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19-01-30 15:00:00   【字体:

田虎青:

感谢李县长的精彩讲述。下面,请昭通市彝良县洛旺苗族乡乡长熊慧同志介绍情况。

  

昭通市彝良县洛旺苗族乡乡长熊慧现场发布

昭通市彝良县洛旺苗族乡乡长 熊慧: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天麻之乡”昭通市彝良县的一名基层代表。我所工作的洛旺苗族乡是一个深度贫困少数民族乡镇。

今年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要“紧盯目标任务,完善退出标准,确保130万贫困人口净脱贫、2457个贫困村出列,31个贫困县摘帽、7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按照省长的要求,我们洛旺乡2019年计划实现所有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在省、州(市)、县各级的指导帮助下,洛旺3.2万干部群众锁定目标、直面困难、积极而为,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原来的14272人下降到4272人,贫困发生率由47%下降到了13%。伴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我们乡各方面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借此机会,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乡这三年来的“四变与四不变”。

“四变”:

一是交通条件变了。全乡硬化公路里程达159公里,实现了行政村100%通建制村公路,42%的村民小组通硬化公路。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极大降低,比如,过去运送一立方砂石到中厂村要130元,现在仅要50元了。各类商品销售流动车更是走村窜户,群众走出家门就可采购到生活必需品。过去受交通制约,传统养殖的生猪只能自产自销,现在生猪已经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而竹笋价格也因运力成本的降低,销售价格平均较过去上涨了1元,极大地调动了群众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是人居环境变了。安居方能乐业,2016年以来,我们乡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危旧房改造754户,易地搬迁411户、特困安居工程480户,解决了12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积极推进标准化寄宿制学校项目,全面完成标准化卫生院室建设,实现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100%签约服务,孩子上学有保障,医疗服务更优质。乡级建立垃圾焚烧场,各村修建垃圾焚烧池,全面开展改厕改厩工程,实施退耕还林1.8万亩,认真落实“河长制”“路长制”,基本实现山水路林一体化管理,生态更优,环境更美了。

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民宅,一片片茁壮成长的竹子、一条条清洁的水泥路、一间间飞扬着红旗的综合活动室、一张张平和温暖的笑脸……无处不在的新气象,都在改变着人们对农村的新认识。

三是干部作风变了。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是乡村干部。启动之初,面对任务到人的压力和“5+2”“白加黑”的工作节奏,有的选择了离开,有的被动留下观望,而更多的人主动扛起了责任,因为他们明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政治任务,是改变地方发展的绝好机会,我们必须要抓住抓紧抓好。妻子怀孕却未曾陪护作检查的扶贫干部范鑫,全年未回过家的外地干部普永聪,把村里、社里的事务都记在本上、心上的驻村队员向如荣,定期带着党员打扫卫生的村总支书记张孝彬……面对脱贫攻坚大局,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一个基层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按照“让干部多服务,让群众少走路”的服务理念,我们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片包户的扶贫责任格局,由乡村干部分片包社代办便民事项。将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联系电话公告到村民小组,强化乡村便民服务站点建设和运行,公开办事流程,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群众诉求也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乡信访量由2016年的23件下降到了2018年的5件。

四是群众精神面貌变了。依托各基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及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各村各组建立起了卫生保洁队伍和监督员队伍,组织群众开展“七改三清”活动,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着力培养文明卫生意识,逐步扭转过去东西乱放、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陋习。各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利用“讲习所”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共同学习脱贫攻坚政策,共同研究本组脱贫攻坚事项,共同讨论本组星级文明户评选,认真开展新民风建设和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切实增强了村民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婚丧嫁娶从简、治山治水、环境卫生等群防群治作用发挥更加突显。而散落于各村寨的活动广场或吹奏着芦笙曲,或跳起了广场舞,似乎在欢快地诉说着山村褪变的故事。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成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需要各级政府更有作为,需要各级干部更加忠诚干净担当。

为此,我们将继续坚定“四不变”:

一是脱贫攻坚的目标不变。今年,我们计划实现现有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再通过后续巩固,最终实现我乡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对此充满信心,而这种信心来源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来源于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来源于广大乡村干部的务实与担当。

二是社会各界的支持不变。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迪庆、怒江、昭通等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府支持等新问题。同时,本次大会提交审议的《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草案)》等政策,无不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对我们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与关怀,并必将在脱贫摘帽及乡村振兴战略中,从资金上、项目上给予全力保障。省电科所、体育大队等省、州(市)各级挂钩单位及社会各界也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在方式方法、人力物力等方面竭力给予帮助。

三是群众积极参与配合不变。通过持续的政策宣传和深化政务公开,广大群众对贫困户的评定给予了认同,对扶贫政策给予了认同,对广大干部的工作给予了认同。因此,无论是项目建设征地搬迁,还是人居环境提升、公益基础设施的维护等,广大群众充分发挥主人公精神,都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

四是干部的初心不变。为人民服务,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些口号或许从基层干部口中说出显得扭捏和矫情,但这种意志早已烙印在心。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乡人民的殷切期盼,是上级组织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是我们不容推卸也不会推卸的历史使命。“不破楼兰终不还”,此时,洛旺乡的乡村干部们还在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产业发展一线奋战着,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未曾表白的诺言。

面对2019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将按照省长的要求,坚定信心,不断进取,为谱写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昭通篇章贡献洛旺智慧。

未来的路必然荆棘密布,但请相信,我们必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田虎青:

感谢熊慧同志讲述的精彩故事。下面,请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茂山镇副镇长杨明国同志介绍情况。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茂山镇副镇长杨明国现场发布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茂山镇副镇长 杨明国:

我们乡在禄劝县的茂山镇,离县城17公里,有10个村委会,农村人口有9000余户3.7万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654户5560人。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茂山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突出“精准”二字,紧紧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10项指标这个工作标准,以“三率一度”为目标,以各项扶贫政策为抓手,压实责任,举全镇之力,苦干实干,全力攻坚,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我们茂山镇4个贫困村均已达标,1654户556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脱贫1562户5358人,仅有92户202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现在的0.57%。当前,禄劝的脱贫攻坚工作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候,难点工作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满意度;二是农村环境卫生。所以,我们将重点围绕这两个难点开展工作:一是做好群众的满意度提升工作。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口碑是硬指标。我们基层扶贫干部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事情,但因为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致使群众或多或少都会有想法。特别是春节期间,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这些人中有部分没有亲自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对基层开展的各项工作会持怀疑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扶贫队员就要和这部分群众打成一片,做思想工作,讲讲政策,让群众知道、理解和满意。二是迎考在即,一个重点就是做好群众的庭院清洁、家园清洁、个人清洁工作。首先,春节即将到来,开展庭院清洁、家园清洁工作,就是让老百姓能够生活在一个舒适环境里,过个好年,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其次,让每一个农村家庭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考评。三是全身心地投入迎接考评的接待、服务等各项准备工作

其实,基层扶贫干部很不容易。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基层扶贫干部全身心扑在脱贫工作上,白加黑,“5+2”,把陪伴家人的时间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上,不是在下村的路上,就是在贫困户的家里;不是整理脱贫攻坚工作台账,就是下村了解、记录贫困户家庭情况,各种艰辛只有基层扶贫干部能深刻体会。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坚守岗位认真工作的驻村工作队长的故事。他叫董晓霖,今年36岁,是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我们镇里最偏远一个贫困村委会(娜拥村委会)的驻村工作队队长,按照组织安排,他于2017年下半年正式开始驻村担任队长。驻村以来,首先,他不分白天黑夜进村入户与群众交流,了解民情,解决问题,跑遍了娜拥村委会的所有村小组,晚上就住在村委会。由于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娜拥村委会又属于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多,又是彝族、苗族、傈僳族聚集的村委会,各项工作急需推进,而且困难重重。了解了村情民情后,作为队长的他,积极向单位争取资金,团结村委会干部,带领群众一起干,一起解决问题,他的到来使娜拥村委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2018年11月份,镇里知道他的妻子将要生产,而且老人又不在他家里,镇里的主要领导和他说:“把手头的事情做完,提前回家照顾媳妇。”他说:“现在是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各项工作正是紧张推进的时候,再等等吧。”临到媳妇已经住院了,他才急匆匆地办完请假手续从村委会赶到医院陪同媳妇。本以为,他会多照顾妻子和孩子几天,一个星期以后,他又出现在了娜拥村委会。一次,在镇里我遇到他,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和他说:“队长,不要这么拼命嘛,到时候媳妇和孩子不认你呢。”他笑笑说:“没办法啊,村里的事情一大堆,不和村里一起干,到时候拖镇里的后腿呢。”这就是我们基层的扶贫干部,身上有脱贫攻坚的担子,心里装着责任,放弃陪伴和照顾妻儿,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让我们脱贫攻坚政策得到落实,群众得到实惠。

     |      分享到: