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昆明举行。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际工作组创始人爱德华·汉弗莱斯,公安部十一局负责同志、香港数字政策专员、部分高校和企业负责人等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国际合作”等主题作主旨演讲。
9月15日,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昆举行。
论坛集中发布一批网络安全重要成果,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政务大模型应用安全规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结果。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出席论坛并致辞。省政协副主席王以志主持。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分论坛——共筑安全屏障 护航数字未来
9月16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网络安全协同防御分论坛、个人信息保护分论坛、数据安全合规治理与创新发展分论坛、网络安全产业链协同分论坛、数据跨境分论坛等多场活动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从协同防御到数据安全治理,再到产业链协同发展和跨境数据流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网络安全发展大计,为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数字未来贡献智慧。
构建大安全格局协同防御应对智能时代新挑战
在主题为“协同应急响应,共御风险挑战”的第22届中国网络安全年会暨网络安全协同防御分论坛上,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在发言中强调,要促进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新技术安全“四位一体”安全联通互动,切实推动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百度安全技术委员会主席包沉浮在《智能体时代的AI安全风险与应对》主题分享中指出,大模型在赋能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百度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大模型赋能安全运营的新路径,让AI成为智能体时代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此次分论坛上,国内首次针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实网众测检验结果正式发布。本次活动共动员559名“白帽子”,对国内10家厂商的15款大模型及相关应用产品进行了漏洞测试,涵盖基础大模型、垂域大模型、智能体及模型开发平台等,测试范围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累计发现各类安全漏洞281个,其中大模型特有漏洞177个,占比超过60%。这充分表明,当前AI大模型产品面临着大量传统安全领域之外的新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众测平台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AI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新的漏洞和攻击手法将不断涌现,AI大模型安全治理工作任重道远,亟需各方共同努力。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针对大模型面临的各类漏洞风险,需持续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二是加快制定AI漏洞分类分级标准,并按应用场景划分风险等级;三是通过众测模式广泛汇聚社会“白帽”力量,构筑AI共治生态;四是加强内生安全治理,将安全融入AI系统全生命周期,从源头筑牢安全基石。
织密法治之网探索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
在AI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个人信息保护分论坛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共创健康网络生态”为主题,深入探讨AI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新课题。中央网信办总工程师孙蔚敏强调,要加快出台互联网应用程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定,研制相关标准规范,压实企业机构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主体责任,并加强内部管理和合规审计,严防信息泄露。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赵泽良指出,AI时代下的个人信息管控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重新审视和应对。来自澳门、香港的个人信息保护机构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及杭州互联网法院等相关单位领导,分别就各地个人信息保护制度、App治理、质量认证及司法实践等内容进行了分享。论坛还发布了三项重要成果:完成优化改进的App清单(2025年第4批)、智能玩具个人信息保护倡议以及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标准成果。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个人信息保护实践”展开深入交流,聚焦当前共性难点与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凝聚保护个人信息、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业共识。
“筑牢数据安全保护屏障,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数据法治、紧扣发展需要、强化多方协同,推进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充分释放乘数效应。”数据安全合规治理与创新发展分论坛上,中央网信办数据与技术保障中心有关负责人分享观点。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技术手段、构建产业生态,持续推动数据安全治理走实走深。论坛上,来自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赛迪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天融信科技集团、腾讯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激活数据要素发展潜力”“统计数据合规治理”“数据安全体系建设”“AI+时代的数据治理”等主题展开交流。在圆桌对话环节,武汉大学、中央网信办、上海自贸区临港管委会、中电科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蚂蚁集团等单位的代表,围绕“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等内容提出意见建议。
建强昆明数据枢纽共筑产业协同生态
数据跨境分论坛聚焦“共建陆上跨境数据走廊·昆明枢纽的实践与创新”。论坛深入探讨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跨境安全评估等内容,旨在分享和探索数据跨境实践经验,推动跨境数据应用场景探索和安全保障,为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陆上跨境数据走廊、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和云南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威、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洪延青等专家,分别从国家政策、区位机遇、创新实践、数据要素价值、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讲解。
网络安全产业链协同分论坛以“凝聚产业合力,共创融通发展新生态”为主题,旨在凝聚产业共识、促进协同发展。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张小松在主旨演讲中呼吁所有合作伙伴携手共建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论坛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与风控实验室、反诈联合实验室以及数智安全联合实验室揭牌,标志着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展。论坛上发布了网络安全产业专利池和产业报告,多家网络安全企业代表就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话题进行分享,为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提供有力支撑。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与云南省商务厅、云南广播电视台等分别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云南联通还联合8家合作伙伴单位正式开启数字出海与数智合作签约,进一步汇聚网络安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携手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