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动态

楚雄: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着力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5-25 09:26:18 【字体: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楚雄新篇章

楚雄州委副书记、州长 张文旺

丰收的田野。 

省委、省政府赋予楚雄彝族自治州“滇中崛起增长极”光荣使命。楚雄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楚雄实践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GDP达1827.04亿元、同比增长5.5%,均居全省第5位,总量在30个民族自治州中上升至第5位;今年一季度GDP达425.83亿元、同比增长5.7%,居全省第5位,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抓投资拓消费,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专班制、大比拼、攻坚年,全力以赴稳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居全省第3位。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大干利长远的项目,强化全周期管理、全过程推进、全要素保障,建立动态项目谋划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力争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均增长10%、占比均达65%以上。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实施放心消费、促进居民增收行动,优化消费环境,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抓产业强工业,蓄积高质量发展动能。楚雄州全产业链构建以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为重点的5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季度“5+6”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244.81亿元、占GDP比重57.5%。当前,楚雄州正在狠抓提质扩产一批、盘活复产一批、落地投产一批、谋划布局一批,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绿电+先进制造业”模式,加快推进绿色硅、钛、钒钛、铜产业集群和“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发展高纯磷、镓、铟等新材料,力争新能源发电投产并网605万千瓦以上,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蔬菜、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南菜北运”、“滇菜外运”重要供给基地、滇系种业发展示范区、“浪漫花都”等建设,力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促进新兴产业提速扩量,依托“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四张世界级名片,办好彝族“火把节”等活动;依托中彝医药发展优势,打造“滇中药谷”、滇中文旅康养城;精心组织彝绣时装周等主题活动,打响“云绣”品牌,力争文旅产业增加值增长15%、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抓改革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协同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幸福里”就业服务、以末端救援力量整合为重点的“四个一”基层治理等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2023年营商环境考核全省第3,净增经营主体7.9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2.2%,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大抓营商环境,争创“全国营商环境试点城市”,推动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大抓招商引资,建立“大招商”工作格局,强化科技和资本赋能,打造“投资楚雄”品牌。大抓经营主体,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进经营主体倍增,实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攻坚年行动,推动经营主体“多活大强”。

楚雄市区一隅。

抓统筹活城乡,做强高质量发展载体。坚持城乡一体、区域协同,乡村振兴实绩考评连续3年全省第1,城乡居民收入居30个民族自治州前列,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域深化“千万工程”楚雄实践,努力打造全省最干净城乡,大力推广“金融+保险+肉牛”、“企业+传承人+绣娘”等创新做法促农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以人兴产、以产促城、以城聚人。突出区域联动发展,持续推进“强州府”行动,加快推进“楚南牟双广”同城化组团式发展、昆楚协同发展,强化与周边地区战略合作,打造一批区域性节点城市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把习近平经济思想贯穿楚雄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楚雄实践新篇章。


聚力打造“滇中绿色硅谷” 绿色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走进位于楚雄市富民工业园的晶科能源(楚雄)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全自动化的AGV智能设备正在进行生产线衔接,单晶硅片在这里通过13道智能制造工序,成为一片片高效太阳能电池片。自2020年落户楚雄以来,晶科能源25条生产线已实现满产,2023年实现产值70亿元。今年一季度迎来开门红,实现产值14.73亿元。

布满高山的太阳能光伏板。 

“我们两个车间P型13条生产线、N型12条生产线已实现满产,全系产品热销世界各地,去年,公司生产车间还下线了云南省首片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晶科能源(楚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与晶科能源(楚雄)公司一路之隔的硅光伏龙头企业宇泽半导体有限公司,借助楚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N型硅片制造商。公司一期单晶硅拉棒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180天内从签约到点火试机的“楚雄速度”。在楚雄市项目专班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务的推动下,宇泽三期项目建设有望在今年内建成投产。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以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发展政策落地落实,全力加快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先后出台了《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楚雄州“十四五”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楚雄州“十四五”绿色钛产业发展规划》,为全州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成立由州级领导为组长的绿色硅光伏、绿色钛、绿色钒钛等重点产业工作专班,按照抓项目就是抓产业理念,创新基金招商、强化要素保障,为产业项目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

围绕打造绿色能源、绿色硅光伏、绿色钛、绿色钒钛、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全产业链,楚雄州先后引进隆基、宇泽、晶科能源等大企业集团入驻,绿色硅产业在楚雄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了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宇泽半导体有限公司成为全省第一户独角兽企业,隆基楚雄生产基地建成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单体切片工厂,晶科能源(楚雄)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楚雄市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集群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州已培育形成楚雄市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禄丰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2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产业等为主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023年已突破1000亿元。

宇泽公司单晶硅拉棒生产车间。

2023年,楚雄州绿色硅产业实现产值373.46亿元,全州以绿色硅为代表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1%,绿色硅产业不仅成为了全州工业增长第一拉动力,也成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一号产业”。目前,楚雄州绿色硅光伏产业正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楚雄州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同时具有单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片生产能力的州(市),全州新能源并网总装机463.6万千瓦,已建、在建硅光伏产能133GW,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滇系种业”发展不断壮大 “三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在元谋县元马镇万亩冬繁基地,去年10月冬繁的小麦、青稞、玉米等籽种近日已进入采摘收尾阶段。“去年,全国27个省区市111家科研单位、高校和种业企业到元谋进行育种、扩繁。”元谋县南繁种子繁育协会会长仲家楷说,每年粮油、油料、瓜果、花卉、蔬菜5大类作物种子体系的50多种几千个种子组合都可以在元谋县这个“天然温室”进行繁育,有序排布的田埂、沟渠,整齐的种植规划布局让去冬今春的育种又取得了高产。

在云南金诚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育苗大棚,通过电脑自动化控温、控湿及水肥自动化喷施,番茄幼苗生长得更加肥壮。“目前公司200亩工厂化育苗场和10万平方米标准化育苗大棚每年可培育出优质种苗1亿株以上。”云南金诚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武成勇介绍,公司自2022年9月开始投入运转的云南金诚番茄种子研究院,已提交了18个番茄新品种。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构建以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主的滇系(楚雄)种业发展格局。作为全国全省最具繁育种优势的地区,2017年元谋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022年被认定为全国5个南繁冬夏繁制种大县,2023年楚雄市建成省级水稻种业基地。目前,全州已建成种业创新平台21个、专家工作站10个、院士工作站1个,建成省级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达218个。培育出种业新型经营主体483家,带动农民发展订单种业4万亩,连续7年举办“云南·元谋蔬菜种业博览会”,成功举办首届云南·楚雄2023年高原粳稻种业发展大会,滇系(楚雄)种业影响力不断提高,2023年实现种业产值36.6亿元。

目前,楚雄州高原优质粳稻选育及青稞加代繁种能力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楚雄州农科院选育的“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7号”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云南省仅有的超级稻品种,“楚粳48号”实现了全国高原粳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以楚雄市为核心的楚粳系列水稻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9500多万亩。在全省常规稻推广面积前10品种中,楚雄州选育的水稻品种占5个,“楚粳28号”、“楚粳40号”居前两位,全州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繁制种面积达5万多亩。

楚雄州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团队。 

滇系(楚雄)种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楚雄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楚雄州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域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象。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在武定县揭牌成立,肉牛养殖带动16.7万养殖户户均增收3500元,彝绣产业带动5.7万绣娘人均增收3570元。2023年,全州大力推广利益联结助农增收10种模式,让农户长期、稳定、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


“滇中文旅康养城”正崛起 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潜力无限

紫溪镇康旅小镇暨中国彝医药康养园位于楚雄市紫溪山风景区山脚。这个集彝医诊疗、健康养生、休闲、彝医药文化于一体的绿色康养基地,融合了传统中医、现代医疗技术和康养理念,园内设置有张之道彝医大师工作室、彝族毕摩传承工作室、彝疗康养中心等区域。“希望能让慕名而来的病人和游客在这里感受到健康、舒适的养生体验,也希望这里能成为民族医药活化利用的重要窗口。”园区负责人杨玉升介绍,自去年10月开园以来,康养园已成为楚雄彝医药文化康养旅游“三位一体”示范区。

位于楚雄市庄甸医药园区的中国彝医药博览馆,收集展示了近万种鲜药、干药、腊叶标本和药材样品,收藏了《齐苏书》、《西南彝志》、《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等彝文古籍文献,《中国彝医药典籍·病症用药卷》、《彝药本草》及120种中彝药品、保健品和医疗机构制剂,无不展示着中国中(彝)医药的神奇与彝族先民的智慧。据了解,彝医药博览馆作为全国首个系统展示彝医药历史源流、文化底蕴和发展成果的综合性展馆,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第十三批科普基地、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23年9月被确定为楚雄州首个“中(彝)医药健康旅游示范点”。“自开馆至今,我们接待参观人员超过4万人次,年接待人数不少于1万人次,博览馆已经成为楚雄彝族自治州对外展示彝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楚雄大健康产业的代表性特色名片。”中国彝医药博览馆讲解员介绍。

楚雄州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历史。近年来,结合自身区位、气候、生态、中彝医药等优势,楚雄州全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医、药、体、养、游”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楚雄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今年一季度,全州以文旅康养为引领的第三产业迎来开门红,共计接待游客1632.54万人次。其中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244.36万人次、同比增长82.34%,实现旅游业总花费18.89亿元,同比增长47.69%;州庆共接待游客85.86万人次、同比增长27.27%,实现旅游业总花费7.06亿元、同比增长9.58%。

“五一”假日期间,楚雄州接待游客183.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4.78亿元。通过组织开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千年跳一脚·百年赶一会”2024年牟定“三月会”万人同跳左脚舞狂欢活动等46项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楚雄州10县市为广大人民群众和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更多美好假日体验,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同比实现了稳步增长。

近年来,楚雄州把文旅康养、假日经济作为挖掘消费潜能的重要抓手,持续擦亮“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四张世界级名片,让消费“旺起来”。全州先后出台了《楚雄州“十四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滇西旅游环线楚雄州“一个中心、四大走廊”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以文旅兴稳增长,以消费旺活经济。

为加快中彝医药特色康养服务发展和中彝医药康养旅游,楚雄州还制定出台了《楚雄州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示范点评定规范(试行)》,在全省创新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示范点认定工作,发挥中(彝)医药资源优势,发展中(彝)医药康养。如今,楚雄州不仅实施了中国彝医药博览馆中(彝)医药健康旅游项目、紫溪康旅小镇暨中国彝医药康养园项目,还将依托现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地热温泉资源优势,发展森林康养和温泉康养,开发打造集彝医药文化展示、彝医药特色诊疗体验、彝药植物园观赏、科普研学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康养产品,聚力推进“滇中文旅康养城”建设。


收藏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