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政策发布及解读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19-05-15 10:00:00   【字体:

李茜:

谢谢马文亮副秘书长的介绍。下面,请媒体记者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新时代命题,请问,省发展改革委在起草《指导意见》时如何体现“最美”的要求,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具体开展工作?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吕兵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吕兵:

谢谢您的提问。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新时代命题。省发展改革委接到文件起草任务后,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有关决策部署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召开了专家咨询会,会同相关部门拿出了初稿,之后省政府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修改,省政府办公厅进行了反复修改,按程序先后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在起草《指导意见》过程中,省发展改革委主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坚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行动。省委、省政府立足于云南的优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文化底蕴,作出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决策部署,是给全省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确立的一个目标,树起的一面旗帜。作为《指导意见》起草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迅速组织安排,全力做好《指导意见》起草工作。二是紧扣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五美”进行政策设计。云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美景,这是建设最美丽省份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我们在起草《指导意见》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紧扣“五美”作文章;不求各项指标都排全国第一,而是通过努力使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城乡人居环境、资源利用等主要指标整体进入全国最好的行列。在重点工作方面,提出的五大行动,也是围绕实现“五美”目标来提出,与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紧密衔接。三是主要指标设置力争达到较好的结果。《指导意见》在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提出了34项指标,并在附件中逐一明确责任到相关部门。在这些指标中,有的在全国排位靠前,有的居于中间甚至是靠后。对于靠前的指标,要继续保持,追求更好。如,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2018年,全省达到98.9%,名列全国第一。《指导意见》要求2020年空气质量不能低于这个标准,仍然是98.9%,比国家下达97.2%的目标高1.7个百分点。再如,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的规划目标是60%,《指导意见》提出要达到61%,高于规划目标1个百分点。对于靠后的指标,瞄准全国排位靠前的省份,兼顾实现可能性加快追赶。如,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2018年,全省是21%,与全国最好省份100%的收集处理率相比,差距较大。我们按照力争到2025年达到全国中等或中上水平来测算,提出到2020年达到30%的目标。总之,《指导意见》提出的这些主要指标,立足省情实际,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到2020年这些指标都实现时,云南的人居环境将会整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会更好。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主要有5个方面的工作考虑:一是发挥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切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贯彻落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将绿色发展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统计体系,开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和考核,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三是按照构建“两型三化”产业体系和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要求,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抓好数字经济建设,推进清洁载能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四是抓好发展改革部门在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加快推进“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配合抓好洱海、抚仙湖、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有关项目建设。五是加快促进绿色生产生活的政策设计。《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生产生活方式大转变行动,发展改革部门重点要研究制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及宣传、协调推进绿色创建等。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指导意见》提出五大行动,第一个行动是国土空间大管控,请问,如何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助推最美丽省份建设?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章吉青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章吉青:

感谢新华社记者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对助推我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其核心的功能是从统筹的角度协调物质空间的保护、开发、建设等各项活动,它是各项建设活动的总纲,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公共的利益。在助推我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将立足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首先,要科学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进一步明确城镇开发边界,指导好我省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助推我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其二,要认真做好“双评价”工作。所谓“双评价”工作即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做好这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摸清家底,认真落实好、打造好我省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的工作。

其三,认真统筹做好各专业领域的空间规划要素。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确保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的各项需要,打造生态好、环境好、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乡新格局,避免乡村城市化、景观人工化、风貌同质化等不良现象。

第四,要以“绣花”的功夫做好生态修复工作,让“补丁”更美。

总之,国土空间规划将立足于把山水林田湖草打造成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让城乡融于山水之间,做到和谐,呈现美好,突出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

当然,要做好以上工作,我们还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希望新闻媒体进一步关注我们、支持我们。

谢谢大家!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香港商报记者:

环境美是云南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要实现的“五美”目标之一,《指导意见》中分阶段提出了环境质量目标,请介绍一下目前云南环境状况如何?“最美丽省份”中的环境质量怎样来体现?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兰骏:

谢谢您的提问,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您提出的问题。第一,环境美是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要内容,是重要前提和保障。我们认为,绿色应该成为最美丽省份的基本底色,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无法实现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目标。第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立足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着力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良好。2018年,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均达标,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8.9%;全省369个地表水国控、省控河流断面及湖库点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为81.3%,优良比例比2017年提高0.8个百分点;纳入国家考核的100个断面的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例为79.0%,优良水体比例比2017年均提高了3个百分点。第三,《指导意见》确定的环境目标体现了“最佳环境”的要求。《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9%以上,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居全国第1位,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居全国前列;到2035年,环境质量走在全国前列。2025年和2035年的环境目标很明确,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重点对2020年的环境目标做个说明。《指导意见》提出的“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9%以上”,意味着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空气质量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累加起来总共不能超过64天,或者说每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年平均不能超过4天;《指导意见》提出的“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0%以上”,意味着全省水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绝大部分地表水体水质优良。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也意味着到2020年,与国家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的总体目标要求相比,分别提高18.9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上述环境目标的确定,充分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上述目标,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也将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共同发力。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