国家湿地公园,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

(六)对外宣传精彩纷呈。以迎接COP15为契机,精准策划以高黎贡山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主题宣传,由新华网发起的“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现身保山青华海”“云南保山木棉花开”微博话题,人民网发布的“30多只血雀现身云南高黎贡山”微博话题,分别登上微博热搜,总浏览量达1.41亿人次。制作推出保山生物多样性一分钟宣传片《花开高黎贡》,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投放,被省委宣传部列入COP15预热宣传片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我们生物多样性系列多个稿件被人民网等各级新闻媒体推送至海外社交媒体全平台多语言传播刊发,在这里也对各级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下步工作计划

各位记者朋友!五年来,保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中,始终做到“方向不偏、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行动不慢、效果不差”,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启航新征程,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扎实开展高黎贡山保护行动、河道生态治理行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生态修复行动,坚决守护好保山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持续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第一道防线。建立林长制,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要防线。不断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和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等“两山”理论实践创新示范区。

二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生态基石。

三是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牢牢把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个总抓手,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擦亮保山绿色生态名片这块金字招牌,让美丽的保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各位记者朋友!保山是一个宜游宜居宜业宜养,美丽幸福的地方,更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胜地。我诚挚邀请大家多来保山寻访,多用笔墨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正能量,多用镜头传递保山绿色主旋律。最后,衷心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保山、宣传保山、帮助保山,为保山各项事业发展助威鼓劲!

谢谢大家!

宗霞:

感谢张云怡副市长的发布。下面,有请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义军先生发布新闻。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义军发布新闻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李义军: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怒江发展的关心、支持、帮助,尤其是对怒江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特别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怒江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高山峡谷地貌造就了独特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素有“动植物王国的明珠”和“天然物种基因库”的美称。我们立足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优势,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并重,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保护好绿水青山。全州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5.31%提高到现在的78.90%,居云南省第二位,生态环境状况优良指数居全省前列。我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重要论述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怒江州成功创建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贡山县被命名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怒江正在成为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一张有价值的且不断增值的生态名片。

一、绿色宝藏—怒江蕴藏着巨大的生态财富

怒江山川雄奇壮美。境内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四山”绵延千里,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纵贯其间,形成“四山夹三江”的特殊地形地貌。高山雪峰,峡谷险滩,构成了怒江大峡谷雄、奇、险、秀的绝世景观,独有的山水是大自然对怒江的神奇泼墨,风光、奇韵、物种、宝藏浑然一体,旅游、水能、生物、矿产等资源得天独厚、绝无仅有。

怒江物种丰富多样。怒江州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全州87.74%的国土面积是林业用地,61%的国土面积纳入了生态红线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州市。仅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就达32.41万公顷,占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80%。较为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孕育出类型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物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州有高等植物200余科、1200余属、6000多种,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1种,被誉为“自然地貌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种子植物模式标本产地”。

怒江人文多元独特。境内居住着傈僳、怒、普米、独龙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96%。神秘的独龙族纹面女,傈僳族“阔时节”、澡塘会,怒族“仙女节”,独龙族“卡雀哇节”,普米族“吾昔节”等独特的民族风情,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大观园。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奋进、守望相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优良传统文化习俗,共同守护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二、绿色为底—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怒江州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中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决定》等文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经济,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促双赢。

一是植树造林,成效凸显。统筹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等工程,以怒江、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为重点,深入实施“怒江花谷”生态建设和“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全力推进国土山川补绿增绿。五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建设87.75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59个百分点,森林面积达1726.19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86亿立方米,持续保持“双增长”。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建成国家森林乡村8个,省级森林乡村20个,乡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生态扶贫,群众增收。遵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积极发展生态扶贫产业。脱贫攻坚期间,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191个,选聘生态护林员31045人,新增公益林补偿面积2021.4万亩,核桃、花椒等木本油料产值达1.16亿元,草果、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产值达7.86亿元。林草产业总产值从11.37亿元增长到25.25亿元、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业收入增长60.9%,带动20.18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同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10.2万人搬离高山生态脆弱区,减轻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承载压力。

三是强化管护,生态稳定。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落实森林管护面积1821.78万亩,公益林面积增加至1418.36万亩,生态效益补偿面积484.41万亩。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管理各项制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巡护。严格执行《森林防火令》,全面落实“三线”“四个责任人”制度,织密织牢森林草原防灭火网。加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高等植物群落、重要风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绿色长城—坚决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怒江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怒江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多措并举打好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防范“组合拳”。成立了由州委书记和州长任双组长的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州、县(市)、乡(镇)、村四级高黎贡山保护专业队86支、队员6886名,增派驻村干部86名,负责高黎贡山日常巡查、监测及保护工作。成立怒江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保护联合会,充分发挥各方面、各领域的作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把每年5月定为怒江州高黎贡山保护宣传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升公众保护意识。扎实有力推进各项工作,坚决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

四、生态名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逐步彰显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深入开展高黎贡山地区珍稀濒危动植物科研监测,加强重点物种保护监管和资源保育工作,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保护,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怒江金丝猴、滇金丝猴、光叶珙桐、须弥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种群得到稳定恢复,滇金丝猴种群增至450只左右,怒江金丝猴种群增至250只左右。发现兰科植物11个新物种,11个新记录种。先后记录到滇桐、红鬣羚、云猫、亚洲金猫等新记录物种,拍摄到野生水鹿、狼、豺、灰腹角雉、黄腰响蜜鴷[liè]等物种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独龙江区域还发现一只黑鹇[xián]和白鹇的杂交个体,表明该区域黑鹇和白鹇分布区域重叠,存在基因渐渗现象。新物种和新分布记录种不断发现,保护物种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逐步彰显。

五、接续奋斗—全力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

怒江州将紧紧围绕把怒江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的目标定位,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点,以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为引领,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怒江现场办公会精神,制定了《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五年行动方案(2021-

2025年)》,明确到2022年,初步建成以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25年,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调整和整合优化,初步建成最具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夯实怒江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根基。

COP15即将召开,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COP15成果在怒江州的持续落实,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研交流合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怒江贡献,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谢谢大家!

宗霞:

感谢李副州长的发布。下面,有请中共德宏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王伟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德宏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王伟发布新闻

中共德宏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王伟: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代表德宏州委、州政府出席新闻发布会。刚才,保山和怒江的两位同仁就各自的州市作了介绍,下面我代表德宏州委、州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德宏州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情况。

首先,我想代表德宏州委、州政府向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多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对德宏州的关心、报道和支持表示感谢!在座的很多新闻媒体朋友近年常到德宏州,对德宏州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在这个基础上,今天我就德宏的相关情况,特别是生态环境和生态多样性的情况向各位媒体朋友再做一个补充和介绍。

“德宏”是傣语,意为“怒江下游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全州海拔从羯阳河口的210米到大娘山3404.6米,大部分海拔在800-1600米,年平均气温均在18.4℃-20.3℃之间,全州森林面积76.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1.84%。德宏是中国大陆距离印度洋孟加拉湾最近、受西南季风影响最大、中国大陆水湿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地貌组合,孕育了丰富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中国“亚马逊”“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绿色明珠。

一、天造物种基因库

德宏是古老生物栖息地,记录有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1000种,占全国总数的12.66%,每10种陆生和水生动物就有一种可见于德宏。德宏记录鸟类716种,占了全中国的50%左右。德宏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1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4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67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五种犀鸟全中国只有在德宏能观测到,菲氏叶猴全国最大种群在德宏;我国境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的灰腹角雉在德宏;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最南记录点在德宏;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类人猿——天行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在德宏;线尾燕、花冠皱盔犀鸟、斑翅惊鸟、大长嘴地鸫等鸟种第一次在中国的正式记录点在德宏;棕颈犀鸟时隔30年后现身德宏;黑腹燕鸥时隔60年后现身德宏。

德宏发现高等植物6046种,占全国总数的22.3%,在全国范围内每5种高等植物就有一种可见于德宏。德宏有8个植被类型、18个植被亚型、47个群系、61个群落,是我国森林资源宝库的黄金十字带。孕育了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稀树灌木草丛、灌丛、竹林、草甸等植被类型。分布有我国纬度最北、面积最大的以阿萨姆桫椤双、东京龙脑香为代表的龙脑香热带雨林。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8种,有萼翅藤、东京龙脑香、红豆杉等7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鹿角蕨、滇桐、桫椤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91种。有密毛兜兰、盈江羽唇兰等特有植物39种。

二、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德宏州始终把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作为德宏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竞争力,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积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后制定出台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等法规,推进实施好《云南瑞丽江—大盈江流域发展规划(2020-2035)》,建立生态环境违法与其他违法行为的诉讼衔接、联合调查、联席会议、案情通报、信息共享等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德宏州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参与、全面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三五”时期,德宏州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德宏州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芒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从全省末位提升到全省前列;纳入国家、省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化肥农药使用持续减量。城镇面山损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5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3000亩,开展营造林68万亩,义务植树887万株。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指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升级工作有序推进,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了系统保护,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菲氏叶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等物种数量和藤枣、萼翅藤、大叶风吹楠等植物种群明显增加,5年共发现13个植物新物种。5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6万吨标煤,德宏州万元GDP能耗预计累计下降18.3%,全面淘汰了黄标车,加大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累计建成35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34个州级生态文明村,陇川县获得云南省级生态文明县称号。盈江县石梯村通过落实生态保护,实现从砍树人到护林人,从狩猎人到护鸟人,从贫困户到鸟导游的生态巨变。河燕鸥抢救守护行动案例成为生态保护典范;“石梯生态发展经验”成功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典型案例。

三、讲好生态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近年来,德宏州先后与美、英、缅等国媒体单位合作拍摄《共饮一江水》《未至之境·秘密丛林》《天行情歌》等自然纪录片,其中《未至之境·秘密丛林》被翻译成43种语言在172个国家播放,在全球27个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国内教育学术机构和博物馆内展播,全球覆盖人群超5亿。《天行情歌》入选联合国“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摄影展决赛。组织创作的《犀鸟》《德宏》等精品曲目,作为云南省2021年春节“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荐曲目在全网宣推。组织编撰了中国首本鸟类AR丛书《德宏手绘飞鸟集》,实施了“自然影像中国美丽生态德宏”摄影年项目,是全国唯一以地州为单位开展的生态科考项目。

用中、英、日、缅、老挝五种语言在40余家中外媒体平台讲述《云南菲氏叶猴种群添新丁11只猴宝宝迎新年》《 “护鸟”就是护住“金饭碗”—云南石梯村生态脱贫经》等故事,总阅读量超4亿。在脸书、推特、优兔等境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万物生长万物和谐】专栏,在缅文《吉样》杂志、缅甸《金凤凰》中文报、缅文《胞波》报等媒体刊发中、缅双语文章(帖子)3万余条,讲述“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故事。

与一部手机游云南共同举办“游云南,玩咖走进秘境德宏” “瞳·雀”炫舞手游等系列活动,话题讨论量超4亿,联合抖音、视觉中国等发起抖音话题挑战赛,举办“保护野生动物·走进美丽德宏·助力COP15”犀鸟接力宣传活动暨全国第40届爱鸟周盈江观鸟中国行等系列活动,直播总观看量超300万。采取直播、公益大讲堂、摄影展、图书捐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主动“连线”民众,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知晓率、参与度。

下一步,德宏州将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昆明举办的契机,以新的举措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突出功能定位,多主体、多平台、多渠道、多载体,讲好德宏生物多样性故事,传播新时代中国声音,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还专门邀请到广州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阳先生作为德宏州的联合发布人,以及中国著名自然生态摄影师孙晓宏先生和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庆国先生进行现场签名赠书,欢迎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发布会后与三位专家进行交流互动。

10月11日-15日COP15大会期间,德宏州将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摄影(理论与实践)创始人陈建伟先生;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缅跨境胡蜂代替病虫害防治研究专家郭云胶教授;全国菲氏叶猴最大种群发现者郑山河老师;盈江观鸟协会会长鼎盈,以及孙晓宏老师作为德宏代表团参加大会并接受中外媒体记者采访,届时德宏州还将联合《未至之境》英国摄制组进行跨国访谈直播活动,诚请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继续予以德宏关注支持!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关心、关注德宏,我谨代表中共德宏州委、德宏州人民政府诚挚地邀请大家到“有一个美丽地方——德宏“亲身体验中国“亚马逊”的秘境之美。

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